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伤口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齐琳玲 梁元卿 徐晓晴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期   作者:齐琳玲 梁元卿 徐晓晴
[导读] 文章的主要目的主要表现在通过研究探讨的方式解析了新型伤口敷料应用于压疮患儿护理过程中的具体影响

       摘要:文章的主要目的主要表现在通过研究探讨的方式解析了新型伤口敷料应用于压疮患儿护理过程中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显示40例压疮患儿在采用了新型伤口敷料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所有患儿均已痊愈并且未发生相关的不良状况及并发症,由此得知,在压疮患儿护理过程中采用新型伤口敷料进行护理,其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新型伤口敷料;压疮患儿;护理;研究;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有计划性地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受本院治疗的40例压疮患儿作为研究背景,4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占21例、女性患儿则占有19例,年龄介乎于0至14岁之间不等,所有患儿均为参与本项研究,根据资料分析,40例患儿的临床基线资料与病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护理人员在为40例压疮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所有压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新型伤口敷料的护理应用,首先,在第一期压疮患儿的足踝部、髋部、踝步、骶尾部等部位的压骨隆突位置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在干燥后为患儿贴上水胶体敷料,并保持在5至7天的时间内更换一次敷料。另外,对第2期压疮患儿则通过应用碘伏对创面以及周边的皮肤进行消毒操作,并采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再对第3期与不可描述期压疮患儿使用碘伏进行消毒操作之后,采用外壳清创技术对已坏死的痂皮进行深入的清创护理操作,将完成处理暴露状态的创面使用生理盐水进行严格冲洗,在完成创面护理工作之后,采用适量的纱布将患儿皮肤周边的水分进行吸干,根据实际情况将溃疡腔进行填塞操作,然后把水胶体敷料进行裁剪操作,取出与患儿皮肤创面大小的敷料进行覆盖操作,然后把大小面积超过创口2mm并具备粘性的水胶体敷料覆盖在皮肤上面,再将保护膜撕除,并密切监测敷料是否存在褶皱、卷曲等问题,最后要定期更换敷料。一旦发现压疮患儿的伤口存在感染的情况,就要及时将患儿创面中的分泌物实施采集操作,然后交由专科进行细菌培养试验工作,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抗生素进行干预,从而确保创口的愈合进度不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在为压疮患儿进行护理时,还要注意定时协助患儿完成翻身动作,通常以2个小时完成1次翻动作为主,如患儿存在某些受压部位的压红情况,则要合理地增加翻身动作的次数,需要注意压疮患儿是否有出现出汗、大小便等问题,然后定期为患儿进行衣物、床单等物品的更换工作,并为患儿创建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为患儿进行饮食指导工作,叮嘱患儿要尽量适当地增加富含高蛋白、高热量等食物的摄入量,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时期的压疮患儿其压疮愈合情况,分为四个评价等级,即:有效、显效、无效、痊愈等不同等级。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研究数据将采用SPSS21.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将采取t检验,计量资料则由(x ± s)进行描述,计数资料则进行卡方检验,由百分率(% )进行描述,以P <0.05代表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40例压疮患儿在采用新型伤口敷料之后,40例压疮患儿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新型伤口敷料后,对伤口的有效、显效、无效、痊愈等情况进行比较,详情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在临床上,患有压疮症状的患儿中,多以术后、病情危重、营养不良等患儿居多,压疮的出现几率较高,且对患儿的健康危害较大,会对患儿疾病的康复与预后过程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临床统计显示,大手术后或者恶病质的相关患儿,这一类人群的压疮风险最高,高达70%左右。同时,根据临床实践,通过对压疮患儿进行个体化护理以及选择适宜的敷料,能够切实有效地降低压疮患儿的感染率,同时也对治疗效果的提升带来一定的作用。传统医疗系统中对压疮患儿所适用的敷料通常以纱布以及油纱敷料为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度,越来越多的新型敷料相继进入至临床应用的环节中。新型敷料(水胶体敷料)的核心材料为水胶体,该材料能够顺利地通过皮肤氧分压的改变,从而对患儿皮肤的局部供血以及供氧问题起到改善的作用,这种新型敷料的表明具有光滑的优势特征,摩擦力相对较小,能够有效地降低受压部位的剪切力,并且具有快速吸收皮肤分泌物的特点,确保患儿皮肤处于正常PH值与适宜温度的状态。同时也为护理人员创建了能够及时观察到压疮患儿的创面愈合情况的有利条件。
          在临床上,护理人员对压疮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为尽量保持患儿皮肤的干燥与清洁状态,同时还要定时协助患儿完成翻身的动作,并适当降低床头抬高的角度。根据临床实践结果表明,患儿皮肤的局部湿润状态往往会导致压疮的危险性进一步增高,是干燥的皮肤出现压疮风险的5倍以上。另外,如病床的存在渣屑或者是不平整的问题会导致患儿局部皮肤摩擦力的进一步增强,这会对患儿皮肤角质层造成损害,导致皮肤发生脆性的情况,并且会引起皮肤温度出现升高的情况,当患儿的体温升高1度,其对于氧气的需求则需要提升10%的氧量。针对上述问题,新型敷料对压疮患儿的护理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对压疮患儿采取新型敷料的应用,患儿的痊愈率及显效率明显上升,反映出了新型伤口敷料应用于压疮患儿的护理体系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关畅. 湿性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 临床护理杂志,2016,01(15):58-61.
[2] 蒙连新,王建源,周兰岛,等. 新型伤口敷料在压疮患儿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7,07(12):122-123.
[3] 吴春芳.新型伤口敷料在老年病科常见褥疮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2(08):263-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