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祁麟
[导读] 摘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身份证:13010519830918XXXX
        摘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当前节能环保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节能;环保;产业;对策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三个领域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和“新常态”经济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要求。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点。提升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水平,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1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1.1技术装备缺乏核心竞争力,综合咨询服务能力薄弱。
        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的企业大多为民营中小型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缺乏集高新技术研发、产品制造、销售、工程设计、建设、运营为一体,能为用能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整体而言“多而弱”“小而散”,产业结构不合理。节能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国际品牌产品少。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一些自主生产的节能环保设备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综合咨询服务能力薄弱,产业总体实力不强。
        1.2管理体制不畅通,制约产业快速发展。
        为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已出台了很多激励政策及措施,但总体上顶层设计不够,制度体系有待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已渗透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三大产业部门,由于缺乏明确、清晰的产业定位,隶属关系复杂,多头管理现象突出。同时,节能环保产业(特别是环保产业)边界模糊,至今尚未作为独立的产业门类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无法准确地掌控产业发展走势,不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
        1.3市场不规范,制约产业健康发展。
        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等市场不规范现象严重。市场监管不到位和执行不力,一些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仍在使用,污染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产业规划的贯彻和落实。同时,节能环保产业(特别是环保产业)的市场化进程缓慢,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仍不完善,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环境税立法工作滞后。
        1.4投融资渠道不畅,产业发展面临资金障碍。
        尽管国家对节能环保的投资逐年攀升,但投资需求和实际投入的资金缺口仍有较大差距。财政资金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投向结构不尽合理,“重项目,轻能力建设”现象突出,财政投资乘数效应低,削弱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还未真正市场化,节能环保投融资普遍存在“不想投、不敢投、不会投、不能投”的“四不投”现象。同时存在企业融资难问题。在节能领域,节能服务公司普遍存在资产少、无抵押、规模和实力不强等特点,且节能改造是针对性在用设备和流程工艺,其专用性比较强,造成节能服务公司普遍融资困难。在环保领域,政府仍主导着对环保重点工程、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与营运,运营服务市场还没有开放,导致民间资本难以介入,对社会资本造成挤出效应,呈现逆市场化的态势。
        1.5技术对产业发展支撑不足,先进技术推广应用进展缓慢。
        由于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技术转化薄弱,政策和法规不完善,监管执法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市场不规范,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使得先进节能环保技术难以被市场接受,技术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支撑不足。


        1.6人才队伍不足,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
        节能环保人才分布分散,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合作。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不健全,熟悉市场规律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端创新性人才稀缺。从业标准体系建设未形成,社会化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未建立。
        2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加快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是确保发挥节能环保产业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的必然选择。
        2.1系统梳理并完善制度体系,激发产业发展动力。
        通过完善节能环保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监管促进提升执行效果,建立后评估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加快理顺节能环保产业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凝聚动力加快产业发展;完善节能环保产业统计制度,准确掌控产业发展走势,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2.2完善市场化机制,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加快完善环境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推广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环保产业要从污染物的末端治理向前、后两个方向延伸服务,持续创新市场化服务模式;创新税收制度,发挥鼓励型税收政策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惩罚型税收政策对高能耗企业扩大节能环保需求的引导作用;规范市场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2.3增加财政支持,吸引社会投资推动产业发展。
        建立长期、稳定的节能环保投入机制,提高政府节能环保投入能力。设立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金,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拓宽节能环保投融资渠道。
        2.4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节能环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将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探索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服务体系,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以信息化手段加快开发集成技术,推动节能环保产业与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2.5创新机制,推广先进技术。
        完善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政策设计,制定针对性更强的节能环保技术示范及推广政策,对节能环保项目具备示范的标准、条件等关键性问题做出详细规定,提出示范效果的评判依据以及确定推广应用的范围界定原则,形成规范的示范项目评选机制和推广应用体制。实施重点工程,带动产业发展。要完善技术传播途径和技术服务体系,促进技术推广应用。
        2.6加强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能环保产业人力资源统计数据信息库,整合人力资源;营造有利于节能环保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绿色文化氛围和宽松政策;建立健全基于行业自律的节能环保职业准入制度、从业资质认定制度、职业诚信评估体系和人才市场有序流动机制。
        参考文献:
        [1]齐晔.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4)[C]//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任悦平.佛山“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为何难以为继[EP/OL].2014:11-04.
        [3]何霞.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产业革命[J].中国信息化,2015(1):7–10.
        [4]王宇,李佳.新形势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侧培育模式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3(3):78–81.
        [5]国瑞沃德(北京)低碳经济技术中心.中国工业节能技术进展报告(2013)[R].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