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周志超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周志超
[导读]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
        山东德州禹城市中恒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禹城市  251200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市政施工项目随之增多。文章明确了市政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加强施工现场监管及节点审核、组织管理保证等相关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同时,阐述了在构建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阶段展开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现阶段,对于每个建筑企业来说,都必须认真考虑对待建筑公司中的项目工程质量监管制度,该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关系到建筑企业能否长久的经营。只有那些把工程质量看做企业生命的建筑公司,将名优项目工程的评选视作市场竞争的法宝的领导者才能够确保整个企业在计量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最终占领广大市场。但因受项目工程施工复杂性的限制,很大程度上会给项目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带来隐患,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来论述建筑公司每个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整体认识,客观评价分析目前建筑公司对于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制度,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项目工程管理制度,这对建筑公司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
        (1)以露天作业为主。通常情况下,市政工程中露天作业的工程量普遍在总工程量的80%以上,极易受到季节、气候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与影响。
        (2)手工劳动与体力劳动居多。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市政工程施工逐步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但是依旧无法彻底摆脱人工操作,需要施工人员完成繁重的体力劳动。此时,受到精力的限制,施工人员极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的情况,导致操作失误的概率增加,造成施工质量与安全事故。
        (3)施工受外界的干扰严重。一般来说,市政工程的施工地普遍在城镇内,且工期紧、线路长、作业面宽。在这样的环境中,车辆、行人较多,影响着施工的顺利展开。同时,施工作业还极易与周边环境产生互相干扰的问题,导致施工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多发。
        (4)立体交叉作业量更大。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其专业性、技术性相对较高,且施工情况更为复杂。为了更好地满足工期要求,展开立体交叉作业极为普遍。在此过程中,若是管理协调工作未有效落实,会出现各个施工工序衔接不流畅的问题,从而引发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
        (5)施工人员的流动性高。市政工程的施工量大、工序多样且复杂,因此需要的施工人员相对较多。其中,农民工在所有施工人员中的占比平均为70%,最高可达到90%,人员流动性更高。若是其缺乏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意识,则会导致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隐患增高。
        2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2.1强化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必须强化三级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而不是简单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对于教育内容也要实用化,全面化,应涵盖施工技术要领,施工安全劳动防护,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文明施工以及相关事故案例等。安全教育中有相似的内容,又有因为施工工程的不同而不同的内容,所以入场教育又至关重要。例如,市政改造或抢修中,遇到通讯电缆,遇到燃气管道,遇到高压电线杆等,应首先通知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安全间距,安全施工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方案,谨慎施工。
        2.2加强施工现场监管及节点审核
        从市政工程中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与要求实施的范围及区域分析,加强施工现场监管及节点审核,对于其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及要求的有效实施意义重大。其中在具体的实践执行中关于施工现场监管作业的实施,考虑监管作业实施的专业性,科学性及成本性,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可通过委托第三方施工监理机构,进行项目施工监管。

另外关于施工节点的审核工作实施,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可通过联合审核验收的方式,基于工程施工中的关键节点,如地基工程、梁板柱结构部分实施节点验收审核,并基于审验验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直至项目整改效果达到验收标准,方可进入下一段工序。以此从基础质量控制、节点验收审核方面,全面地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同时达到合理控制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应用效果,以及规范施工管理程序和完善执行施工管理要求的目的。
        2.3组织管理保证
        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便是工程负责人,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进行权责的严格落实,要求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工作。通过模式化的管理要求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首先要进行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立,随后结合严格的周检制度来落实安全管理体制。施工企业每月至少要进行两次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主要检查内容包含有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以及不规范作业行为等。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勒令整改。如果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安全事故,工程负责人除了承担必要的管理责任之外,还要做好事故的调查、分析跟处理工作。此外施工企业还要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安全管理系统的制定,邀请专业的管理团队以及有着较高水平的外包管理队伍,来开展项目安全管理以及施工监督,借此来保障整体安全管理效果。
        3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优化策略
        3.1创新质量管控的方式方法
        目前,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管控的方式方法普遍相对简单粗暴,但随着建筑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工人素质不断提升,简单粗暴的管控模式缺陷和短板不断的显现。因此,要保证施工质量管控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在管控方式方法上创新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新”要满足具有适时性,适用性和价值性。例如,建筑企业可以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设施、生产方式及管理模式等,在提升各个项目的施工效率的同时,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安全。同时,建筑企业各项目部之间也可以进行施工质量管控评比,各项目管部理人员和班组代表通过相互观摩各自工地施工质量管控情况,交流施工质量管控经验,互通有无、去粗取精,提高各项目部综合管控水平。
        3.2推进质量法规建设,完善质量制约机制
        落实好质量安全责任制度,责任具体到个人,为责任溯源做好制度上的保障,这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根本。监理方做好本职工作,结合项目工程对质量的要求进行监督与验收,协调好各部门工作,做好责任落实工作。主管工作要事先确定安排好,实施岗位责任签署制度;制定并完善监管制度,加强质量验收与监督的管理机制,确保监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立协调沟通制度,严格监管控制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及时监管各项问题并进行沟通处理。
        3.3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市政工程的管理者和施工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关系到市政工程的管理,还关系到市政工程的质量,所以,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势在必行。比如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能力的培训,包括专业知识的培训、安全管理的培训,以此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进而影响到整个市政工程的质量控制。另外,还可以建立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合理的管理。建立奖惩制度也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激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人们的责任感。当建筑工程出现了问题时,查明原因之后,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并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结语
        市政工程关乎民生,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各政府部门,施工单位务必对于安全施工常抓不懈,大力加强监管,保证市政工程的规范安全文明施工,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几率,争取零事故率,从而确保人民生活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雷金鸿.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中抽检工作的强化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51-52.
        [2]张鹏.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绿色环保建材,2019(8):209.
        [3]钱飞丞.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督策略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5):169.
        [4]章晟.安全生产下房屋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强化建议解析[J].居业,2017(3):150,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