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体会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期   作者:谢雯
[导读]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
         摘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曲张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计58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间,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29例纳入参照组,接受预见性护理的29例纳入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从护理满意度上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从焦虑、抑郁得分情况上对比,护理前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0.05);护理后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对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实施预见性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预防效果;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血管疾病,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下肢美观,还会损伤患者的腿部健康,形成溃烂以及血栓等疾病[1],而浅静脉出血、血栓性浅静脉炎都是该疾病的常见并发症,而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术后患者需要长期的卧床休息,从而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此,对患者提供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进行相关的预防工作十分必要。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选取的对象共计58例,均为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下肢深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9例接受常规护理,并设为参照组,其余29例接受预见性护理,并设为实验组。参照组29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3名,有男性患者16名,其中年龄最小者23岁,年龄最大者70岁,平均年龄为(52.14±2.11)岁;实验组29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4名,有男性患者15名,其中年龄最小者22岁,年龄最大者71岁,平均年龄为(53.02±1.22)岁。经统计学处理后得出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病情的观察,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在医生的嘱托下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术后操作。
         实验组:预见性护理:(1)认知干预:在患者入院后需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手术治疗流程以及预期效果的讲解,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可能诱发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以及处理方式,安抚患者的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提高自身的认知,并指导患者活动的正确方式,以及需要使用的药物,使患者能够放松身心,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2)预见性护理干预:需要需要知道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将患肢适当的抬高,促进血液的回流,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间歇性的腿部充气压迫,促进肢体的尽快恢复[2],此外,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相关的足趾和脚踝关节的伸屈运动,避免下肢肌肉的僵硬程度,根据患者的实际术后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尽早的下床运动,并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在干预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全身皮肤有无异常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上报医生并处理。
1.3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抑郁得分(护理前、后)。
         护理满意度:采取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人数。
         焦虑、抑郁得分:分别接受SAS、SDS量表的评估,满分均为50分,得分越低越好。
2结果
2.1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比较
         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见下表一。
         表一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比较  n(%)

2.2  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5.86%,从护理满意度上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二。
         表二   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n(%)
 
2.3  焦虑、抑郁得分的比较
         从焦虑、抑郁得分情况上对比,护理前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0.05);护理后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显著。如下表三。
         表三  焦虑、抑郁得分的比较  (±s)
 
3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术后的开展方式,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并以预防性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临床帮助,也就是说本文的预见性护理是为了降低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而提供的临床护理帮助,在该护理模式下,患者及家属能够深刻的了解到积极配合的必要性[3],同时明确需要配合的工作以及自我的护理方式,将被动护理转变成主动护理,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几率。
         从本文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人数明显少于参照组,因此,在实施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从而保证手术的效果,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丁玉才. 探究单纯下肢静脉曲张剥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针对性治疗[J]. 家庭医药, 2018(12).
[2]仇丽娜. 优质护理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20).
[3]董雯. 舒心护理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