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股骨头坏死“缠上”,这样治疗阶梯治疗是关键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8期   作者:李智 朱微波
[导读]
股骨头坏死多见于30岁至50岁的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该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较好。笔者就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对大家进行介绍。
股骨头坏死是骨细胞坏死导致股骨头塌陷引起。该疾病最终会引起股骨头变形,患者双下肢长度不一样,跛行残疾。股骨头坏死是一个持续的发展阶段,在早期通常无太大症状,早期治疗通常是保守治疗。因为人一生往往只能置换两次髋关节,从理论上说人工置换关节的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但是实际临床数据显示,多数人工置换关节患者只能使用7至8年,更有甚者只能使用5至6年。若患者已经进行了2次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理论上就已经不能再进行这一手术了,或者说第三次手术的风险就较高及疗效亦常常不尽如人意。因此阶梯治疗是关键,在现阶段,医疗界认为阶梯式治疗是股骨头坏死治疗的重要原则。
那么什么是阶梯治疗呢?阶梯治疗是一种分阶段性的治疗方式,根据股骨头坏死的情况进行分期。处于不同时期则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因为股骨头坏死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发展阶段,而该疾病可分为1期、2期、3期、4期(Ficat分型),只有根据不同时期的特征、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股骨头坏死多发于青壮年且致残率较高,若不及时治疗病情逐渐恶化将会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带来负担。手术能够延缓或者中止股骨头坏死的进程,药物治疗以及理疗在早期患者的治疗中较为常见。在早期,股骨头形态基本正常,积极接受治疗能够改善症状,避免坏死塌陷。当疾病发展至中期阶段时,股骨头形态异常,且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若发展至四期,骨头变形、塌陷严重则需要考虑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毕竟有一定使用年限,相对于老年人来说青壮年寿命更长,人工关节并不是最佳选择。且青壮年活动量大,人工关节磨损更严重,因此不建议年轻人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青壮年患者应尽可能挽救股骨头,延长自己股骨头的使用期限,推迟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年龄。


药物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单一药物不能治其根本,患者再出现症状时须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不能相信偏方,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促使病情恢复,修复坏死的股骨头,早期患者以药物治疗联用保髋手术较为常见。
股骨头坏死分为4期,50%的股骨头坏死1期患者存在轻微髋痛症状,负重髋痛症状加重。内旋活动受限,经影像学检查可见散在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界限模糊。股骨头坏死I期患者可通过体外冲击波技术进行治疗。体外冲击波可缓解髋部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改善病变位置血液循环,使骨重建及再生。体外冲击波技术的优势再于无痛、无创,患者接受程度较高。在体外冲击波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物的使用。
股骨头坏死2期至3期负重区出现骨小梁紊乱,股骨头软骨下存在病变,患者存在明显的髋关节疼痛。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目的在于阻止病情进展,缩小股骨头坏死病变范围,减小髓腔内压力,使坏死组织再生,恢复关节功能。伊利扎诺夫髋关节重建术通过股骨截骨,外固定架进行固定对髋关节进行重建。患者患肢若有缩短,则需要进行肢体的延长,保证肢体的长度平衡。伊利扎诺夫髋关节重建术的优势在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风险小安全性高,无异体物植入。患者关节经自然重建而成,术后无复发风险。伊利扎诺夫(Ilizarov)髋关节重建术能够有效恢复髋关节活动功能,且患者术后7-10天即可下地行走。此外,骨移植技术在治疗2期至3期患者中起到较好效果。股骨头坏死是由于缺血引起,带血管蒂的骨移植能够改善缺血状况为股骨头带来血运,从而促进移植骨与股骨头之间的愈合。带血管蒂的骨移植还能够为塌陷的股骨头提供有力支称,避免股骨头的塌陷。骨移植手术须将坏死组织清除,因此需要建立骨隧道,将坏死的骨及纤维组织全部刮出。切取一段带有骨膜、腓动、静脉的腓骨。扩大股骨颈隧道插入,置入腓骨并固定,吻合血管。若患者股骨头坏死严重,塌陷无法修复则需要人工髋关节置换。
股骨头坏死会引起残疾,对家庭、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及时进行治疗是关键。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需遵循阶梯治疗原则,本文对阶梯治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对广大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