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使用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8期   作者:刘春燕
[导读] 研究分析使用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早孕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早孕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42例早孕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稽留流产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低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 发生率及稽留流产率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使用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后均能改善先兆流产症状,但是小剂量黄体酮可使患者稽留流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关键词】黄体酮;早孕先兆流产;稽留流产率
    黄体酮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早孕先兆流产的主要药物,本研究对不同剂量的黄体酮使用在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中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 2019年12月期间我院142例早孕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黄体酮治疗,按照患者使用的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的方法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122例,年龄22岁-36岁, 平均年龄(27.66±2.33)岁,孕周4周- 12周,平均孕周(8.64±1.54)周。其中下腹痛46例, 阴道流血51例,两者合并25例;低剂量组患者120例,年龄21岁-35岁, 平均年龄(28.21±2.79)岁,孕周5周- 11周,平均孕周(9.13±1.97)周。其中下腹痛48例, 阴道流血50例,两者合并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 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黄体酮肌注治疗。低剂量组患者黄体酮肌注剂量为20 mg/d,症状消失后停止黄体酮治疗;高剂量组患者肌注剂量为60 mg/d,患者症状改善后酌情减少至40 mg/d,一 周后再减少至20mg/d,症状消失后停止黄体酮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保胎成功率:患者经黄体酮治疗后先兆流产症状消失或减轻, HCG值正常,有胎心,说明治疗有效;若患者经黄体酮治疗后先兆流产症状未得到改善或加重, HCG值低于正常,没有胎心,说明治疗无效。
1.3.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
1.3.3稽留流产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百分率 (%)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对其进行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治疗有效102例,无效20例,保胎成功率为83.61%;低剂量组患者治疗有效101例,无效19例,保胎成功率为84.17%。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稽留流产率及不良发应发生率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出现稽留流产22例,稽留流产率为18.03%,低剂量组出现5例,稽留流产率为4.17%,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30例,发生率为24.59%,低剂量组发生4例,发生率为3.33%,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目前早孕先兆流产的发生率较高,且在不断上升,其原因包括胚胎、母体、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酮对于胚胎的着床与发育至关重要,如果母体孕酮较低,则容易造成流产[5]。黄体酮作为一种天然孕激素,在治疗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中应用较广,黄体酮能缓解绒毛膜血管及虹膜的损伤,提高血管弹性,为胚胎提供足够血流,并能帮助子宫内膜增厚,有利于胚胎的成熟发育,同时还具有改善胚胎营养状况的作用,帮助胚胎健康成长。对早孕先兆流产患者可使用小剂量的黄体酮进行保胎治疗,由于胎盘形成后可以分泌足够多的黄体酮,因此,在胎盘形成后可以停止黄体酮治疗[9]。相关研究表明,大剂量黄体酮的使用对子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仅无法改善胚胎发育,同时还降低了子宫排除异物的能力,大大增加了稽留流产的发生率。因此,在选择黄体酮对早孕先兆流产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发病原因及病情,予以合理的药物剂量,以避免因黄体酮滥用而造成的危害。
本研究对242例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使用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84.17%和83.61%,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低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稽留流产率为4.17%,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的24.59%及18.03%(P<0.05)。表明,在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中使用低剂量黄体酮治疗较高剂量黄体酮安全性更高,药物不良反应更少,预后也更好。
综上所述,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使用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后均能对其妊娠结局达到改善效果,但大剂量黄体酮使用会增加患者的稽留流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造成身心伤害。临床需根据患者情况谨慎选择合适的黄体酮剂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参考文献
[1]郭春艳,韩德利.比较不同剂量黄体酮对早孕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差异[J].北方药学,2018,15(03):124-125.
[2]陈霖.黄体酮剂量与早孕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8):4180-4181.
[3] 吴旭艳,杨雪梅,李 娟.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 13(11):142-143.
[4] 朱桂霞,余川江.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4( 03):41-42.
[5] 刘 彦.黄体酮剂量与早孕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关系探 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3):393-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