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初探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期   作者:蒙兴琳
[导读] 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主要是在语文课堂上获得的,因此教师应发挥主向以及指导学生品读文章的方法三个途径来实施。 关

蒙兴琳    广西横县民族中学  530300
摘要: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主要是在语文课堂上获得的,因此教师应发挥主向以及指导学生品读文章的方法三个途径来实施。
关键词:提高;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6-077-02

        说到语文阅读,我们知道,学生、教师、文本是构成阅读教学的三个要素,且三者存在的状态是相互“对话”关系。所以阅读教学课其实是“学生在学阅读”而并非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在阅读”。否则,教师在这个三角对话关系中将不存在,将简化成“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言外之意,要提高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尤其是提高作为核心能力的理解能力,教师要“教学生学阅读”。另外,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地域因素是,我们是农村初中学校,我们的学生语文自主阅读意识相对淡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这对我们教师而言,更是任重而道远。
        那到底该如何培养、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呢?笔者结合从教以来的实践经验,对语文阅读教学作出如下几点思考:
        一、趣读。这里的“趣”是兴趣,是趣味
        兴趣是打开阅读文本大门的钥匙,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并且决定着阅读效果。想起古人写的那些长篇章回体小说,总会在一个章节结束时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实在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基于此,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师不妨抓住学生急于了解未知的心理,设计充满吸引力的环节,或是改变教学常态,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如笔者在上郑振铎先生的《猫》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作者冤枉第三只小猫产生的自责、负疚之情感受得更深刻,便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当侦探破解“芙蓉鸟被害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根据课件给出的“案发现场情况”、“犯罪嫌疑人”、“案发前的表现”、“案发后的表现”等提示去阅读文本,学生大有兴趣地到原文中寻找答案。当最后得出“案件的真相”为一桩“冤案”时,学生们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想起在《语文教学通讯》中看到的一段话,印象非常深刻,便引其用之。文章说:“我们设计教学环节就如同做锦盒,要做得精致,让学生一接触就舍不得撒手,一层一层地打开、深入总会伴随着强烈的探究欲望。我们教者,就是要考虑学生作为人的诸多因素,不要随便做出个很一般的盒子,还抱怨学生不爱看、不想打开。”由此看来,抽丝剥茧、引人入文式的教学设计确实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钻研课堂教学设计,精进自身教学技艺,真正做到让学生由“去读”变为“趣读”,由“阅读”变为“悦读”。
        二、导读。这里笔者将其定位为指导朗读和引导阅读方向两个方面
        首先是指导朗读。有人说“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走在这片荒野之中,我们不禁会问:朗读何在?朗读的时间何在?朗读的心境何在?事实上,语文课堂缺少了有声有色有味的朗读,课堂将变得死灰般的沉寂,毫无生气。叶圣陶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可见大师多注重朗读。其实,朗读之要领,不外乎于字音之准确清晰,句子之通顺流畅,节奏之快慢缓急,语调之轻重高低以及情感之深浅浓淡。教师要不遗余力地发挥所有朗读水准,能示范则最好躬亲示范,指导学生有声有色有味地朗读。当然,这首先得建立在教者自身要具备较高朗读水平的基础之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我们有板有眼,有腔有调,有情感,有气势,抑扬顿挫地去朗读时,好像已经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这样,要理解一篇文章,要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我们的步伐是不是又迈近了一步?可惜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没有被时间和考试解放,很多教师把朗读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在我们教学理念相对滞后的农村初中学校,这种情况相对突出,很多孩子连一段话都读不通顺,而这恰恰是我们亟待改变的。
        其次,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还应让学生有一个阅读的方向。不然学生饶有兴致地走进阅读的殿堂,竟如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找不着东西南北。阅读的海洋如此浩瀚,他们该如何适从呢?一旦没有了方向的指引,学生将会重新失去阅读的欲望,阅读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语文课堂也就难有有效的生成。幸运的是,我们现在使用的部编教材,不管是大到单元的目标提示还是小到每课的阅读思考问题,甚至于课外名著的导读,都有了很明确的阅读方向。因此,教师不妨利用好现有的教材引导明确学生的阅读方向。



