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期   作者:刘玉良
[导读] 为了提高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效果,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效果,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从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治疗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5例,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指标结果差异。结果: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接受快速康复护理理论,不仅能够提高病情康复速度,还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理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质量;疗效
         脊柱骨折多因间接外力作用所致,是临床多发骨折类型之一,患者病情重、复杂且易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以及活动受限等,严重时可伴有不完全或完全瘫痪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安全[1]。手术治疗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虽然有效,但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降低疗效,因此必须予以合理有效、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避免术后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2]。本院按照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治疗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抽签方式将其分组后分别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和常规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从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治疗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快速康复外科理论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5例;入组患者临床诊断确切且需行减压植骨术或钢板融合术等治疗;医院伦理委员审批通过此次研究并备案。观察组45例患者含男31例、女14例;患者年龄(33-69)岁,平均(47.9±6.3)岁。对照组45例患者含男32例、女13例;患者年龄(31-70)岁,平均(47.7±6.2)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护理方案无异议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如术前健康宣教、心理辅导、术中配合操作、术后行运动、饮食等方面指导等。而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包括[3]:(1)术前护理人员密切注意观察患者基础生命指征变化,对异常状况及时和主管医师交流沟通;术前6小时引导患者食非固性食物,术前4h予以补液;协助医师导尿并留置尿管。(2)术中维持手术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护患者隐私,输液时采用加热装置,防止术后低体温现象发生;回病房途中,为患者加盖棉被和毛毯等,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3)术后疼痛严重的患者,要严格遵循三阶梯用药原则,尽量为患者拟定个体话镇痛方案。(4)待麻醉效果消失、患者恢复正常吞咽功能后,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正确饮水,无异常(呛咳、吞咽等)后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5)术后尽早引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尽可能的促进运动功能恢复,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6)重视心理康复,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要全程予以心理指导,引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向其讲解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术后康复的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统计学软件对比二组差异,其中生活质量评分以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为准。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研究结果经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恢复指标评分对比(X±S)

3讨论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术后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康复护理,才能尽可能的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此次研究发现,与常规护理措施组相比,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后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增加(P<0.05),这和多数的临床报道相一致,同时也证实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快速康复外科理论作为新的护理模式,其是医疗技术和临床护理的有效结合,通过科学化的护理协作,尽可能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4]。近几年,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多,其效果也越来越显著,国内报道称,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可以显著提升脊柱骨折患者微创手术后的康复速度和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5]。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围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尽可能的预防和减少各种不必要操作损伤及一切不必要心理及生理性的应激反应,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6]。总之,将快速康复护理理论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在提升患者病情康复速度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立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行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9):125-126.
[2]罗筱玮,郭乃铭,徐海涛,等.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16):2542-2544,2547.
[3]刘小艳.延续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4):667-680.
[4]马永薇,耿硕.系统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4):147-149.
[5]赵建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49(11):1395-1397.
[6]李佳.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行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0):1240-1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