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郎溪县供电公司 安徽郎溪 242100
摘要:电力体制改革深入同时,电费核算由传统的手工核算转变成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电费的收取与复核。现阶段国内电力系统践行了 “电费账务集中核算制”,避免了错抄与漏抄情况的出现,确保了较高的电费回收率,维持资金较高的安全度。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时监测与核算电费账务情况,不仅减少了电费账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电费的回收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营销中电费账务集中核算管理的不足和相应措施。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费账务;集中核算;对策
1 前 言
电力营销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不仅需要做好自身方面的服务,还需要提高电费账务的核算效率与质量。营销账务集中核算是指企业财务核算中心确保资金所有权与使用权不发生改变,将县区级单位会计与出纳取消掉,自营销账务集中交给市级公司核算。
2 电力营销中电费账务集中核算管理的内容
账务的真实客观性及统计报表数据是否准确、电费是否能够按时回收等是电力企业营销电费账务集中核算的内容。企业账务集中核算采取了一些管理方法,如财务公开与办理工资直发等都是一些方法。账务集中核算管理具有管理监督职能,能监督管理财务资金,在财务管理方面,以 “三分离”原则为指导,确保财务管理 “阳光运作”。财务核算集中管理的 “三分离”原则即,财务管理决策者与执行者相分离、财务资料存放单位与管理相分离、财务审批与监督相分离。其中,后续经济体制改革朝向财务管理决策者与执行者相分离,可确保财务信息较高的准确性;财务审批与监督相分离,使财务监督得到加强,奠定坚实的财务管理基础;财务资料存放单位与管理相分离,是部门预算与企业采购的改革重心,为企业物品采购权、资金拨付权、使用权的分立创造了条件。[1]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方面是,营销电费账务集中核算管理,符合新财务管理形式需要,迎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助推了党风廉政建设。电力企业践行营销电费账务集中核算管理,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避免了经济腐败的产生。
3 电力营销中电费账务集中核算的不足
3.1 技术人员匮乏
电费财务核算中心产生时间不长,要求各岗位部门紧密协作,如,计算机技术人员与电力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等,需要众多的专业人员。此外,财务核算中心,还担负着许多监管工作。如,大量电量与电费等工作。需要上报的一些财务报表,具有较大的工作量。为此,要培育各类工种人员,做好人才准备工作。
3.2 经验积累不足
现阶段审视电费财务集中核算运行模式不难发现,真正意义上的集中核算尚未实现,所有的经验都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尝试而得,产生了多种问题。财务核算不单是数据层面的集中,还包括电费财务集中管理,要求电费财务核算中心在后续工作中,寻找高效且省时的运行方式,解决存在的紧迫问题。
4 营销电费账务集中核算的对策
4.1 账务管理内容,完善营销体系
电费账务核算项目涵盖了下述几个方面:电费及代征基金、实收、银行费用的收付等;电费账务管理内容;每月进行财务的处理;对银行账目进行核对;编制一些类型的报表;制定指标分析。在电费账户管理上,首先,开设与使用帐户。各单位对银行账户的开设以地方公司为主体。
开设措施包括下述一些:对地域位置较为集中的地市公司,把各城区及县级公司当前账户给取消掉,在所辖地市范围内,以 “地市公司”名义进行开户,将地区范围内各银行账户集中起来;一些地区较为广阔,地市公司无法全部集中起来,可对县级公司银行账户进行保留,而对县级公司名义设置的账户,要全部变更,变为各地市级公司名义,于所在地银行设置电费账户。其次,电费账户纳入网上银行管理。开通网银查询权限,服务营销电费账务人员。最后,以收支两条线为原则指导,进行电费账户的使用,电费账户所用的业务包括和电费相关的资金收取与缴纳,在电费账户范围内进行使用。要求经费户支付银行手续费,银行将部分手续费用从电费账户中划拨,在处置上,采取经费户转回的方式。收取的临时接电费等被排除在营销收入费用范围外,直接划入本单位经费账户中。在电费资金缴存上,通过地市名义开设的统一账务单位,各地市公司下辖的公司,在收费当天,把收货的银行支票等纳入营业电费组中,地市公司接受后,背书、存储缴纳进银行。双方严格依照交接手续,进行资金交接。县级公司将收缴的资金直接存储到本地银行,把进账数据交给客户中心,如果缴纳与存储不在本地进行,需要参照支票等途径,进行缴纳与存储。以地市为名义,在县级公司设立银行账户,要求各县级公司缴纳并存储电费资金。各营业班确保当日收费信息无误后,把电费资金缴存银。为确保财务核算流程规范化,采用制度进行规范,进行细化管理,制定各类工作标准。如,班长工作标准与资料管理员工作标准等;要求电费账务核算中心对业务管理制度进行统一核算,其中包括审核归档、计量表计换验、电费票据的管理制度等;建立电费账务核算规章制度,绘制流程控制图,其中包括电费账务核算中心工作流程图,电费账务和三中心业务流程图,业扩报装流程图,客户变更流程图等。以制度对工程流程进行规范,实现精细化管理。
4.2 强化电费账户管理
对属于市级公司所管的,要求集中核算电力企业营销电费账务,县区级部门将相关信息纳入市级公司账户中。县区级电力公司把账户取消时,围绕地市级公司,县区级电力公司马上开出属市级电力公司管辖的银行账户,将市级账户管理集中践行到地区范围中。需要重视的是,一些地方区域面积不大,不容易进行账户的统一管理,针对这种地方电力公司,把县区级公司银行账户保留下来,开设的银行账户,以县级公司为名义,实施变更,将设立的电费账户的名义进行变更,变为市级公司名义。基于此,县区级电力部门把收到的电力费用纳入市级电力公司开设的电费账户中。接着,要求市级电力公司营销人员以财务管理制度为依据,认真审查手续的电费数额与票据,确保电费收费无误。通常电费账户银行具有较多的手续,需要经费户将支付这部分费用,要求银行于电费账户中划拨一部分手续费用,通过经费回转进行处置。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通信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很多电力公司将财务管理系统开到了网上,一些营销电费账户具有网银查询权限,便于财务查询,确保了电力企业较高的管理效率。
4.3 构建账目体系,正确上传账务内容
电费核算管理涉及了多项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各个部门间密切配合,合理采用各种管理手段,促使操作流程规范且健全,推动营销电费集中核算管理朝向规范化方向发展。营销电费账务集中核算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账务内容的上传工作,也就是县区级电力机构把电费缴纳数据上传至地市级公司,要求地区级账务部门把账务资料发送至县区级电力机构。凭借相关法律,地市级电力部门对数据做出分析与比较,确保县区级电力部门电费的收取与上缴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营销电费账务集中核算中,构建统一的账目体系,有效设置帐套,熟悉财务管理内涵,创造账务集中核算良好的条件。
结 论
电力营销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应用电费账务集中核算措施的重要性,并将这种核算措施落实到实处,最终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姗姗.如何进行营销电费账务集中核算[J].工程技术,2015(44):201-203.
[2] 张艳丽.如何进行营销电费账务集中核算 [J]. 工业 B,2015(4):197- 198.
[3]何登志.电力销售收入管控体系的建设实践与推广[J].电力信息化,2014(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