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技术,只有全面保证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实现安全施工目标,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科学设计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做好规范操作,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工程顺利实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加快,各种施工新技术层出不穷,使我国房建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也相应提升。而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我国房建土建工程保证整体质量、稳固性和使用安全性的重要支持。将该技术应用于房建土建工程中,因为其专业性和复杂性较高,所以在模板定位、满堂架搭设、柱模板安装、墙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及高支模拆除等环节中都要充分把握要点,完善细节施工,从而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建筑工程任务。
1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房建土建建设规模的扩大,建筑楼层的层高加高,建筑施工的难度也随之上升。若要提高建筑物负荷能力,确保建筑结构稳定,强化施工质量,并推进工程的顺利收工,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施,可以让建筑物的外形结构满足现代群众审美需求,迎合人们对建筑结构多样性的期待,并通过建筑外形结构优化操作,来节省建筑施工材料耗用和设备应用,减少需投入的施工成本,增加施工企业经济利润。但因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程度较高,应用时安全风险较高,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须先全面考虑整体房建施工高度、建筑结构和施工材料,给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还应该立足于工程现实状况,来详细制订合理的工程施工步骤和规范,参考规定,建立起施工管理制度体系,保障施工技术运用质量和效果。
2高支模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
工程建设离不开良好的高支模工程技术,而运用这项技术有着巨大的危险性,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如果施工过程中,技术不强、专业不精,则很容易出现危险事故,导致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只有良好专业的施工技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品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施工效果,施工过程中,技术问题是关键点,技术不到位,程序不合理,就很容易使模板支架失去平稳性,最终造成倒塌事故,由此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施工方案与实际情况不匹配,没有全面设计好施工方案,没有对现场进行的设计,现场勘查不到位,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
2.2施工方法不合理,容易出现沉降
高支模板施工过程中,整体施工方法不得当,施工效果不好,很容易出现问题。进行模板搭拆作业过程中,不能严格施工顺序,施工方法不科学,很容易出现支撑杆位置有误或不规范、支模架基础沉降不均匀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施工的效果,也为后序建设埋下了隐患。导致这种问题的成因是,相关技术人员不了解施工情况,没有完全理解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交底工作没有说明,另外,一部分人的思想意识不到位,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相关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没有掌握具体作业方法和流程,施工不标准、不规范。
3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施工前的准备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之前,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彻底检查之前施工环节的质量,而且对后续各个施工工序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调查,重点就是掌握每个环节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施工方案的制定,保证此施工方案满足实际情况的要求并且具有可行性,而且此施工方案中还需要对施工材料的高度和尺寸等数值进行明确,便于后期施工处理。
此外在此准备阶段还需要对梁板的相关规格信息等数据进行详细的注释,保证高支模工程施工的明确和完整,便于开展后续施工。针对所采购的施工材料还需要做好施工检查和管理,保证所采用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都符合质量安全管理等要求。
3.2混凝土的浇筑
在混凝土施工阶段,浇筑之前需要结合设计方案中的混凝土配合比来进行混凝土的拌制,并且结合现场施工环境中的温湿度以及所用材料中的含水量等因素来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调整,必要时要对混凝土进行浇筑试验和质量检测。在严格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数量,并保证混凝土质量达标之后,合理规划运输路线,保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运输至现场并且浇筑完毕。在使用汽车泵向楼面进行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分段和分层浇筑的连续浇筑方式,而且结合混凝土的供应能力来对浇筑高度进行明确,如果在上述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中断,则需要对中断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在浇筑作业中还需要做好振捣工作,保证全面和均匀振捣,并且做好浇筑和振捣作业中保护工作,避免出现孔洞位移、变形等问题,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述意外问题进行彻底解决。
3.3高支模施工的安装
在首先确定梁线的位置之后进行轴线的确定以及水平控制线的确定,在上述基础上确定整个高支模整体框架的核心线。使用钢管在两地铺设的方式进行高支模模板的搭设,并且进行模板和侧面模板的逐一安装,在钢管托板上进行龙骨架的架设。在楼板浇筑完成并且满足一定强度要求之后才能开展小脚结构上层模板的安装以及支架的架设。模板安装完成之后要确保接缝位置经过良好的处理并且不能出现漏浆的问题,在浇筑之前还要清理以及打湿模板并且进行隔离剂的涂刷。在高支模施工安装作业中,需要做好钢筋、水和电等不同安装体系之间的相互配合,在符合模要求时才能开展合模作业,而且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对墙板的垂直度进行浇筑,做好专人的在旁监督检查,及时处理浇筑作业中的问题。此外,还要做好高支模施工安装中重点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安全教育,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来保障人员安全,在此基础上实现施工质量和速度的提升。
3.4高支模工程施工要求
此技术实际应用中表现出具有较大施工难度的特点,因此需要严格执行施工要求,尤其是在进行梁板安装的过程中,应该在底模安装完成之后进行中心线的确定,在此基础上将拉线对准中心线并进行校正,确保此中心线与模板一致,之后才能进行侧板的安装。此外,还要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明确混凝土配比以及做好材料的检查工作,保证符合要求才能进场开展浇筑工作。
3.5高支模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为了满足高支模施工中的技术要求,首先就是要做好施工现场中的检查以及清理工作,保证现场的整洁。在所有高支模施工环节的工作完成且按照要求完成养护工作之后才能开展质量验收工作。在质量验收工作中需要坚持高质量的标准,而且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所编写的专业施工方案由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做好施工中每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经过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开展下一道工序的开展。最后还要进行最终的竣工验收,并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针对其中不合格的内容技术进行重改。
结束语
针对目前数量不断增多且结构更加复杂、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高层建筑工程,在广泛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在明确此技术的优点和作用的同时,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和安全控制等工作,保证满足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要求,保证此类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参考文献:
[1]于亚彬,盛学武.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19-20.
[2]张晓鹏.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224.
[3]李边阳.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8):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