        三、品读。品,即品味、赏析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外乎是景、情、理、韵的完美结合,要真正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应学会品读。如何品?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引其入景,赏景之美。部编版教材中,不乏写景佳作,如《春》,如《雨的四季》,如众多的古典诗词。教师要把学生带入美景之中,让其生发身临其境之感,那么作者之写景意图、写景情思便自然流淌而出了。以《天净沙?秋思》为例,这是一首画面感和感染力极强的小令,仅5句共28个字就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苍凉萧索的秋郊夕照图景。教学时,笔者便注重从画面入手,让学生生发联想和想象,感受小令的景物之美。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自由想象诗中景物构成的画面。再让学生为作品中的几幅画面命名,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联想,点评老师所给出的插画,提出修改意见或是重新创作插画。如此一来,学生除了兴致勃勃以外,同时也领略了诗歌的景物之凄美。
        第二,引其入情,感情之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可以说是一篇文章的生命所在。没有情感的文章就如同一段朽木,一抔死灰,缺少动人的力量。所以学生要深入理解一篇文章,教师还应引导其进入文本的情感波澜起伏处,感受情之真切。因此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可引导学生抓住直抒胸臆的语句,反复朗读。如《土地的誓言》中“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作者连用几个表示坚定决心的词语,饱含深情地抒发了对家乡土地的热爱之情。学生在反复深情朗读之后,终于体会到作者感情之真之切。也可以借用音乐、诗歌等其它艺术手段来达到渲染、煽情的效果。如在上《背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父亲”、“父爱”的理解更深透,我便借用了李健版本的那首歌《父亲写的散文诗》,学生们听着这深情的追寻父辈记忆的旋律,看着本文父亲背影的插画,好多同学无声泪下。当然,催泪并非本课目的,我的目的仍是让同学们在情感共鸣之下去体会文中父亲对儿子那难以言说的深情。
        第三,引其入理,悟理之深。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还应深入到“理”的境界,这里的“理”即为思想,教师要在阅读中捍卫思想的尊严。阅读需要知人论世,要理解文本的思想,就要在阅读中紧密结合历史文化背景,深刻体察作家的心境。如郑振铎先生的《猫》,作品便是“五四”前后西方国家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等时代思想和社会人生的艺术写照。微不足道、命运悲惨的三只小猫,只不过是当时社会上卑微生命的一个缩影。为什么明明听到社会上那么多无罪的“花猫”在悲鸣,很多人却充耳不闻?作者希望我们能化罪为针,刺醒日渐麻木的灵魂,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民主、平等、尊重与博爱。这便是作品的“理”之所在,我们的阅读理应引导学生理解到这样的深度。
        第四,引其入韵,品文之味。阅读文章,能将文章的蕴藉、趣韵品出,乃是读书之最高境界。想起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说:“富有文学味的话语,往往讲究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等修辞格的灵活运用。”借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入手,去赏析文章的韵味。其实,凡是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的地方无一不在品味的范围之内。例如文章的字词句段,结构层次,立意选材,创意构思,主旨意蕴,手法风格,意境意象,语言修辞,音韵格律等等。当然,教师要在学生 “品味”的活动中充分作为。如教授《昆明的雨》一课,笔者便抓住汪曾祺“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作为品析的切入点,引导他们理解何为“淡而有味”,学生思考讨论一番后明确:淡是平淡、质朴;有味指有趣味,有情味、有生活味,有文味……当然这个时候学生往往还是懵懂而不知从何下手的,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抓手,甚至示范引领。如笔者接着给学生一些提示:通常来说,那些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语言往往充满了趣味;那些比较口语化、如话家常般的语言则带有浓浓的生活味;而那些文白夹杂,富有诗意的语言则充满了文味儿。学生有了这样明确、具体的品味方向,加上教师的示范引领和指导,相信一定能品出文章之韵味,收获到美的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须重视自身在阅读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教师必须先与文本深度对话,进而引导学生趣读、精读、品读,最终达到让学生也与文本深度对话的目的,最终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还需注意的是,我们农村初中的孩子,由于家庭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普遍自卑心理较重,所以给予他们信心与尊重将是进行一切阅读活动的前提,也是为人师之最基本道德准则。
        试想,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乐趣、获得语感、获得审美体验,从阅读中积累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那将是一幅怎样灿烂的图景?让我们的孩子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爱上阅读,在阅读中自信地高呼“理解万岁”,那将是一幅怎样美好的画面?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语文教学通讯》.
[3]《广西教育》.
[4]《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余映潮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