浅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期   作者: 王文婷
[导读] 研究目的是针对剖宫产患者,分析在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疼痛状况和效果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针对剖宫产患者,分析在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疼痛状况和效果。方法是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分娩产妇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3例。在对照组中,主要是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在观察组中,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统计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程度缓解状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是在在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针对剖宫产术后患者,人性化护理的应用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观察


         在产科中,剖宫产术十分常见,近年来医疗技术及相关设备的不断进步,剖宫产已成为处理如头盆不称、骨产道或软产道异常、胎儿或胎位异常、脐带脱垂、胎儿窘迫、瘢痕子宫、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产科难题的重要解决手段,可及时保障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安全。剖宫产后,产妇因伤口创伤引发疼痛,疼痛可致交感神经兴奋,加重产妇负担,也不利于产妇术后恢复,甚至于影响产妇的情绪,影响激素分泌和哺乳。较多文献认为,剖宫产配合合理、科学的护理手段,可有效缩短产妇手术后恢复,近年来,人性化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可针对产妇个人情况进行科学护理。本研究主要是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分娩产妇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3例。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产妇术后疼痛及产后恢复影响,现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分娩产妇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3例。在对照组中,产妇的年龄在22岁到39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25.7±2.3)岁,其中包含了初产妇38例,经产妇15例。在观察组中,产妇的年龄大约在22-38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26.3±2.1)岁,包含了初产妇36例,经产妇有17例。本研究中所有产妇和家属均自愿参与到调查研究中去,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统计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后进行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这其中主要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需在此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1)在剖宫产术前,应该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待产环境,确保环境内能够充满家的氛围,摆放产妇喜欢的饰品、摆件、绿植等,同时也要明确的告知产妇护理工作的意义;(2)护理人员应该在开展护理工作前,对产妇的性格、特点等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在准确的找出产妇喜欢的沟通方式,使产妇能够诉说自己内心中的疑惑,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及时为产妇解答其所提出的问题;(3)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优势,通过微信、微博等软件,为产妇进行健康宣传教育,使产妇能够掌握与剖宫产相关的知识点,从而提高产妇的配合性;(4)在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该保护好产妇的隐私部位,充分的尊重产妇,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也可以通过看电影、玩游戏、播放轻柔音乐等方式,使产妇的注意力得到分散,同时,也可以通过头部按摩、抚摸腹部等按摩方式对产妇按摩,这样也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的疼痛感。
          1.3观察指标
         采用医院自制的疼痛评分量表对剖宫产后产妇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设置的疼痛评分是0~10分,其中0分代表无疼痛,分数越高泽说明产妇的疼痛感越强烈。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数据统计和分析主要是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疼痛程度的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考表1。
          表1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对比

          3讨论
         现阶段,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剖宫产属于目前产妇首选的分娩方式,但是剖宫产后也会增加产妇的疼痛感,进而引起心肌风险,还有可能会抑制产妇身体其他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了产妇的预后效果,所以,应该对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降低产妇的痛感。人性化护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手段,在人性化护理模式下,充分地体现了产妇的核心地位,使产妇能够收到更加全面的照顾,进而有效的缓解产妇的疼痛感。。临床剖宫产术后,产妇常常会切口疼痛,疼痛程度最为严重的是麻醉消退后的两个小时内。疼痛可增加产妇心肌风险,抑制产妇肺功能恢复,同时影响产妇免疫功能的正常,使产妇手术后恢复时间延长,此外疼痛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影响产妇正常泌乳和哺乳,故需要对产妇疼痛情况进行相关干预,较多文献报道,在剖宫产手术前后,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手段,可进一步缩短产妇恢复时间。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疼痛程度的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也就进一步凸显了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优势。
         综上所述,针对剖宫产术后患者,人性化护理的应用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彭玉霞,胡小菲,张秋伶,赵国芝.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01):106.
[2]潘志华,马慢,李云.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患者术后疼痛及产后恢复影响[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01):108-109.
[3]郭瑛,刘亚娇,王华,等.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及疼痛状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3(5):911-9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