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与工艺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周丽丽 弓建刚
[导读] 摘要:为更好促进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大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山东泰山体育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乐陵  253600
        摘要:为更好促进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大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深基坑支护技术与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存在密切的关联,其与传统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存在本质的差别,为提升建筑整体施工质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本文借助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主要围绕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希望对这项技术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与传统建筑的深基坑支护系统特点有较大差异,这一现象由深基坑的本身特点决定,所以在深基坑的支护系统施工中,要选用最为合理的施工工艺。另外在施工技术和工艺体系中,也要研究各类构件的应用质量和使用年限,并在此基础上演技高层建筑本身对这些系统的影响程度,以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1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系统特点
        1.1深度方面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为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和运行稳定性,要求深基坑的深度需要较高,通过这种方法让深基坑能够发挥应有作用。在具体的研究和分析中,要根据高层建筑的相关参数确定深基坑的深度参数,以保证在后续的施工中,深基坑能够发挥应有的结构支撑作用。在目前的一些建筑中,深基坑的深度达到20m,而在一些高度更高的建筑中,深基坑的深度会进一步上升,当高度参数提高时,则施工成本、施工难度都会大幅提高。
        1.2施工难度方面
        在深基坑的施工中,要能够综合考虑施工区域中的基坑类型、基坑方法以及基坑强度,所以在具体的研究中,要从这一角度出发,及时消除基坑质量的影响性因素。
        在实际的施工中,会对基坑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地下管网系统、地下土层分布、地下承力结构强度等多种因素,虽然在实际施工之前会通过地质勘探等方法,对这些性质进行研究,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很难全面规避这一系统中的问题,从而让整个系统能够更好完善和优化,从而让整个系统能够更好运行。
        1.3施工类型方面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施工类型,其具备不同的应用特点和作用特性,并且不同类型的施工方法运用中,采用的施工形式有很大不同,所以在具体的研究和分析中,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设计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类型。
        在确定了施工类型后,要向整个系统中加入相应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体系,在后续的施工中,完全按照这一施工类型完成相关工作,确保选用的施工类型能够发挥应有作用。
        2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实施流程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要按照当前建成的施工项目与施工标准完成整个工作,所以要完全按照整个系统的运行顺序,提高整个系统的施工质量。支护施工技术的落实程序如下:
        2.1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技术的落实过程中,要从系统的运行方法、运行性质以及整个系统提升效果的角度出发,完成排桩支护系统的安排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完成对整个施工区域的完善和优化工作,在此基础上上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该过程中需要分析的项目包括两个方面:(1)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相关因素,包括地质环境、桩体安装方式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排桩系统的各项参数,并由专业的施工人员完成对这类信息的收集工作。(2)施工中需要使用的相关参数,包括水准点、桩体间距以及桩体本身参数等,通过对这类信息的研究和分析,并将其遵守到整个系统中,才可保证这一系统能够正常稳定运行。
        其次为水准点的埋设工作,要求现场监管人员在深度研究和分析施工图纸的基础上,确定各类水准点的位置,并完成实际的检测工作,确保各个水准点位置的精确性。
        再次为桩机定位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能够将这些设备按照施工图纸和方案的要求,将其正确开进施工现场中,从而让这类设备能够正常稳定运行。

另外从整体上来看,当发现相关设备能够稳定运行时,才可完成后续的桩基埋设工作。
        最后为其余相关设备与因素的排除,包括地下承力结构、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等,当发现系统中存在问题时,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完善与优化工作,防止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地下环境的复杂程度过高,降低深基坑的施工质量。
        2.2基坑开挖
        在基坑的开挖中,要重视对当前所有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分析,通过这种方法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方法。研究的内容包括基坑周边区域的坡度、基坑深度、基坑尺寸等参数,通过对这种方法的研究,可以保证系统中的所有子系统能够有序衔接,提高系统的运行状态。
        在开挖中,首先要分析整个施工区域的坡度,为了防止降水等因素对基坑造成的影响,要顺应整个施工环境中的坡度参数,挖掘相应的排水槽等系统,防止施工区域中出现积水。其次确定基坑开挖中的各项参数,包括基坑深度、排桩参数等,当发现相关参数的精度不能设计要求时,则需要完成相应的补救工作。最后为施工中的监督工作,尤其是对于排桩等结构出现的变形问题,当发现系统中出现这一现象,则要第一时间落实各项安防工作,并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是否可以落实后续的施工项目。
        3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
        以某项目为例,选择深基坑土钉墙支护联合混凝土灌注桩技术作为深基坑的主要支护技术,故此,详细的对土钉墙支护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阐述,内容如下。
        3.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涉及内容较广,直接影响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效果。首先,展开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明确土钉墙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综合展开施工工期的设计,进行施工技术确定。其次,展开对施工材料的准备,施工材料包括土钉、喷射混凝土和注浆材料。结合工程的需求,选择适宜的土钉直径,对于喷射混凝土强度选择C20,面层厚度控制在>80mm,并将注浆材料的强度等级控制在M10以上。
        3.2边坡开挖与修整
        边坡基本成型后,选择风镐作业,按照设计的破率进行边坡修整。开挖过程中,需要避免超挖的情况,本工程的超挖较小,对于超挖部分,选择喷射混凝土的方式进行修整。整体清洁后,运用喷射混凝土的方式进行封闭边坡。完成后,则展开伸缩缝板和泄水孔的安装,伸缩缝板选取2cm厚,15cm宽的沥青木板。对于泄水孔则选择梅花型布置方式,间距2.5m。
        3.3喷第一次混凝土与钻孔
        为确保边坡稳定,选择预先配置的混凝土进行边坡喷射,并控制厚度,完成后,展开混凝土的养护,养护时间10~14d。待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则可展开钻孔作业,本工程土钉孔φ100mm,深度10m,孔深较土钉长0.15m。钻孔选择潜孔钻机进行作业。钻孔完成后,做好清孔和检查工作。
        3.3喷射水泥砂浆
        在基本的安装完成后,则展开混凝土的第二次喷射工作,选择强度为的C20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9cm,展开喷射。完成后做好养护工作。最后,为了保障土钉墙支护的美观性,则展开护面的施工,厚度为1cm。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深基坑的特点为施工深度更大、施工难度更高和施工类型更多,在后续的施工中,要按照排桩施工和基坑开发的顺序完成相关工作。在具体的施工中,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为锚杆支护技术、搅拌桩支护技术和土钉墙支护。
        参考文献
        [1]陈希哲.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应用与技术方案研究[J].江西建材,2020(04):125+127.
        [2]方平洋.试论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征及管理措施[J].农家参谋,2020(09):110+164.
        [3]李瑞涛.浅析城市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的难点与解决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152+155.
        [4]何长军.分析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11):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