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32319890326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与创新,各类新型建筑结构不断出现,只有全面运用好各种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建设安全,建设精品工程。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各项技术应用中也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新型建筑越来越高,建设这些工程,需要各类不同的技术配合才能完成,高支撑模板技术已经形成自身的体系,在建筑过程中具备明显优势,在实践中也有着良好的运用,这类技术适应性强、承载力好,以自身优势在众多模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0引言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主要应用目的在于支撑,但是在具体应用期间该技术属于高危技术,不仅是因为该技术应用于施工环节所产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变化需进行严格审查,并且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对材料、技术要求等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标准与要求,所以在具体施工中需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要求、流程与规定开展施工,以此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避免施工期间出现安全事故。
1高支模施工技术
在我国建国这70年的时间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目前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遮风避雨,同时也对居住的舒适性、环境是否优美、甚至是个性以及安全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不仅增加了高层建筑的数量,缓解目前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而且也出现了较高结构设计比较独特以及较大跨度的高层建筑类型。针对这些类型的建筑,应用比较广泛的施工技术之一就是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作为现代高层建筑中的重要支撑体系。此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确保此类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但是同时也对施工的荷载能力和搭设跨度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不仅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做好不同部分之间的连接工作,还要开展有效的工程检查工作,做好对每个环节施工质量的全面和系统地检查与检测工作,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达到施工方案中的标准要求。同时还要在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做好问题的分析以及经验的总结,不断推进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进步。
2高支模施工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具体施工情况来看,高支模施工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未做好技术培训工作,也就是说部分施工单位在具体实践中,未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从而导致部分施工技术人员水平偏低,这会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威胁。(2)施工要点不完善。部分施工单位在高支模施工中,针对检查、安装、质量验收等各项工作内容都未合理结合工程实际要求进行,这就造成具体技术在应用期间存在漏洞,导致建筑工程最终质量无法满足应用需求。(3)施工技术方案存在漏洞是导致建筑工程建设中采用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存在问题的一项关键原因。因此,具体施工期间,应当提升对实践工作内容的重视,进而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3建筑工程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3.1高支模施工安装环节
3.1.1模板定位
在模板定位时,要根据定位位置,将控制线投放出,然后,依照交叉于一起的控制线将偏轴上面的线引出800m控制线。在弄好控制线以后,用经纬仪进行检测,看其是否合适。中间轴线和其他轴线的检测方法不同,中间轴线为随机抽查,而其他的控制线则主要检查最外面的轴线。此外,在保证偏轴控制线合适之后,还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大梁及柱上的线引出。
3.1.2满堂脚手架搭设
在进行满堂脚手架搭设工作的时候,施工人员可凭借自己多年施工经验和规范要求,先将纵向扫地杆放置好,然后将杆子底端向两边竖起来,底端和竖直扫地杆要牢固固定在一起,横向扫地杆和立杆要固定在一起,并确保每边上都竖有3~4根立杆。
此时,施工人员将竖向和横向的平杆放好,对其进行检查,保证其符合规定标准。这时,再将其固定,从起始的地方逐步搭建,等第1个支撑架子完成交圈,再做第2个,如此循环直到结束。
3.1.3柱模板安装
到了柱模板安装环节,安装前要先清理干净柱里面的杂物,安装时要先把直的模板吊上去,然后拧紧柱箍。先安装第1片模板,在安装时设置临时支撑体系并固定,再安装第2片模板,并处理好2片柱模板之间的缝隙,保证其严实紧密,安装的时候,通常使用连接螺栓来进行连接与固定,之后的其他模板也是安装相同的步骤进行安装。最后安装完柱套箍固定以后,要整体细致的检查柱模板,特别是模板的对角线、垂直差以及横截面等细节处都要检查,如果检查出问题,要马上调整合适,以免与设计方案之间出现偏差。
3.1.4墙模板安装
墙模板是建筑工程的围护结构,而现浇墙模板也是梁模板施工中重要环节之一,其安装施工步骤如下。(1)先将墙上的杂质清除干净,然后弹出墙模板与边线,标注出轴线,之后对墙模板进行接缝处理,用砂浆找平。(2)在进行模板安装工作之前,要先安装好预埋件与门窗模板,然后参考墙体的厚度来焊接钢筋。要注意的是,在安装的时候,应当逐步按顺序先完成墙体外侧安装再完成内部安装,从而充分保证墙体垂直度、外观尺寸以及形状的合乎标准。在安装一侧模板以后,要使用对拉螺栓调整并固定好另一侧模板。在所有墙模板都安装完毕后,要检查接缝缝隙,并对其进行填补操作,同时针对墙模板的隐患缺陷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漏浆漏水问题,完成修补工作。(3)在墙模板安装完以后,还要对隐蔽性工程进行检查,例如零部件工程是否固定稳固,螺栓是否出现松动,接缝是否填补无漏等。
3.1.5混凝土浇筑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时通常都采用商品混凝土,并且要采取专业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利用汽车泵或混凝土泵将具体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混凝土运输到浇筑楼面。在进行混凝土振捣和浇筑时,要注重施工顺序,确保施工作业的合理性,将梁中点作为核心,不断向两侧进行平移,然后完成浇筑作业。在楼面处堆放的混凝土高度不得超过15.0cm,同时要保证堆载均匀,散铺赶平混凝土,以免混凝土发生超载,导致支架结构被压坏,引发事故。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应当严格依据相应计划进行操作,确保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3.2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拆除与安装正好相反,其顺序需要严格控制,避免盲目作业,导致施工质量下降。通常,拆除遵循最先支的杆后拆、最后支的杆先拆,为了保证安全,还需要自上往下及先拆非承重构件、后拆承重构件的原则,这样,就能够保证效果与安全,严格顺序与方法,避免上下同时作业,出现危险事故,对于面积较大的区域,需要做好标段划分,保证各区段划分合理,进行分段拆除高差小于2步。要在混凝土凝结后进行拆除,一般混凝土强度1.0MPa以上时拆除,才能确保表面及棱角的完整;混凝土悬臂构件、跨度超过8m的混凝土梁、板构件的底模需要全面达到100%强度再进行拆除,确保整体安全稳固。
结束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技术,只有全面保证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实现安全施工目标,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科学设计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做好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工程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6,42(34):108-110.
[2]李边阳.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08):95.
[3]龙燕.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广东建材,2014,30(06):55-59.
[4]侯长林.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4):121.
[5]郭超.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