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陈永进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陈永进
[导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随着城市经济化发展的蒸蒸日上,我国的相关建筑行业也逐渐迅速发展起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物结构也开始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浙江中逸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随着城市经济化发展的蒸蒸日上,我国的相关建筑行业也逐渐迅速发展起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物结构也开始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是现代化的建筑结构中,框架结构仍旧是人们在建筑结构选择中最喜欢使用的一种,施工人员在对相应框架和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点关注模板混凝土的建设和维护,还需要及时关注相关钢结以及梁柱等部分。
        关键词: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建筑应用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现代建筑物的框架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应的框架的整体结构质量会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因此在施工进行过程中,必须对结构构架以及相关质量进行高度维护,保障施工所建造的结构可以维持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参与施工的相关建筑工程对应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了解整个建筑物基础构架的情况下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城市发展迅猛的当代社会,为了帮助城市缓解紧张的人地矛盾,越来越多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数量逐渐增加,所以在采用框架式结构在进行对应工程建设时,必须对相关的技术问题进行着重考虑,同时对相关建筑的低层构架合理性进行排查,施工施工质量安全方面会比高层建筑的要求会相对较低,但是随着整体建筑结构的高度增加,其压力也会逐渐增长,同时就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框架稳定性要求增高。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钢筋工程技术
        一方面,以高层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为例,在筹备钢筋项目所需材料时,通常要明确钢筋材料的储存位置,并以此固定,重视存放和管理钢筋材料工作,便于快速存取钢筋材料,为后期施工进度提供便利,另外,还要将钢筋储存部位的安全性。在框架结构施工前期,工作人员必须对每一件施工材料进行审核,确保其质量合格,重点检查的项目有材料数额、规格、型号和质量,保障施工材料数量的充足性,质量方面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在焊接钢筋材料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所使用的钢筋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严禁有劣质材料混入施工场地,作业人员要再三审核,使钢筋质量达到施工标准要求。钢筋在准备焊接时,务必要完成钢筋力学与焊接试验项目,尽可能快的解决焊接试验中遇到的材料问题,找出问题较多的钢筋材料,统一安排退货。此外,当钢筋材料满足施工条件后方可执行下料步骤。下料之前要存储大量钢筋以作备用,钢筋焊接结束以后,针对钢筋焊缝部位出现线性收缩问题时要及时进行调节,倘若受弯构件长度没有超过24米,这时钢筋放样剩余数量必须控制在5毫米之间;如果受弯构件长度超过24米,那么钢筋放样剩余数量就要控制在8毫米之间。
        2.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一方面,合理安置基础模板。在安装基础模板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对水平基础进行检测,对于每一条边线进行记录,随后使用此法来选取固定材料,严格参考各个边线。全面提高基础模板的刚度和平稳性,与此同时还可加强基础模板的承受能力。
        另一方面,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在整个模板施工环节该项技术是其核心,以主体模板施工为例,首先稳定立杆,为支撑体系重量提供保障。在施工期间,固定好立杆,通常是在牢固的平面上将其固定,随后经过一系列操作可以为接下来的施工供应越发坚实的结构支柱。然后针对上层模板与支架加以开工,使其可以肩负高难度荷载,同时还要坚固主体结构。支模施工期间,根据工程步骤实施,全方位稳固模板,从而执行接下来的步骤。
        此外,撤除多余模板。在模板撤除期间,要根据规则章程加以实施,应先撤除后安装的模板,随后撤除先安装的模板;先撤除重量较轻的模板,随后撤除重量偏沉的模板。


        2.3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是框架结构建筑物施工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把控对于建筑整体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展开整体的结构构架施工时,对应的技术人员必须要将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对应安排,保证外部条件的充分考虑,在整体的建筑过程中,混合混凝土的质量是应该重视的重要问题,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在施工开始之前就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安全性,从而保证施工建筑结构的稳定开展。混凝土的整体浇筑过程中,应该对相关的混合成分进行充分的混合震荡,保证在选择合适科学的浇筑办法基础上将其进行分层震荡。在对应的材料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完善养护工作也是相关工程中必须注意的内容,在对应施工人员进行养护工作完善时,必须对相关浇筑表面进行喷洒养护,避免因为干燥而产生裂缝,最终影响工程质量。同样的建筑相关工程人员还可以在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覆盖一些塑料薄膜来降低水分的蒸发程度。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问题的对应措施
        3.1改善焊接施工工作
        焊接工作为框架结构建筑开工的一大关键,其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问题。因此,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加以严格管控好焊接工作环节,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降低复检成本。进行焊接工作之前,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并且要严格挑选采集钢筋材料,避免焊接材料不过关的问题。
        3.2注重养护工作
        混凝土、钢筋等养护工作应当得到相关建筑部门的重视,框架结构建设好后应当做好对混凝土的加热以及自然养护工作。养护时,应当在养护人员内部做好养护工作的分配,覆盖好混凝土之后,定期科学的对混凝土做好浇水等养护工作,防止其干裂过度变形。与此同时各个养护工作者应当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架构做好相匹配的养护工作。期间避免闲杂人等践踏混凝土表层,避免混凝土受到伤害。
        3.3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完善职工管理机制
        面对部分工作人员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相关部门应当完善职工管理机制,施行建筑行业内部责任连带制度,设立奖罚机制。避免在建设行业内部出现过多职业失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激励施工人员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并树立相互监督机制,来提高工作的效率。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人员也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企业开设相关培训部门,加强对员工的现代化技术培训,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顺应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为建筑行业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除此之外,建筑行业内部也应当加强各个管理部门的交流,加强团队合作的意识,才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才能使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稳步前行,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群众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提出了相对严谨的要求。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的核心要素,也是一种在建筑项目中应用较多的建筑类型,突出建筑工程整体的平稳性与强度性,所以务必要把控好技术用度,科学使用。然而结合我国建筑框架结构施工现状来说,技术应用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以钢筋工程技术、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工程技术为例进行全面升级,确保框架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席海燕.试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居舍,2019(28):30.
        [2]肖毅.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9(09):172-173+175.
        [3]陈涛.分析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9,9(09):234-235.
        [4]徐永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9(18):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