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犯错寻常事 引导及时现精彩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期   作者:黄芳芳
[导读]

黄芳芳   浦江县黄宅镇中心小学  322204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6-089-01

        课堂教学是一种处理预设和生成的艺术,教师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随时准备随机应变,可以说改变预设就是创造,就是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权利,教师要达到超我的境界,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以学定教,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
        数学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学也是在不断的“纠错”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自我否定。教师如何利用学生学习的错误,及时引导学生自我否定,促使学生对以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批判性的再思考,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正确理解。下面谈谈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有效对学生进行引导的问题。
        一、学会捕捉错误,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都可能促使学生形成经验猜想,而这些猜想可能会出现“缺陷思维”或“片面思维”,即思考问题时可能会出现思考错误的现象。因此,学生的思考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会自然产生一种学习的欲望,从而弥补思维上的错误。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借助学生的课堂错误,因势利导,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主学习的有效结合。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的时候,当例题刚一出来,教师本想按照自己的设计的教学方案布置学生动手的操作,可是没等老师开口,有的学生就开始说:“两种!”“三种!”见到有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些争强好胜的学生开始争辩:“不对,应该是四种!”“不对,应该是八种!”此时,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教师因势利导:“究竟谁说的是对的呢,你们有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吗?”这是学生迫不及待地进行动手操作,还一边动手操作,一边嘀咕:“不信,我摆给你看,我再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学生都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验证。教师本想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的预设在课堂上都得到了自然的生成。由此可见,捕捉学生的错误能激发学生很大的积极性,是学生自己经历了一次动手学习的过程。
        二、给学生搭起一座桥
        作业是学生最基本的独立的学习活动,也是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形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有的并不是因为他们知识没有掌握,而是因为在数学作业中不规范或错误的书写造成的。例如:学生在书写算式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3+4×7                    (2)3+4×7
        =28                           =28+3
        =28+3                         =31
        =31
        这个问题在刚学混合运算(乘加、乘减)时经常遇到。他们认为,在计算时本来就应该这样,当然找不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对于第一种的书写错误,老师和家长都能引起重视,可是只会强调怎样写才是对的,结果在以后的作业中还是出错。第二种错误有的老师和家长也不以为然,认为学生能正确计算就可以了。实际上学生的计算没有问题,书写也不能认为是大错误,但仔细分计算过程,不难发现该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是混乱的,长此下去对学生的有“序”思维发展不利。教师如果对学生的这些作业细节不注意,忽视正确书写格式的教育,必然导致学生在获取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方面受到障碍,妨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致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显然是教学的一个失误。纠正的最好办法就是给学生搭起一座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如:
        (1)3+4×7                    (2)3+4×7
        =(  )+(  )                 =3+(   )
        =(   )                       =(  )
        以上的练习,教师及时给学生搭起一座桥,减少了探究的盲点,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引领他们走得实,走得好,走得更稳。
        三、审题指导注重“方法”
        有些学生看到试题中有“多”字就加,有“少”字就减,还以为自己很有根据,错了也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不管老师如何苦口婆心地教,可学生还是出问题。因此,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就要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例如:120与80的和除以15与7的差,商是多少?这类题是学生反复做且熟悉的题型,可是相当部分的学生列四则运算综合式时还会出错,如120+80÷15-7,而分布列式计算往往却能保持正确。
        这类题在教学时不妨指导学生借鉴语文缩句与扩句的方法,先把原题缩句为“和÷差=商”,然后再扩句,和就是(120+80),差就是(15-7),最终列综合算是:(120+80)÷(15-7)。我们说文字题是介于计算题与应用题之间的一种题型,是计算题的文字表达形式,是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概括,是沟通计算题与应用题的桥梁。文字题的教学,可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数学术语的理解,牢固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为解答应用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强化文字题的审题教学,交给学生基本的审题方法和技巧,有利于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避免反复出错。
        四、巧用“幽默”语言
        数学课堂上庄重严谨的学习态度是值得提倡的。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领会教师所表达的内容,保障课堂有序的进行,但是数学知识很抽象,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能维持这样的课堂纪律吗?老师讲得透,学生就一定能理解吗?
        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法》时,像“1000-243=”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觉得难掌握,经常出错。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饶有趣味地学,我是这样叙述的:
        千百十个
        1  0 0 0
        - 2 4 3
        今天,数学王国里来了一家人,这家人十分有趣,你瞧:“0小个”是个穷光蛋,减3不够,向“十叔叔”借钱,“十叔叔”也是个穷光蛋,可是他非常乐于助人,于是向“百伯伯”借,“百伯伯”还是个穷光蛋,他也很热情,悄悄地向“千爷爷”借,“千爷爷”把仅有的1千元钱借给了“百伯伯”,“百伯伯”马上把它换成10个1百,自己留了9个,拿出一个借给“十叔叔”,“十叔叔”又把它换成10个十,自己留了9个,拿出一个借给“0小个”,“0小个”欢天喜地,马上用借来的10减3……
        “幽默”的点拨,如同叩击学生心灵的鼓点,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劳,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可以让教学内容趣味化,教学过程形象化,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会,扎扎实实地巩固。在数学课堂中巧妙运用幽默,具有减轻压力,调节课堂气氛,和谐师生情感的力量。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其效果不言而喻,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和数学思想。
        最后,教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面对学生的错误,不可以大发脾气,垂头丧气,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方法策略等方面进行恰当地评价,即使答案本身有问题,也应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寻找值得肯定的地方,悉心呵护小学生的积极性,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学习自信。
        总之,只有学生出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以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据学而教,就在这样“犯错——知错——改错”的过程中,学生更好地学习了新知,也大大减小了再犯同样错误的几率,扎实而高效。教师要敏锐的抓住学生的“错误”,据学而教,以学定教,切实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效益,构建扎实而高效的数学课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