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对传染病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健康教育举措的成效。方法:纳入研究的患者是100例,分成采取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以及实施健康教育的研究组,对于实施不同护理模式以后的成效进行比较。结果:通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自我保健意识、健康习惯养成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各项指标优势均较为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到传染病患者中,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成效。
【关键词】健康教育;传染病;护理应用
作为临床上相对特殊的一个病种,传染病的产生因素主要就是人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形成,于相应条件下流行的一种疾病,其具有广泛的传播性以及较大的风险性等特征[1-2]。对传染病患者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期间,需要配合科学的合理模式,辅助治疗成效更好的发挥。健康教育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并且属于护理传染病患者的重要内容,能够在防控传染病中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进行观察和分析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成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取患者是传染病者,一共为100例,均是在我院进行治疗以及护理的病例,时间范围是在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这些患者对此研究内容具备知情权的权利,均是自愿加入,而且同意进行随机分组。将患者划分成两组,一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归为参照组,另一组落实健康教育模式,归为研究组,两组人数相同,均是50例。研究组和参照组内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是30例、20例,年龄平均是(43.2±0.6)岁。对比两组病患的基线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针对参照组的50例患者,只实施一般的常规性护理服务,不进行系统的教育,其他的护理方案包括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确保光照充足,勤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分开治疗不同类型的病患,依照传染病的特点展开消毒隔离工作,所用医疗设施器械必须仔细的消毒灭菌,避免混用和交换应用;病房内配备好消毒液,护理人员护理前后必须进行手部消毒;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运动锻炼方案,提升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以及免疫能力。
研究组的50例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增添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就是:采取书面教育、口头宣传、媒体教育等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例如经医嘱、专题讲座、演讲等方式,对患者展开宣传教育相关传染病健康教育知识,提供给患者教育以及咨询服务。告知患者传染病的基本认识,掌握住传染病的病因、种类、临床表现等[3]。麻疹、风疹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都是常见的传染病,掌握住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接触性传播等,而且传染源是传染病携带者。之后帮助患者掌握住药物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知识,告知用药的种类、用药方法、治疗效果等。叮嘱患者用药期间要控制好饮食,禁食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健康的饮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多引用水以及食用丰富维生素类食物。介绍运动的种类、运动量、运动时间等,让患者养成运动锻炼的好习惯,可以加强自我管理,确保作息时间规律,另外日常用药期间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树立积极愉悦的人生态度,消除负面情绪,增强治疗成功的信心,进而推动治疗效果的更好提升[4]。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进行比较,包括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自我保健意识、健康习惯养成,采取问卷调查法,于结束护理任务之后,发放给患者,让其自行的填写。采取SF-36量表客观的评估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水平,并且调查两组患者对此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以(±s)形式表达计量资料,以[n(%)]方式表达计数资料,分别采取t、X2对比。如果结果具备统计学价值,则p<0.05。
2结果
2.1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相较于参照组而言,实施健康教育的研究组患者,其健康知识了解率、自我保健意识度、健康习惯养成率更高,而且得到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
.png)
2.2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研究组护理以后的生活质量要优于参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比较情况(±s)
.png)
3讨论
伴随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已经被大量的应用,属于护理人员进行的重点工作之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我国各地区具有较大的人员流动性,而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此产生一些新型的传染性疾病,仅采取传统应对传染病的治疗方式已达不到临床的实际需求,要从单纯的治疗向着以医疗、预防、保健结合的新模式转变,以提升治疗的成效。
通过对传染性疾病患者展开科学的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度,纠正错误的认识,提升治疗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将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提升,树立积极的防控意识。传染病的特殊性,决定了健康教育于传染病护理工作中的关键性角色作用,落实健康教育的成效,对护理与评价质量构成影响的同时也关乎着患者的预后成效[5-6]。
基于患者的角度上讲,通过接受健康教育,可以掌握住传染性疾病的产生原因、途径、防控策略、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等内容,增强防控的意识,对于疾病的尽快恢复尤为重要。而且进行健康教育期间,护理人员进行介绍正确的饮食结构和方式,叮嘱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确保睡眠质量,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提升机体免疫力[7]。而且进行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具备更好的自我保护技能,能够及时正确的处理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防止耽误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了解情况,研究组的各项指标优势均较为显著,p<0.0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传染病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健康教育模式现实意义巨大。经展开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案,可以让患者形成正确的疾病防控意识,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懂得爱惜身体,提升治疗依从性,有助于尽快的康复身体。因此,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蕾.观察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7,(42):76.
[2]崔颖.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5):314.
[3]李艳辉.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9,8(47):213.
[4]夏晓,王辉,韩作玲.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5):323.
[5]兰绘.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保健文汇,2018,13(7):23.
[6]黄欣艳,仇丽.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8,12(18):97.
[7]李娜,刘淼淼,付国杰.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10(5):17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