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期   作者: 吴君玲
[导读] 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是神经科炎症的危急症,

        【摘要】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是神经科炎症的危急症,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大的难度,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疾病预后具有较大的意义。现阶段,多数难治性癫痫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患者在癫痫药物治疗后出现难治性癫痫为疾病的治疗研究,本次就难治性癫痫临床诊断与治疗展开综述。
        【关键词】诊断;难治性癫痫;治疗;进展

        癫痫是人体大脑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引发的短暂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丧失为特征的脑部疾病。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癫痫患者约九百万人,并且该疾病以每年40到60万的速度在增长。现阶段,存在近20多种治疗疾病的药物应用在临床之上,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患者药物无法治愈,被称为难治性癫痫。癫痫容易反复发作,对于患者的家庭幸福和经济负担都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1.难治性癫痫疾病介绍
        难治性癫痫的医学术语是耐药性癫痫,药物治疗该疾病的效果不佳。一般来说,患者服用两种以上药物不能很好地控制癫痫发作,这基本上能够诊断出抗药性癫痫[1]。近年来,如果两种药物的剂量都足够而且经过一个足疗程后仍不起作用,可以认定为难治性癫痫。国际抗癫痫联盟已经建议了诊断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指南。抗药性癫痫除与药物有关外,还与癫痫病的病因有关。有种药叫可预见性难治性癫痫。如在癫痫的诊断、规范的癫痫的诊断和治疗中,还应该进行病因学诊断,如海马硬化所致的癫痫,一般来说,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患者是耐药性癫痫[2]。耐药性癫痫最常见的原因是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或异位,这是一种由大脑发育异常引起的癫痫性疾病,众所周知是耐药性的。发现引起顽固性癫痫的可预见性原因,要及时积极处理病因[3]。及时治疗引起癫痫的病因,其实难治性癫痫就会变成可治疗的癫痫,甚至癫痫都可以治愈。
        难治性癫痫经过规范治疗后要积极寻找病因, 特别是小发作或部分发作的病人,要找专业医生查找病因,看病因可以去除,做手术可以去除,难治性癫痫也可以治愈。现在通过手术治疗耐药性癫痫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难治性癫痫三分之二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愈或控制。癫痫谱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患者确实通过药物无法治疗,反复发作癫痫,通过手术无法发现病灶,手术难以做到,姑息性手术效果不佳。
2.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诊断
        难治性癫痫从狭义上讲,是癫痫在两种或两种药物的标准治疗后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其诊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明确病因,排除假顽固性癫痫后诊断明确,确定为顽固性癫痫,此外还要查明病因[4]。在病因学方面,近年来已经发现部分难治性癫痫患者为免疫相关性自身免疫性癫痫,脑炎的概念也被提出,自身免疫性癫痫、自身免疫性帕金森病等概念也被提出,均与免疫相关,部分患者由于脑脊液可以在相关抗体中检测到,免疫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此外,还有一些脑颞叶癫痫症,脑颞叶癫痫症较多的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情况,可以通过手术更好地控制癫痫[5]。
        全面惊厥性癫痫状态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即可诊断,并不要求存在典型的脑电图表现。但是,针对非惊厥性癫痫状态的患者,需要提供连续脑电图监测,以此进行诊断。

在vacs研究中提出,外在显性发作表现与轻微Se各占74%、25%其中,后者系数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在脑电图上存在癫痫波发放,但是患者无法坐或存在轻微的肢体痉挛,需要通过连续脑电图进行确诊。此外,对于疾病的诊断要排除肌张力障碍、心因性发作、脑缺氧、损伤性肌经挛低血糖等等。
3.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治疗
3.1 药物治疗
        临床多项研究证实,丙泊酚、咪达唑仑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常用有效药物。丙泊酚的半衰期段,可以通过肝脏代谢,对于机体副作用较小,药物可以降低脑组织代谢,改善颅内压,增强GA-BA抑制效果,降低兴奋性神经低脂释放,达到抗癫痫的效果。咪达唑仑可以快速通过血脑积液屏障。调解神经源性奋程度。并且对于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抑制系统较差,但是如果患者治疗时间较久,会出现咪达唑仑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2018年8月美国研制出氯巴占(clobazam)治疗该疾病,氯巴占通过GABAA受体介导的直接作用和抑制CYP450酶活性的间接作用。此外,新型抗癫痫药物还有拉莫三嗪(lamotrigine)、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托吡酯(topiramate) 、加巴喷丁(gabapentin)、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等。
3.2 手术治疗
        现阶段,多数使用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患者往往病情较为严重,并且多数处在icu病房,存在明显影像学和电生理学证实的局限性。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包括局灶切除、脑叶切除、多处软膜下横切、竖迷走神经刺激术等等。疾病在术后随访时间五年内近百分之七十的患者发作次数减少,但是。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仍需要临床更多的医学数据支持。
3.3 免疫抑制治疗
        近年来,神经病学上对难治性癫痫提出采用免疫抑制治疗,多数癫痫患者找到了神经自身抗体,但是没有发现和癫痫有相关联系的免疫性抗体。对Aedf那样的局灶性难治性癫痫患者,通过免疫抑制治疗近百分十八十一的患者得到显著的疗效。但是癫痫和癫痫状态中,存在自身免疫作用机制之间的关系现在的医学并未发觉其中确定的机制。
4.结论
        总而言之,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研究不断增加,并且取得显著的进展。但是实验与临床之间存在一定的界限,人体出现难治性癫痫,主要是多因素混杂综合体。然而,现阶段的病理实验多采用动物模型进行治疗,可靠性较差。但是,根据实验中发现的新分子可以为治疗提供新的方向。难治性癫痫在药物的选择、使用程序、联合用药等等内容需要通过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此保证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华刚,谭红平,姜楠, 等.结节性硬化的诊断及相关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16(4):304-308,314.
[2] 周洪语,马军峰,叶晓来, 等.胼胝体前部及全节段切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9,18(10):1014-1018.
[3] 杨春莲,谢小晓,宋施岐.药物难治性癫痫MRI表现、脑电图和病理对比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6):592,589.
[4] 向鹏,杨小艳,李莉萍.头眼偏转在难治性癫痫中的定侧定位价值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9):1670-1671.
[5] 梁锦平.新发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及相关综合征的共识定义及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9,34(13):1033-10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