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丽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具有人员流动性大、安全风险因素多等特点,为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有序进行,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现场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现场;现场安全;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具备施工工期长、规模大的特点,如果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规范,特别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施工安全事故,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1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工作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该工作不仅关系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首先,在当前大环境下,建筑行业中企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不仅是施工技术、企业实力、人才等的竞争,更是企业施工管理的竞争。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仅能够增强企业自身市场竞争能力,还能够促进企业通过占据更多市场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其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本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保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非属于自己,而是属于整个家庭,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支柱,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
2.1安全意识淡漠,安全教育普及度低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济效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安全问题往往容易被置于次要地位,且一些建筑行业领导阶层对于安全事故心存侥幸,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这种安全意识淡漠的心态,极易给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从基层员工角度来分析,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从业者,近八成为民工,流动性高,自身专业安全知识相对匮乏。一些建筑项目为了节约工程运行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成本,将岗前系统培训直接忽略,使得部分新员工在对基本安全规范还未熟知的情况下,直接上岗操作,自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2安全监管水平不足
大部分企业设置了安全监管机构,配置了安全监管人员,但大部分安全监管人员都是从内部部门转行过来,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管理培训学习,安全监管知识不精通,经验欠缺,能力不足,现场安全监管能力难以满足当前的安全要求。上级企业监管人员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管的方式和目的性认识不足,大部分监管以突击性专项检查、督查来进行监管,往往是侧重查看现场隐患,要求整改留痕迹为主要监管形式,这种监管形式侧重于现场排查隐患,容易忽视安全资料,无法暴露出企业日常真实的安全生产情况,对企业安全生产体系的运行状况不能深入了解,起不到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质性作用。
2.3 投入资金不足
建筑施工需要施工人员有较高的专业度,同时需要专业的机器设备进行辅助施工与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就需要施工投入较多的资金购置高质量的设备。但是部分单位为了追求经济上的利润,在选择设备时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就会选择一些费用较低、较为落后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质量差,安保效果不好,无法保障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2.4应急机制不健全
当前,企业能够建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编制应急预案、配置应急物资、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等。但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普遍套用,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培训不注重学习实效性,应急预案培训多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统一培训模式开展,为了完成任务,更侧重于学习次数、签到人数等表面形式,应急预案培训难以达到实际应急现场处置的要求。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
3.1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层级问责制
建筑工程公司的经理作为建筑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在建筑管理过程中,建立以责任经理为首的、分级进行的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同时建立其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建筑管理部门还应该建立由上至下的逐层问责体系,真正明确地将安全监督管理与自身利益紧密贴合,让安全管理真正能够落到实处。进行建筑工程建设,应该专门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并且按照建筑工程建设的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设备管理以及生产需求,配备与之相适应的经过培训、通过考核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以保证安全管理能够顺利开展。
3.2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监管水平
首先,理清管理与监管的职责。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活动集体中,安全管理是企业全员参与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是需要各个业务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实现安全目标。安全监管人员是对整个企业履行监管职责,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督促。其次,加强安全监管队伍能力建设。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培训计划,及时安排参与培训和交流,提高安全监管能力。畅通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职级晋升通道,充分调动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对不能胜任及不能认真履行本岗位职责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要及时调离监管岗位。最后,强化安全监管效果。上级企业监管人员开展的专项检查或督查的核心应是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进行监督,通过查看现场排查出的隐患,结合安全内页资料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能够切合实际地指导企业从安全管理体系的根源解决问题。同时,对于现场排查出的隐患,即时督促整改,并进行后期重复验证。
3.3加大安全施工生产投入
从施工单位的经济角度出发,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就能保证工程项目的如期交付,才能降低企业的机会成本,缩减开支,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收益。安全生产是需要投入一定资金的,除了通过驾驭培训的方式,还需要有高质量的安全防护设施作为后盾,因此要确保施工的安全,就需要加大安全施工生产投入,确保这部分款项都用在了购买安全设备上,而不是用在其他地方。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与监理方要做好监督工作,确保安全防护设施的数量与质量,杜绝不法分子因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采购不符合规范的防护用品。
3.4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安全应急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出现问题时的应急机制,最大程度地降低和减少事故损失,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应在机构、资金、预案、演练、救援队伍等互相融合、共同提高的原则下,从6个方面建立:第一,完善应急管理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援水平;第二,确保应急管理专项资金的投入,保证应急物资储备有效;第三,结合本企业、项目生产实际,编制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第四,加强应急预案培训,特别是一线员工的应急研判、处置能力的培训;第五,应急队伍选择侧重于一线,定期邀请内部或外部专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训练;第六,开展应急演练,结合实际情况侧重于一线需要,切实提高生产一线应急救援能力,并进行演练总结评估,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要正确认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明确该工作的重要性。健全和完善建筑相关工作的施工管理制度,为施工人员提供全面的安全指导,从根本上提升建筑施工工程的效率以及质量,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涛.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要点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14):149~150.
[2]安建东.简析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5):208.
[3]袁承发.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工作[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9(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