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就是常说的胆结石,是生活中较为多见的病症之一,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胆囊结石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每10个人就会有一个胆囊结石患者。患有胆囊结石后,患者不仅需要忍受腹痛带来的痛苦,还面临着并发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的风险。手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手段,患者只有尽快手术,才能消除胆囊结石的危害性,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接下来,本文给大家梳理一下,关于胆囊结石手术的那些事。
一、胆囊结石的危害有哪些?
人体器官中,肝脏每天会产生约为800~1200ml的胆汁,而胆囊的作用就是存储、浓缩胆汁,在我们吃饭的时候,胆囊会将胆汁排泄到肠道中。所以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借助胆汁排泄,促进食物消化,清除、代谢食物中的胆红素、胆固醇。同时可抑制肠道内病菌的繁殖、刺激肠蠕动、中和胃酸,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器官组织。因此,在患有胆囊结石后,胆囊基本功能会遭到破坏,从而使患者面临以下疾病风险。
第一,胆囊炎。胆囊结石会引发急性胆囊炎,临床症状为胆绞痛,一般会发生在患者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和饱餐后。而因为胆囊结石所产生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时不会感到较为明显的发烧、腹痛症状,只是在工作压力较大、休息时间不充分后,会感觉到腹部隐隐作痛。
第二,胆管炎。胆囊结石中的小结石,可能会随着胆汁进入胆管,使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甚至演变为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若是再出现感染,则会形成急性感染性化脓胆管炎,导致患者休克,可能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据了解,急性感染性化脓胆管炎患者,死亡率约在20%左右,所以患者在确诊为胆囊结石后,一定要积极的治疗。
第三,胆囊癌、胰腺炎。由于胆囊结石会有并发胆管结石的可能性,而胆管、胰管同样处于十二指肠中。所以并发胆管结石的胆囊结石患者,会诱发胰腺炎,造成腹部持续性疼痛。另外,胆囊结石越多、越大,且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还会增加胆囊癌的风险。
二、胆囊结石为什么要尽快手术?
不论是在体检中,还是在疾病诊断中,检出胆囊结石时,患者都需要到专业的医院接受及时、规范的治疗。手术作为胆囊结石治疗的主要医疗手段之一,手术的及时性直接关系着患者胆囊结石治疗是否有效。但是在临床上,很多胆囊结石患者,并没有意识到胆囊结石治疗的重要性,甚至会忌讳手术治疗。究其原因,在于患者、家属没有正确看待胆囊结石手术,认为手术会损伤患者的“元气”,所以经常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
但是患者没有根据自身情况,接受手术治疗,则会错过最佳手术时机,使胆结石发展为急性胆管炎、胆囊癌、急性胆囊炎等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可能还会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患有胆囊结石后,尽快手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胆囊结石手术愈发成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疾病造成的痛苦,将胆囊结石带离患者身体,守护患者健康。另外,患病时间越长,部分患者胆囊结石数量、直径会发生改变,结石对胆囊壁的刺激会逐渐增强,而人体胆囊功能会因此而丧失,出现更多难以控制的病变。或是在胆囊结石位置改变后,导致胆囊、胆管梗阻,使患者面临慢性胆囊炎、急腹症的威胁。
所以患者需要尽早、尽快的进行手术,控制胆囊结石病变,缓解胆囊结石引起的不适症状。
三、胆囊结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胆囊结石患者需通过及时的手术治疗,将胆囊结石取出、排出,从而恢复健康。但是由于胆囊结石患者病情程度、结石形态的差异性,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应该进行手术治疗。患者还应根据自身情况,以及胆囊结石手术适应症,请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尽快进行手术。
首先,对于无症状、胆囊结石没有梗阻胆总管的患者,无需做手术。但是患者需要定期的到医院随访,通过CT、B超、X线等影像学检查,注意观察结石形态、数量的变化。如果在随访过程中,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则需尽快接受手术治疗:
第一,结石数量增多、结石直径在2~3cm。
第二,胆囊内伴有息肉,且息肉直径不小于1cm。
第三,胆囊壁钙化、增厚,并发慢性胆囊炎。
其次,针对本身症状明显、伴有并发症的胆囊结石患者,应在检出结石后,积极进行手术治疗。这类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利用腹腔镜切除胆囊,不仅效果明显,还具有手术损伤小、恢复时间短等优势,
最后,有腹痛、恶心、呕吐等胆囊结石症状的患者,若在病情发展中,合并糖尿病、结石有癌变倾向时,同样应使用手术治疗手段,控制疾病恶化。
四、胆囊结石手术方法
临床上,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常规手术、微创手术两种,在微创手术方法中,腹腔镜微创手术相较于传统胆囊切除术,有着明显的实践优势。
其一,安全性强。患者在腹腔镜胆微创手术期间,不会感到痛苦,且手术创口小,易于恢复、十分安全。在手术期间,医生会向患者腹腔内注入CO2,让患者腹部膨胀,从而拉大患者腹腔空间,使肝脏可以上移。之后,医生可清晰的看到患者内脏器官、细小血管,并且在取出结石的时候,一般不会造成内脏、血管损伤。
其二,取石彻底、恢复快。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中,医生视野更为清晰,可将胆囊内结石彻底清除。而患者在麻醉药失效后,就能够下床活动,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术后的一天左右,可进食流质食物,在抗炎、输液治疗后,即可出院。
其三,创伤小。传统开腹手术中,患者腹部会留下疤痕,影响美观,在患者弯腰用力的时候,会影响患者正常活动。而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时,患者腹部只会有两到三个1cm长的穿刺孔,甚至不要缝针就可以愈合。很多患者在手术三个月后,腹部的手术痕迹会逐渐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选用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胆囊切除后,身体会缺乏浓缩胆汁,若食物中脂肪、胆固醇摄入较多,会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营养不良。所以患者在手术后,应该坚持清淡饮食,少食用坚果、动物内脏等食物。
总而言之,胆囊结石多见于成年人、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强,是较为多见的胆道疾病,饮食习惯、遗传、运动少、肥胖是造成胆囊结石的主要原因。患有胆囊结石后,患者应尽快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临床常规检查。若结石符合胆囊结石手术指征,则应尽快手术,以免错过治疗时机,增加手术及并发症风险,影响后期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