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中的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主要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徐玲
[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为了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追求,绿色园林建设逐渐发展起来。
        景古环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为了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追求,绿色园林建设逐渐发展起来。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下,国家和地方加强了对绿色园林建设工程的重视。绿色园林的建设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绿色园林植保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重点技术。本文主要通过对绿色园林植保技术基本原则的分析,在当今园林建设的基础之上,探讨在园林设计中该技术的主要应用策略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而促进城市园林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园林植保技术;应用方法;原则
        引言:
        绿色园林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其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绿色园林植保是园林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园林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绿色园林植保技术通过对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加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保护园林植物免受侵害,进而保护园林生态系统的建设。
       
        一、基本应用原则
        绿色植保技术是一种基本的防控技术,其主要通过绿色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对园林植物的保护,建立园林生态系统,进而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绿色植保技术以尊重自然为核心,强调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友好的关系,进而促进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因而在应用绿色植保技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其一,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绿色植保技术应用过程中最基本的原则,所谓合理性就是在物种选择时进行生态化,系统化的配置,不仅能够加强物种与物种之间协调关系,也能保证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合理性原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遵守自然界的基本定律,秉持尊重自然的思想,进而达到园林生态系统的最大效益[1]。其二,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以整体化目标为基准,通过对园林植物进行整体布局与调整,进而发挥出整体最大的功效。在园林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根据园林物种不同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布局,充分发挥每一物种的功能,进而协调整个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其三,丰富性原则。物种的丰富性决定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态系统的抵抗性。因而为了让园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就需要在保护周围环境的基础之上,增加园林物种多样性。其四,地域性原则。每一个物种都有其适宜的生存环境,环境差异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生物死亡以及生物过剩等多种状况的发生。因而在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避免危害结果的产生。
        二、基本应用策略
        (一)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问题是园林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影响着园林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病虫害问题的防控,加强园林管理,提高植物的生命力,进而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
        (二)生物防治的应用
        生物防治也被称作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它通过利用生物与生物对抗的方法来减轻病虫的伤害。生物防治是所有防治方法中最绿色的方法,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因而在病虫防治中首选生物防治。
        (三)化学防治的应用
        化学防治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故而成为了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主要手段。化学药品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而要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物。不同植物的特性不同,易受感染的时期也不尽相同,因而在防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种类选择合适的时间。
        (四)检疫措施的应用
        苗木种植以及外来物种引进时,一些种子和幼苗会携带一定的病虫,这不仅影响此种植物的生存,同时也对其他物种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在种植苗木或引进新物种时,要做好植物的检疫,避免病害虫进入园林,进而对园林的发展产生影响。
       
        三、新技术的应用
        (一)乡土树种的选择
        乡土树种是指当地自然就有的树种以及由外引进、生长状况表现很好的树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乡土树种与当地环境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乡土树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强,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故而其成为了园林设计中优先选择的对象。乡土树种既能够体现出当地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特色,也能够避免造成资源浪费[2]。因而在乡土树种的选择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具有当地特色且成活率相对较高的物种,进而加强园林的观赏价值,充分发挥园林的经济效益。
        (二)树种的合理选择
        树种的选择是决定园林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园林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园林树种的种类繁多,功能也各不相同,其中包括观赏树、绿篱树、行道树等。对于不同的需要,树种的选择种类就有所差别。合理的树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物种多样性,协调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促进园林生态系统的发展。在选择树种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结合多种环境因素,选择生命力旺盛、存活率高、抗病能力强的树种。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树种的综合特性,比如美观度、空气净化度等多方面内容,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自然群落结构模拟
        稳定的植物群落是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园林建设需要特别重视的关键内容。其不仅能够降低外界因素影响,还能够节约时间和成本,促进城市化园林建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拥有很多的物种,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相应的群落结构,且通过一定的层次模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自然群落结构。园林设计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选择的结果,运用园林绿色植保技术,最大可能的模拟自然群落结构。这就要求园林工作人员在保证群落稳定性的同时,进行物种的合理布局与规划。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群落结构的美观度,充分发挥园林设计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绿色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加强绿色园林建设,绿色园林植保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绿色园林植保技术一定要遵循生态性、系统性、多样性以及地域性的原则,通过科学检疫、科学防治、科学管理等基本防治策略,结合乡土树种的选择、树种的合理选择、自然群落结构模拟等新技术的应用,保护园林绿化植物,促进园林绿化项目及城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爱国.园林设计中的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主要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36(7):147-148.
        [2]薛灏.关于园林设计中的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主要应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6,000(014):108,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