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紫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永康 321300
摘要:当一项施工建设项目予以正式开工之前,对于执行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皆应当对其施工项目之中,可能会触及到安全问题的各类因素、要素,来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认知、掌握以及排查。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各类不安全因素以及各类安全风险,实施相应的风险预算及其风险评估。之后再依据项目风险程度的不同,来将其适当的转换为清单报告,从而令项目部们依据相应的安全系数来运用更为有效的管控措施,进而构建出应对突发性安全问题以及事故方面的处理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策略
0引言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其现场施工的安全是整个建筑企业的关键所在,不仅与全体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而且还影响着建筑企业未来的经济效益,为此,要想使得建筑管理更为有效,就必须实时的管控整个现场的施工。另外,在建筑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只有重视安全管理,并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不断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接下来,本文将对此实施详细的探究以及剖析。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出现的问题
1.1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运转,只有保证制度有效实施才能为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驾护航。如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正是因为企业及员工缺乏正确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真实有效的作用。除此之外,从管理层面来讲,安全管理体系存在很多漏洞,监督人员责任意识淡薄,责权不明确,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脱。对于施工人员,没有安全预防意识总是抱着侥幸心理,不能正确认识身边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致使安全管理制度不能有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1.2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企业追求利益节省成本,经常违背施工安全规章制度的要求没有完善施工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单位安全意识薄弱,对于安全防护经费也是能省则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现代建筑工程与传统建筑工程存在较大差异,传统施工管理模式很难发挥作用,现在建筑工程施工属于高难度、高危险行业,没有及时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将会提高发生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3安全意识淡泊并且不按图施工
安全监管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教育不深刻,导致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就建筑施工从业人员而言,进入门槛低、对文化水平要求低,这就需要在正式施工之前,安全管理人员对之进行严格的入职培训。讲清楚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做出补救措施。培养施工人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另外,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受制于资金和工期,随意改变图纸设计要求,监管人员不予制止,这也是增加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2.1树立安全生产观念,形成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管理相关人员应树立正确的施工管理观念,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而不断形成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自身的岗位职责,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制定对应的安全措施,为后期安全管理工作中提供管理依据,提升安全执法能力;另一方面落实施工主体安全责任制,让各部门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不断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有效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2.2岗前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管理人员在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都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岗前安全培训,帮助施工人员了解基础的施工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程、法律法规、进入现场需注意的事项、逃生知识等方面内容,在理论知识培训结束后还需要进行现场考核或笔试,以检验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另外,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施工人员个人实际施工能力进行技能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认识施工设备、充分了解施工内容、牢记施工流程和施工要求、懂得基础的技术要点和操作步骤,并通过专业操作考核以判断施工人员是否具备资格进行现场实际操作。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体现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2.3设立安全监管部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立安全监管部门,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全面化动态管理效果。但为了更好地体现安全监管部门设立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还需要对原有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完善,充分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施工要求、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考虑。另外,安全监管人员还需注意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监管作用,规范履行职责,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开展。
2.4提高安全费用投入
安全防护设备作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加大对于安全费用的投入。首先,需要不断完善安全防护设备的同时还要对个人的安全防护用具进行定期的检查,一旦物品破碎还要及时的进行更换,并调拨相应的金钱购买大量的物品;其次,对于施工人员还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讲座或其他方式,让其深入了解存在的安全隐患,让其自觉佩戴使用安全防护工具;最后,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还要在具体的施工地点安装较为先进的安全监督设施。
2.5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力度,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
相关政府及部门需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对出现安全事故的单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提高施工过程信息透明化,将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进行网络公布,在告诫其他施工单位的同时不断提高各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的重视度。另外,安全管理人员还需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如合理摆放施工现场的安全标语标牌、配备全面完整的安全设施及急救设备、制定与实际施工情况对应的安全施工方案及专项措施等。这样才能对施工过程进行更加全面性、整体性的管理和监督,以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解决。
2.6增强安全隐患整改力度
要想提高安全管理模式的质量,施工单位就必须增强安全隐患的整改力度,一方面需要定期检查施工的具体情况,具体包括保卫、安全施工模式以及消防通道等,如果出现安全隐患还要及时的对其进行更正;一方面还要分析工程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害性大的安全问题,并做到安全防护工作,针对危险源来说,还要派遣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监督检查,避免出现问题;另外,还要对一些专项设备,例如临时用电系统、起重设备等,要进行专门的管理,并建立监督管理体系,尽可能的对每个环节的施工都能进行有效的管控,确保及时科学的整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建筑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行业业务拓展的同时还要时刻的注意建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对于现阶段常出现的安全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安全执行力度、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就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积极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建立相应的应急解决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管等等,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波.浅谈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9):57-58.
[2]宋志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江西建材,2018(14):92+94.
[3]李明群.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低碳世界,2019,9(04):156-157.
[4]黄渊文.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标准化[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200+202.
[5]刘志高.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探讨[J].江西建材,2015(03):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