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轩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日渐成为了民用建筑施工的主要技术方法。由于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尚不够完善,在施工中还需要不断强化质量控制。因此文章重点就民用建筑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民用建筑;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问题
由于工程建筑设计屋面坡度陡,结构复杂,空间变化大,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很难保证。因此,在将坡屋面的设计与施工有机结合,从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结合坡屋面的特殊情况进行区别对待,从原材料的控制、模板支撑的特殊处理、钢筋加工的精度控制多方面把控,因此,需加强民用建筑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1民用建筑坡屋面混凝土施工难点分析
在进行坡面施工期间,往往会采用到多种边线和坡线,同时边线与坡线之间互相交又,致使施工过程相对繁琐。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边线与坡线必须呈直线状态,以此来确保施工建筑的美观。在开展具体施工前期,必须严格管控坡线方位与走向,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进而保证坡面的平整状态。在具体施工期间,必须严格管控施工工艺,使施工效果达到足够的美感;同时在施工期间需要采用相关管理措施来保证施工效果,例如:对混凝土浇灌顺序加以管控,对混凝土塌落度采取相应的管控。
2民用建筑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技术控制
在对模板进行施工期间,对其施工技术应做到以下三点:①开展实际施工前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合理的建筑方案,以保证坡面结构及载重能力符合施工要求,进而保证模板的刚硬度及稳!醉吐能。②施工期间采用高精度测量设备,准确测量模板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点,保证坡面脊线的良好状态,同时对模板拼接位置采取严格处理。③在模板施工工序完结后,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各环节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待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2.2钢筋技术控制
在施工期间对钢筋技术控制要点主要为以下几方面:①在对坡面进行施工期间在模板中间层采用钢筋网,对坡线交又部位采用拉筋,以此来防止坡屋面发生开裂,进而加强混凝土的性能。②采用双层双向钢筋网施工,进而提高上部钢筋的施工效果。③加强检验工作管理,确保各工序施工符合施工要求后再进行后续施工。
2.3混凝土浇筑
(1)坡面屋在浇筑层面混凝土时,必须控制其布料量,不可过大,避免因一次布料量过大导致混凝土出现滑落的情况,从而增加工程返工量。(2)在浇筑坡屋面混凝土时,可以采取“分段逐步推进,薄层连续浇筑”的方式。坡面屋由于受到混凝土重力的影响,其模板系统会出现沿坡向下分力,同时还会出现较大的水平分力。为了避免屋面水平支撑系统出现水平位移的情况,除了对模板系统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坡屋面两侧浇筑混凝土时均匀对称,能避免水平力破坏的情况发生。(3)从檐口起自下往上沿屋面逐段浇筑,其浇筑段间距控制在400mm左右,同时进行木挡板设计。在完成分段浇筑之后,将木挡板取出,通过点振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捣实。点振结束以后用抹子修平,并进行其压浆收面。(4)梁、板混凝土的振捣应遵循从低到高的原则,板混凝土振捣可以选用手提式平板振,按照从下往上的方式反复推振,直至密实,同时,梁板下层可以选用小功率振捣棒,完成坡面底模的点振工作,让混凝土板底的密实度得到提高。(5)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以便于混凝土浇筑后的稳定性得到保证。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在利用振捣棒进行模内振动的同时,可以安排施工人员对侧模进行相应的检查,及时了解混凝土质量,对未达到质量要求的应及时补救,以避免混凝土出现麻面、空鼓等情况。
(6)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保证分段均匀上升,尤其是对转角处的处理,转角两侧必须保证布料均匀,以避免角钢受到不均混凝土挤压而产生变形,让板厚受到影响。
3.4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工序完结后为防止其内部水分的流失和水分流失过程中裂痕的出现,应及时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在浇筑工序完工后的十二个小时内应对混凝土采取浇水养护措施,保证坡屋面板湿度不低于7d。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将其表层杂质处理后对其整体进行湿润,后采用水泥与砂浆比例为1比3的混合物对其表层进行平整度处理,涂抹混合物厚度在2厘米左右最为适宜。对天沟、出气口、排烟口和采光天窗等位置进行处理时需要涂抹成直径为10厘米的半圆状。在进行平面度施工期间要确保涂抹层厚度相同且其表面光滑无麻面、起砂、起泡或者裂缝现象出现。
3民用建筑坡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3.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施工坍落度对抖屋面混凝土的浇筑
(1)施工坍落度对坡屋面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坍落度过大会发生渗透现象,造成混凝土开裂等现象,过小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因此应将坍落度控制在(60±20)mm。(2)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施工配比与相关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按照相关指标有效把控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施工质量。与此同时,以下两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①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注意采取连续施工方式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施工缝,造成浆液渗漏。如特殊部位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尽可能将施工缝预留在现浇板支座部位,不能留在现浇板的中心部位。②施工中,还需搭设脚手架,以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所有的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并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保障自身的安全。
3.2控制坡屋面混凝土板厚度及表面平整度
将混凝土板表面均分为100cm见方的形状,以此来确定控制点位置,后利用铁丝、刮尺和抹子等工具对其表面平整度进行调整。对浇筑带位置采取接缝处理,同时在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前对其采取合理措施将其表层裂痕进行处理。在完成浇筑工序后10h-12h之间对其采取浇水养护,待其完全凝固后在表层增加覆盖物并定期做好保湿措施,在低温条件下还需做好保温措施。在整体施工期间,合理采用施工抄平放线、钢筋制作、模板制作等施工工艺,同时严格把控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振捣技术和混凝土维护技术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施工效果,解决了在坡度较大、外观繁琐的情况下进行混凝土坡屋面施工困难问题,并且能够保证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民用建筑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
3.3防止角钢受到挤压而产生变形
为防止角钢受到挤压而发生变形,通常会在施工过程会采取双面封模工艺。在施工期间必须按照由柱到梁到板的顺序进行混凝土浇筑,在进行封模工序之前必须将模板进行拼接,以此来保证封模效果。在对分层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必须保证浇筑施工一次性完成,且模厚控制在50cm左右,分层中的混凝土厚度需相同,特别是转角区域的混凝土必须确保上下用料相同,避免角钢在受到外界压力的条件下发生变形,从而改变模板厚度。
总之,目前我们在对建筑斜坡屋面混凝土进行施工处理,我们就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采用一些新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建议来对其建筑斜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使得建筑工程斜坡屋面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晨,张润生.现浇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施工控制技术策略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
[2]于文柱,张少波,徐时武.现浇混凝土坡屋面渗漏原因及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
[3]刘玉明.坡屋面细石混凝土造型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