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路阿妮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期   作者:路阿妮
[导读]

路阿妮    高陵区第三中学  7102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6-198-01

        课标引导:
        《课程标准》中关于必修5册实用类文本的有关叙述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高考考点链接: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
        文本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隶属必修五第四单元,是自然科学小论文,属于实用类文本。在文章中,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接着,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无论是从全文来看,还是从每一部分来说,都条分缕析。所以,理清思路,归纳概括文章的要点,是突破本文的关键。
        另外,本文中作者所提出了诸如 “文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它们的准确理解不同于文学类文本,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实际情况,须从局部内容的分层归纳上去解决问题的。
        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已经学过《宇宙的边疆》等自然科学小论文。因此,学生对这种科学小论文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论述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简洁性。但对于文中提出的诸如“文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其的准确理解还需要引导。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梳理信息,明确中国建筑的特征。
        2、学习筛选信息,掌握本课运用的说明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
        3、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理清思路。
        2、掌握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中国建筑的 “文法”。
        考点一:掌握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考点二:学会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
        教学难点:
        1、对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文法”“词汇”以及“可译性”的理解。
        学习内容:
        一、课前导入
        导入:(播放视频资料片段) 视频内容:《开讲啦-中国古建筑之匠心独运》;老师播放视频,引入课题。感知中国古代典型建筑,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单元学法探讨.
        2、作者简介:
        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林徽因的丈夫,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他于50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1943年写成《中国建筑史》一书,第一次对中国古建筑特征及其发展历程作出系统的论述。梁思成从50年代起,热情宣传祖国建筑遗产,撰写《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我们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他十分重视吸取古建筑的精华以创造具有民族特征的新建筑,写有《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建筑创作的几个重要问题》、《进一步探讨建筑中美学问题》等文。1963年为纪念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1200周年,他作了扬州鉴真纪念堂方案设计。在此期间,他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著有《营造法式注释》(1983)等专著。梁思成的著作已编成《梁思成文集》四集出版(1982~1986)。他的专著《中国建筑史图释》于1984年在美国出版。
        3、梁思成先生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梳理信息,画出结构图.(各小组讲结构图提前书写在小白板上,课堂上展示、对比)。学生通过预习完成学法、作者介绍及初步梳理课文内容,课堂展示成果。感知文体,了解学法,了解文本主要内容,考查学生梳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解读文章服务。
        三、合作探究
        探究1.结合第5自然段,请说说中国建筑中称为“一所房子”的建筑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简析。一、二组展示;三、四组点评。教师点拨总结;形成筛选信息的意识,学会通过关键词概括,完成考点二。
        探究2. 第15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第19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简要分析。三、四组展示;五、六组点评。教师点拨;考查说明方法掌握情况,完成考点一。
        探究3. 作者是根据什么提出“词汇”和“文法”这一与建筑相似的比喻的?这里的“词汇”和“文法”指什么?五、六组展示;七、八组点评。教师点拨;考查梳理信息的能力。
        探究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又如何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七、八组展示;一、二组点评。教师点拨;考查学生抓关键词梳理信息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你怎样看待旧城改造?(穿插梁思成和林徽因保护建筑的相关资料)。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观点,摆出论据。教师点评学生讨论内容,展示学生收集的西安老照片以及体现西安新面貌的照片。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回扣学习目标三。
        五、实战演练
        链接高考,阅读《细菌发电前景广阔》完成相关试题。自主完成结合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考查学生梳理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说明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对说明文语言特色的掌握。
        板书设计:
        中国建筑体系的分布与成就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建筑的“文法”与“词汇”
        各民族建筑的“可译性”
        布置作业:观察身边的建筑,详细记录建筑物的特点,运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对所观察建筑进行介绍,字数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