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阳城县供电公司 山西晋城 048100
摘要:在国家电网公司“大营销”的理念下,电能计量资产管理也面临着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尤其是基础数据和关键业务的管控,对提升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计量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措施
1 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基本内容及作用
随着电网公司改革的不断深入,与之相关的软硬件设施、管理模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电能计量资产管理也是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在“大营销”的管理理念下,电能计量资产管理体系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要将整个管理过程去复杂化、去程式化,确保管理体系成系统、成组织,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在基础数据和关键业务等的管控上要转变思路,不能仅仅以防控风险和做好电力营销为目标,而是要将如何提升用电客户认可度、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努力的方向。加强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是提高企业营销集约化、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提升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整体而言,各类电能表、计量用电压、二次回路等计量设备都属于电能计量资产的范畴。从电力生产到最终输送到电能用户处,需要经过多重环节,包括电厂与电网公司、供电公司与居民等,每个环节都需要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电能信息的统计与结算。可见,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在电力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 企业计量资产管理的常见问题
2.1企业计量资产的特征
企业同时属于资产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企业。电网企业电能计量资很好地诠释了以上特性,其主要包括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符合控制终端、计量柜(箱)、电能采集终端、集中器、采集器等常用电能计量、采集设备。具有安装使用区域广、资产数量庞大的特点,在企业资产中占有重要比例。同时计量资产在各电压等级间、各区域间、各年度间资产成新率参差不齐,设备类型繁多,不同设备间智能化程度差距较大,单体设备价差悬殊。以上特点给企业计量资产的现代化、科学化管理带来诸多问题。
2.2电能计量资产智能化过程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当前大力推行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基础建设工程的实施,大力推进了电力资产更新改造进度、其中电能计量资产智能化水平大福提升。但是由于电子信息通信技术、计量技术的发展速度大于电能计量资产智能化改造速度,大力推进的智能化电网建设反而导致同一区域不同年度、同一年度不同区域间电能计量资产智能化水平差异明显,给电能计量资产统一管理带来较大阻碍,并增加电网企业资产更新频度、从而导致无效资产的出现,加重企业资产管理负担。
2.3电能计量资产维护中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范围内企业资产管理,普遍采用春秋普遍检查、日常抽查的方式进行常规管理。电能计量资产也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日常管理。电能计量设备只有在出现较为明显异常性的情况下,才会进行专项检修。这样的管理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只有在到期之后才会进行检验,新设备在前期容易出现过度检验问题,但是在到期之后却容易出现漏检问题;其次,定期检验会让工作量大幅度提升,在此情况下出现应付检查这种问题的概率自然会显得比较高;最后,电能计量资产装置的有效性与准确性需要在试验环境下进行专业检查。常规的检查只能发现较为明显的一般性故障。以上问题最终将导致问题电能计量资产不能被及时发现,从而影响电能计量准确性。
2.4电能计量资产库存管理中的问题
由于电能计量资产中数量庞大,电能计量表库存管理中仍然会有一些企业施行人工管理模式,或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这就造成电能计量设备出入库、资产盘点以及退库等事项的管理难度比较高,因此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概率也随之增高。具体表现是计量设备账目和实际情况不相适应,有关资产没有能够严格地依据应用程序进行管理等,从而导致计量资产管理领域呈现出混乱的状态。
除此之外,由于电能计量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也导致计量资产无法施行统一的标准管理。
3 计量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措施
3.1建设计量大数据平台
建设计量大数据平台,分析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计量生产调度平台、用电信息采集等系统业务关键数据,整合相关系统资源,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以流程为主线,跟踪各环节业务完成情况,开展对指标执行结果的评估,并反馈指导业务运行,逐步建立“一体化管控、精益化运作、优质化服务”科学高效的计量资产全寿命管理体系。关键业务领域集中管控力度得到加强,实现对各类计量业务的全面监控、执行跟踪、过程掌控、综合考核、闭环管理的目标。
3.2设立管理的总目标
对于计量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一定要设定管理的总目标。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于电能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不断进步,电力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对操作过程中和实际管理工作都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从而实现熟练使用数字化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对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总目标是高效率和低成本以及准确可靠,使资产管理能够有效实施和完成。
3.3在业务流程中加强管理
对于计量业务的开展,计量资产是基础,对于各个业务流程需要加强管理。
首先是对全寿命周期,建立成本分析的模型,确定管理的对象,明确成本分析的方法,按照计量资产的性质,可以分为固定资产与非固定资产,对成本周期管理的结果进行汇总。对于成本分析,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自动的分析、汇总每个阶段成本分析的数据。
其次是计划、采购管理。在确定计划时,需要准确分析计划的影响因素,设立计划计算的模型,增加计划分析的准确性。在进行采购时,减少采购的时间,按季度或者按月采购。在管理供应商时,对供应商评估体系进行完善,经过反馈,实现全寿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对招投标的结果进行优化,研究代工生产的模式。
再次,在检定、库存等方面,进行集约化的服务,提高库存管理的能力,将信息系统进行统一,共享信息,进行封印管理,分析检定的结果。针对故障,提高统计分析的能力,合理的安排检定人员,提高检定的质量。
最后是报废管理,对报废业务的考核工作暂时停止,对报废审批的流程进行优化,增加物资的回收率。
3.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进行电能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会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形成管理系统。当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通过实践,不断完善理论,使其对实践进行指导。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部分知识点内容较多,操作性强,记忆量大,如果工作人员只是将这些知识泛泛记忆,随着时间推移,工作人员会将这些知识遗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工作人员在进行电能计量资产寿命周期管理时,应当对知识形成感性的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行实际的操作。
4 结语
计量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项广泛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企业多部门的配合和协调,只有各个部门有效而科学的管理和运作,才能使计量资产的管理达到最优化,采取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使自身的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最终使计量资产的全寿命管理实现稳定而高效,持续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彭楚宁,叶剑斌,沈秋英.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型研究及系统实现[J].电测与仪表,2015,52(13):77-82.
[2]王者龙.基于大数据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