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本院96例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综合护理)与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依从性评分与疼痛指数评分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疼痛指数改善效果明显,患者依从性评分得到显著提高,临床价值高。
【关键词】肠梗阻;粘连性;综合护理
作为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粘连性肠梗阻目前并没有较好的预防方式,治疗主要措施为经鼻肠梗阻导管,其可迅速缓解患者肠梗阻症状[1]。但由于其属于一种新兴治疗措施,因此患者及其家属认识不足,极易出现紧张等不良情绪[2]。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指数,避免患者产生不良情绪[3]。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象:随机抽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96例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依照摸球法分组,各48例。研究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在23-67岁,平均为(33.49±1.35)岁;阑尾炎术后粘连肠梗阻24例,胆囊切除术后18例,其他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在25-69岁,平均为(28.57±1.73)岁;阑尾炎术后粘连肠梗阻32例,胆囊切除术后14例,其他2例。两组临床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排除准则:严重基础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哺乳期和妊娠期的女性;严重认知、精神或者语言障碍患者。
纳入准则:均存在不同程度腹痛;停止排气与排便;意识清楚可配合护理工作。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制定护理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心理、生活与导管护理。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置管前护理
(1)全面评估
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的意识状态以及合作程度进行相应评估,加强沟通,了解患者病史,既往用药状况,降低并发症发作率,若患者存在合并症,需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2)心理疏导
由于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属于新兴治疗措施,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对此缺少认知,会产生紧张以及焦虑心理,对置管过程中,与置管后都具有不同的顾虑。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置管目的、方式,以及置管中与置管后的注意事项。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多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获得患者信任。
1.2.2置管后护理
(1)置管后评估
在患者返回病房后,护理人员需做好交接工作,对置管过程有全面的了解,给予患者平卧位,记录置入导管长度。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对于状态良好的患者,可引导其下床进行轻微活动。
(2)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病情,每隔2h监测患者的血压与脉搏;每隔4h测量患者体温。记录患者24h出入量、动脉血气分析等。若患者出现脉率增快、体温上升等问题,需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做好手术准备。
(3)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需引导患者进行口腔护理,2次/d,患者若感到咽喉疼痛,出现不适感,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2次/d,减轻患者不适感。护理人员需定期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等,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痰。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进行相应活动,避免出现压疮等问题。
(4)导管护理
①固定导管。护理人员需使用胶布,将导管固定在患者耳垂处,应保障鼻孔和耳垂间导管具有足够的长度。并且护理人员需向患者以及家属讲解导管的正确护理方式,在翻身或者体位变化时,避免过快或者过猛,而导致出现脱管、气囊移位的问题。②保持引流通畅。护理人员需对固定位置进行标记,每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固定点的调整,避免导管的外露段出现扭曲或者折叠问题。护理人员需使10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2次/d。保障导管引流通畅。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依从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依从度越高,满分100;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指数(VAS)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与疼痛指数评分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依从性评分与疼痛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3讨论
在治疗肠梗阻方面,使用肠梗阻导管可以有效缓解胃肠压力,避免患者出现肠梗阻恶化[4]。而在治疗期间,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肠绞窄的风险。传统护理模式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对于提高患者依从性评分,与降低疼痛指数方面,依旧存在不足[5]。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化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从置管前进行评估与心理疏导,避免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在置管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观察重视度,做好置管护理,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依从性评分,降低患者的疼痛指数。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对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疼痛指数改善效果明显,患者依从性评分得到显著提高,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刘丽, 刘俐, 杨梅,等. 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外科手术后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28(9):723-726.
[2]杨屹, 孟小芬, 李华,等. 交替进镜法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应用[J]. 中国内镜杂志, 2019,25(10):8-12.
[3]陈波.不同胃肠减压导管置入方式在机械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4):4548-4549.
[4]陈勇强, 徐小炉, 汤文勤,等.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J]. 安徽医学, ,2018,39(9):1071-1074.
[5]郑湘,王永锋.胃肠减压导管置入方式不同对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4):3523-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