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结肠癌患者实施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12月,将我院普外科84例结肠癌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角色功能评分指标、躯体功能评分指标、认知功能评分指标、情绪功能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睡眠障碍评分指标,以及疼痛强度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角色功能评分指标、躯体功能评分指标、认知功能评分指标、情绪功能评分指标,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睡眠障碍评分指标,以及疼痛强度评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结肠癌患者实施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结肠癌;常规护理干预;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结肠癌是普外科临床中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在患者的临床病程早期阶段,手术切除是结肠癌患者群体中最为有效的基础治疗方法[1-2]。文章以我院部分结肠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为其开展了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5月-2019年12月,将我院普外科84例结肠癌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参照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介于54-75岁,平均(65.47±6.22)岁。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介于56-77岁,平均(65.44±6.20)岁。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以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
1.2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要在全面系统调查了解患者的临床病情表现特点基础上,立足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完整过程,以具体的细节作为切入点,综合选择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为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处置干预,支持和确保患者在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环节基础上,实现基础病情的有效控制缓解,生存质量持续改善提升。
要从患者入院开始,每天为患者实施适当次数的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要在遵照临床护理路径前提下,从患者入院到手术前2天,为患者开展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在手术前1天,为患者开展耳穴埋豆护理干预;在术后,参照结合患者的临床症候表现类型,为患者开展中医饮食指导护理干预。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角色功能评分指标、躯体功能评分指标、认知功能评分指标、情绪功能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睡眠障碍评分指标,以及疼痛强度评分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在P<0.05条件下,判定组间数据存在差异。
2结果
2.1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1:
.png)
2.2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比较
护理前,研究组的角色功能评分指标、躯体功能评分指标、认知功能评分指标、情绪功能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睡眠障碍评分指标,以及疼痛强度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角色功能评分指标、躯体功能评分指标、认知功能评分指标、情绪功能评分指标,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睡眠障碍评分指标,以及疼痛强度评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2和表3:
3讨论
由于早期结肠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大多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机体创伤,出现较大心理压力,因而选择适当方法为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对于支持患者获取良好临床预后结果具备重要意义[3-4]。
本项调查中获取的结果显示,为普外科确诊收治的结肠癌患者开展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引起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加以推广普及运用。
结语:
在普外科临床中,针对结肠癌患者实施路径化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相较为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宜普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孙怡,王元元,许燕萍.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负性情绪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03):367-370.
[2]孙立英.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临床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139-140.
[3]张小英,车云琼.罗森塔尔效应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负面情绪、自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19,40(06):533-536.
[4]孙文婵.正念减压疗法对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辅助护理效果、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0):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