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2期   作者:阴阔
[导读]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特定教育阶段养成的一种能够把握自身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随着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素质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推进与深入到教学中去,各个院校在教师教学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逐渐渗透到各学科当中,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着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与策略,以供参考。

阴阔     昆山高新区南星渎小学  215300
【摘要】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特定教育阶段养成的一种能够把握自身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随着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素质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推进与深入到教学中去,各个院校在教师教学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逐渐渗透到各学科当中,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着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与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6-017-02

        小学时期是学生初进入校园的时期,各方面的培养与发展都处在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为孩子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的教育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小学体育具有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灵活性强的教学特点,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因此,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应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导,将其充分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去,以此更加科学有效的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真正落实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1]。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近年来,教育不断改革,在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教育背景下,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也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成为当前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小学体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竞技意识,学生通过日常参与一些体育活动可以养成强健的体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对自我的认知和约束能力,以及培养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影响核心素养培养的不利因素
        (一)对于小学体育教育不够重视
        我国教育部虽然一直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改革,但依然存在一部分学校过分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认为成绩能够决定一切,从而忽略其他的课程培养,包括但不限于对于体育教学的忽略,由于其对于体育教学的不够重视导致了学生不能在学习压力下进行一定程度的体育锻炼,逐渐丢失对于体育技能锻炼和主动参与课程活动的意识,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师资力量缺乏
        现阶段教育部的要求指出,小学体育教师一周的工作为十六到十八课时,但实际上,很多院校中,由于学生太多而教师太少,导致分配不均的问题存在,使得很多体育教师的实际工作量远远超过教育部要求的标准,除此之外,很多小学对于体育教师的招聘门槛设置较低,导致小学体育老师缺乏专业知识,不具备专业的体育技能教学能力,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经验,导致并不能发挥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小学体育教育中设施较落后
        目前,有很多小学对于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比较小,导致学生体育课程活动面积较小,体育项目选择单一,不能很好的与体育教学目标相匹配,由于并没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使得小学体育教学变成了一个形式,其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导致体育教学成果不够理想。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与策略
        (一)重视理论教育,丰富学生体育知识
        很多院校与教师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认为体育课就只是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就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但其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也是同样重要的,可对于很对学生来说,理论知识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并不能提起对于其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态度,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尝试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里积累体育知识,等到课堂实践时,让学生重复并展示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如此一来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还能有效的巩固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然可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3]。
        (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体育课堂相较于其他科目来说,给与了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这一课程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但由于传统的小学体育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降低,因此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以改善这一问题,例如在进行跳绳这一体育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花式跳绳的视频,来感染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抽取几个人来尝试并展示自己会的跳法,让别的学生进行学习或不同跳法的挑战,接着可以分小组组织一场跳绳比赛,从跳法和速度等要求上,看哪一个小组可以跳的又快又好,如此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体会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加强教学指导,锻炼学生体育技能
        小学生年纪较小,身体机能发育并不充分,且每个学生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与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兼顾到各个层级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他们掌握技能,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通过团队合作来实现所有学生共同进步的体育教学目的,通过这一方式还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之间团队合作观念与协调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体育技能锻炼[4]。
        (四)转变教学观念,让孩子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其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积极性,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另外,还要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及特长的培养,充分发挥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用,在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的同时,能够帮助孩子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为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助力。
        (五)综合考虑学生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与学习需求,从而选择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可以提升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其在自身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教师是小学体育教学课程组织和实施的前提条件,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来说不可或缺,并且其可以直接影响到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质量,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教学技能知识,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体验,更重要的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除了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来增强自身体质之外,还需要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由于体育运动中难免会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这一点,以此来促进其健康意识的养成,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保障[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综合去考虑学生的个体发展与实际教学的情况,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与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帮助其形成体育意识并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养成,以此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奠定良好的基础,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志刚.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技风,2020 (10)
[2]颜博.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03)
[3]王忠明.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 (51)
[4]侯西磊.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
[5]方俊.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