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索 王荣光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王荣光 田绍亮
[导读] 摘要: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施工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 BIM 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建筑市场的高度关注。BIM 技术的科学有效应用,能够从诸多层面上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起到提升作用。
        德州冉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施工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 BIM 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建筑市场的高度关注。BIM 技术的科学有效应用,能够从诸多层面上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起到提升作用。其将建筑施工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将建筑工程信息数据化、具象化、动态化展现出来,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建筑行业与信息智能的协同发展。安全管理是保障建筑施工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提升并改进 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为建筑施工提供安全可靠的管理工具。
        关键词:BIM 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  BIM 技术的含义及特点
        1.1 BIM 技术的含义
        BIM 技术是一种多维度的信息集成技术。其基于时间、空间、数据、成本等多重因素的整理融合,构建动态化、可视化、数据化、信息化的操作模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从技术及形式上构建新型的运营管理和作业方式,实现建筑项目整个流程的动态监测、可视模拟及数据监控,进而提高效率、减小误差、控制风险。
        1.2 BIM 技术的特点
        BIM 的特点体现在其技术不限于在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应用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并且 BIM 进行的设计属于数字化设计,其数据库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更新充实,是动态变化的数据库,BIM 技术还提供了一个项目参与各方协同工作的平台。
        2 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用中的必要性
        2.1 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水平
        传统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主要由施工单位进行控制,辅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安全监督机构进行联合管理,更多强调的是“人防”,而在“技防”方面做得不够,难免出现管理漏洞。往往是施工单位拿到图纸以后做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三级安全教育及现场安全检查等,虽然能将信息传递给施工各方,但主要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检查结果受安全检查人员素质的影响,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安全监督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短板比较明显,在安全事故预防上没有随着技术进步而改善。BIM 技术是一项新的科技创新手段,在安全管理上有它显著的优势,利用它可视化和可模拟化的特点,在安全预评价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进行全生命周期信息共享和传递,让各参建单位参与进来,使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时能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2 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信息化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城乡建设和民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要看到建筑业大而不强,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和它粗放型的特点,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 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建质函〔2015〕159 号)和《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 51235-2017)。一系列文件和标准规范的出台也显示政府对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迫切心理,通过 BIM 建造技术,互联网+,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严守安全底线和红线,为此,大力推广应用 BIM 技术在安全施工全流程上的应用也显得很有必要。
        3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控工作中融入 BIM 技术的具体做法探讨
        3.1 对项目施工中危险源进行科学识别
        工程建设中进行项目施工安全管控工作的前提就是做好危险源识别工作,施工前的危险源精确识别就是要对工程施工中各项可能的危险要素进行了解与分析,并据此对工程项目进行强有力的针对性安全管控,进而确保工程施工项目能够平稳推进。

在工程项目开始施工前针对项目设计参数进行 3D 模型的展示,同时加入时间维度,对工程施工计划进行模拟,以此来对工程项目推进的各种环节进行详细展示与分析,施工技术团队人员可以对施工项目推进中的各环节可能的安全威胁进行研究,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措施探讨,做好项目推进中各环节安全措施的设置,进而保证项目施工中能够对各项安全危险因素进行管控。RFID 危险源识别系统就是 BIM 技术平台上对工程建设危险因素进行识别的重要模块,在施工项目中应用可以实现各环节安全隐患的识别,以确保安全管控工作的针对性。
        3.2 针对危险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BIM 技术动态化跟踪能对完整的施工过程进行真实模拟,对施工中各类危险源进行识别。再发挥出 BIM 技术可视化功能,对各类危险源进行区域划分,分为不同危险等级。比如应用红色进行标记表明此处施工存有安全隐患,通过绿色进行标记说明此区域较为安全,借助各类颜色进行标记能真实展示出各类施工隐患。再结合危险标记严重程度制定对应的施工管理措施,比如在项目基坑开挖施工中,通过颜色标记掌握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危险区域划分情况,再设定严禁入内的标志来强化控制,防止发生各类施工安全事故。
        3.3 优化施工空间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属于相对密闭的空间,在施工项目现场要设置各类施工机械设备,选用应用价值较高的施工原材料。在施工中人员流动性较大,建筑项目施工内容较多,施工工期较短,导致施工现场存有严重的安全问题。在现阶段项目施工中通过 BIM 技术进行安全管理,能对施工现场各类突发性问题进行静态化检测,对施工环境进行优化管理,促使施工现场各类工种施工规范性有效提升,避免不规范施工导致各类安全问题发生。通过 BIM 技术对不同施工作业面进行真实模拟,对施工进度进行调整,调节施工空间,对施工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保障施工活动全面开展。
        3.4 针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进行技术支持
        工程项目建设中开展安全管理时,现场施工需要根据工程建设施工方案进行安全管理对策的设置,施工前利用 BIM 平台模块的安全技术管理功能对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危险源进行综合分析,而后有针对性对进行安全管理对策的设置,利用 BIM 技术应用过程对项目建设推进的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可能的危险因素,并对项目建设推进中的人员与材料等协调作业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并且不同于传统工程技术交底过程的纯文本记录措施,利用 BIM 技术进行工程设计方案审核与技术交底过程操作可以利用 3D 模型与施工模拟模块功能,对施工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与展示,并提出安全管理措施,对安全管理要点进行提示,有效提升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的效力。
        3.5 利用 BIM 技术平台进行项目施工安全培训管控
        工程项目开展施工作业前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培训,而利用 BIM 技术可以非常直观地对工程项目建设推进的各环节进行科学展示,同时,还能够对各危险因素进行提示,在施工前利用 BIM 技术平台对工程项目建设推进中的主要安全控制环节进行全面危险因素分析,并在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中对危险因素进行展示,能够加深施工团队技术人员的印象,为其在施工中提升技术操作的标准化与安全性提供保障,并且,利用 BIM技术平台还能够根据安全问题进行事故应急措施的设置,在项目施工前的安全动员阶段做好应急预案的演习,也能够提升施工中安全保障工作的效果,降低安全施工风险因素给施工与建设方带来的损失。
        结束语
        总之,将 BIM 技术融入工程施工安全管控工作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由于 BIM 技术有碰撞分析与虚拟施工等功能模块,可以为工程项目安全问题预测提供技术依据,同时 BIM 技术能够形成针对工程设计方案的三维模型,为施工单位有效理解设计意图提供保障,进而保证项目施工建设能够科学推进,在利用 BIM 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融合中,要积极提升 BIM 技术运行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刘 康.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 BIM 技术的应用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9(22):182-183.
        [2]欧杰宁.BIM 技术在高层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7):42-43+47.
        [3]张 瑜,丁福宁.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居舍,2019(18):38+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