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应急护理干预效果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期   作者:竺青
[导读] 本研究目的是针对产房助产士,分析在产妇产后出血之后实施应急护理干预的对策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针对产房助产士,分析在产妇产后出血之后实施应急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是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在观察组中,实施产房助产士护理模式。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是在观察组中,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是产房助产士使用应急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显著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减少产后出血的产生,有着很强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产后出血;应急护理;效果


        产后出血是妊娠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威胁产妇的生命。产后出血可能会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需要进行子宫切除以保存产妇的生命。产房助产士作为重要的参与人员,做好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工作显得尤为关键。我院近年来对助产士进行产后出血应急措施培训,不断提高对产后出血的护理应对能力,与之前常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0岁~35岁,平均年龄(28.29±2.03)岁;孕周37周~43周,平均(41.18±0.63)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2岁~33岁,平均年龄(27.14±1.73)岁,孕周38周~42周,平均(40.02±0.56)周。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产妇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科护理。(1)产前护理。对产妇进行心理指导,如鼓励、安抚,积极帮助产妇缓解不安紧张的心情,提升分娩信心。(2)产中预防护理。助产士需要严密观察产妇的分娩情况,一旦发生异常需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避免发生软产道损伤。(3)产后预防护理。注意观察产妇产后各项生命体征,若发生出血情况需要了解出血原因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同时在产后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产妇心理辅导和讲解健康知识,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预防产后出血发生。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一对一助产护理,助产士应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应急能力,熟练掌握产后出血的急救流程,思维敏捷,处事果断。能够在整个产程中充分考虑各种突发情况,并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备好急救用物,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观察组产妇给予产房助产士应急护理干预。(1)产前护理。严密监测产妇身体情况,对胎次、分娩方式、生命体征、凝血功能、胎儿体重、胎盘位置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风险,并进一步确认风险的每个环节,从而制定出避免风险的对策。对产妇和家属做好健康宣教,指导分娩技巧和呼吸,并和家属一起做好陪产工作,让产妇感到更多的支持和关爱。(2)产中护理。严密监测产妇的血压、胎儿情况,注意产程进展,有无剖宫产指征;注意与产妇保持良好的沟通,利用语言、眼神、扶摸等,掌控分娩节奏,指导合理使用腹压,缩短产程。产时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用计量型护理垫和卫生巾估计出血量,常握侧切时机,高危产妇胎儿娩出立即遵医嘱注射促子宫收缩药物。(3)产后护理。分娩后告知产妇顺利分娩和新生儿情况,保持情绪稳定,通过按摩促进子宫收缩,产后2h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阴道出血量,制定饮食计划,保证营养摄入。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分娩结局,包括围生儿死亡、早产、新生儿窒息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2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2.2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对比分析
        观察组产妇围生儿死亡、早产、新生儿窒息和ARDS的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2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
 
         3讨论
        分娩过程中,产后出血十分常见,严重威胁着产妇的产后恢复和生命安全。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极大地帮助产妇减少出血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据相关研究表明,产房助产士掌握一定的应急能力和预防护理措施,对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降低出血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产房助产士护理干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产前预防护理、产中预防护理、产后预防护理),护理人员给予产妇全面性护理干预,同时依据产妇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6.67%)、分娩结局(围生儿死亡、早产、新生儿窒息和ARDS)发生率(6.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施产房助产士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分娩结局情况,其通过护理人员产前对产妇进行身体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测和相应的心理辅导安慰,减轻产妇的不良情绪及产妇家属的担忧;产中护理人员不断与产妇进行交流和沟通,转移注意力,严密监测血压及胎儿情况,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产后持续观察和检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对产妇的饮食做好相应的调整。
        综上所述,产房助产士实施产妇应急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产后出血概率,改善分娩结局,有着很强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梁燕华.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应急能力和护理干预体会[J/CD].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9):52-53.
[2]曾娟,胡春柳,钟慧梅,等.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出血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9(24):97-98.
[3]谢璇.助产士门诊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效果[J].饮食保健,2018,5(5):218-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