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2期   作者:朱静
[导读] 学生从初中步入到高中之后会面临着非常大的变化。由于受到多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很难适应高中学习,使得学生成绩不断下降,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高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也应该有意识的做好相应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实现顺利的过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到自信和成就感。

朱静     新疆克拉玛依准东中学  830051
注释:本文系“克拉玛依市教育研究所 ”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sxk-031
摘要:学生从初中步入到高中之后会面临着非常大的变化。由于受到多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很难适应高中学习,使得学生成绩不断下降,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高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也应该有意识的做好相应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实现顺利的过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到自信和成就感。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实践研究

        前言:在进入到高中数学学习后,部分学生则进入到了学习的“困难期”。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相比初中数学知识在难度上大幅度的提升,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吃力,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对学生学习的自信和热情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的开展中,教师也应该关注这一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顺利过渡。
        一、初高中数学学习分化原因分析
        (一)环境变化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在学习中所面临的环境是全新的,是新的同学、新的教材、新的知识学习内容[1]。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需要经过一个从陌生到逐渐熟悉的过程。此外,在高中一年级的学习中,一些抽象概念是比较多的。如向量、映射等,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理解的难度,在学习中逐渐处在被动的地位,很难实现积极和主动的探索。
        (二)教材变化
        与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比较,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是简单易懂的,并且其中包含的题型相对比较少。但学生在升入到高中后,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就是对字母、变量等进行研究,更加侧重于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难度比较大。导致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很难适应,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
        (三)课时变化
        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具备题型简单、内容较少的特点,课时安排上也是相对比较充裕的。所以教师在呈现知识点的过程中速度会比较缓慢,并且会对重点知识反复性的强调。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大部分的教师为了完成教育进度就只能对课程加速讲解。这就导致自学意识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理解和巩固,无法跟随上教师在课程中的思路。
        (四)学法变化
        初中数学教师在知识和例题讲解的过程中都是非常细致和具体的,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需要记忆的内容也比较少。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但是在进入到高中学习后,就更加要求学生在知识掌握中自觉、自主,应该实现自我的调整和消化。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转变,使得其的学习成绩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策略探究
        (一)找寻知识联系,实现有效衔接
    初高中数学课程中很多知识点都是存在关联的,初中数学知识的讲解是为了高中知识的呈现做铺垫[2]。高中数学知识则是初中数学知识的深化和拓展。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实现顺利的衔接,教师首先就应该找寻到知识之间的关联,如函数概念、四种命题。在知识呈现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对之前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加强新旧知识之间有效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起知识的桥梁,让学生的学习难度适当降低。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过程中,在课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之前学习过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进行回顾,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求根公式、根的判别式、根及系数关系、二次函数及图像等,使得学生在这其中实现融会贯通,让学生的知识学习难度得以降低,保障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转变学习方法,实现有效衔接
        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少,教师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速度比较慢,并且是比较细致的[3]。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指导性非常强,会不断的重复性的引导直到学生掌握。而高中数学学习在开展的过程中则要摆脱以往模仿的现状,追求更加自主和积极的探索,应该促使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积极转变。例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主要就是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避免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如,在比较2a和a大小时,很多学生要么就回答错误、要么就是回答的不够全面。在这时,教师就应该将更多的关注度放置在学生的合作探讨上。应该在课程当中为学生设定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展现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使得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顺利的转变,实现有效的学习过渡。
        (三)培养自学能力,实现有效衔接
        初中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是比较依赖的,在原本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只是在教师的身后亦步亦趋的掌握知识,很难积极的运转思维。而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对学生自学意识和能力的要求则是非常高的。所以,在课程的实际开展中,为了帮助学生实现顺利过渡,也应该重视对其自学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集合”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资源的引入,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顺利过渡。如,教师可以将之前涉及的相关的“集合”、“分类”等知识进行整合,借助MOOC资源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二维码的扫描对资源进行获取,辅助学生的自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结合,使得有效衔接得到顺利的实现。
        (四)形成思维习惯,实现有效衔接
        除了以上几点外,思维习惯的转变和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引起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例如,初中数学知识中大多都是涉及到平面几何,而高中大多都是多维立体图形。所以,教师就应该在课程中让学生形成不断思考、缜密分析的习惯,更好的应对学习,使得有效衔接得到实现。
        结论: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应该积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找寻到学生学习出现分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找寻知识联系、转变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形成思维习惯,使得有效衔接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晶晶.核心素养下初高中数学过渡难问题的解决策略[J].科技风,2020(07):89.
[2]董国胜.数学方法视域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20(06):90.
[3]陈智猛,王金水.初高中二次函数教学衔接与贯通[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2):69-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