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2期   作者:贾晓燕
[导读]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基础。因此,在幼小衔接视角下,需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可以真正的学会学习和生活。下文针对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使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进而成长为优秀的小学生。

贾晓燕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榆能化园区幼儿园  陕西  榆林  718500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基础。因此,在幼小衔接视角下,需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可以真正的学会学习和生活。下文针对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使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进而成长为优秀的小学生。
【关键词】幼小衔接视角;幼儿;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6-072-01

        引言
        无论是对于幼儿教师来讲,还是对于小学教师来讲,幼小衔接都不是陌生的词汇。幼小衔接,主要是指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跨越时期。小学学习和幼儿园学习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就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在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导致幼儿难以快速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环境,进而容易出现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不好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基于幼小衔接视角,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的手段,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可以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1.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升幼儿的适应环境能力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幼儿园期间,部分幼儿因为家长和教师没有给予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其在进入到小学阶段后,难以对学校生活进行快速的适应[1]。而在幼小衔接视角下,通过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使幼儿养成不迟到、不早退、勤洗手、每天阅读等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可以尽快和小学阶段接轨,有效提升幼儿对小学环境的适应水平。
        1.2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积极主动性
        小学教育,是学生正式接受国家基础教育的开始;幼儿园教育属于早教、属于启蒙教育,两者的教学目标和教育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幼儿园阶段,若幼儿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在进入到小学阶段后会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过渡和适应,而在该阶段中幼儿不仅需要对知识进行学习,还需要对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培养,导致占用学习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自信心,进而降低幼儿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而在幼小衔接视角下,通过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积极主动性。
        2.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策略
        2.1对幼儿热爱学习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
        在幼儿行为习惯中,对幼儿学习习惯进行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在幼儿园阶段,若幼儿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其在进入到小学阶段后,有可能会因为缺乏行为习惯影响到学习质量和学习进度[2]。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意识到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帮助幼儿和家长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正确认识,使幼儿可以及早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对幼儿内心的想法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并以此为基础和幼儿构建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


此外,教师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对新型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和应用,进而对幼儿的学习欲望进行调动,使其可以通过每天持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使幼儿可以在学习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且,教师还可以对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行积极探索,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使幼儿可以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高效学习,把兴趣转变成为形成学习习惯的动力。
        2.2对幼儿善于倾听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
        幼儿年龄较小,做事情时缺乏定性,特别是听别人说话时,常常出现分心的情况。有时教师提问题,幼儿们争先恐后回答问题,但是在该过程中很少有幼儿会积极主动的对其他小朋友的回答进行认真倾听[3]。实际上,若幼儿可以学会对他人的见解进行倾听,通过不同思想交流互动,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学习都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挑选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如对具有较强趣味性的童话故事进行阅读,对幼儿注意力进行集中,锻炼幼儿倾听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倾听行为习惯。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指引家长给幼儿播放一些儿歌或者是童话故事,播放结束后对幼儿提问儿歌旋律或者是故事内容,长期以往可以有效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行为习惯。
        2.3对幼儿喜爱阅读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
        目前,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对于幼儿的阅读都非常重要,幼儿对阅读接触的时间越早,越有助于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幼小衔接视角下,教师可以把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作为重点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幼儿对各种形式阅读进行参与,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模式,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幼儿可以对阅读的魅力进行感受,进而更加愿意进行阅读。与此同时,教师和家长需要帮助幼儿挑选合适的熟记,以防幼儿阅读不适合的读物,有效提升幼儿阅读质量。此外,教师应指引家长发挥榜样作用,购买符合幼儿年龄的书籍,和幼儿一起阅读和欣赏,进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
        2.4对幼儿独立自理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
        目前,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特别是隔辈家长,过于娇惯孩子,已经不属于关爱的范围,所有事情都帮孩子完成,长期以往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会难以得到提升,甚至还会出现下降的情况[4]。因此,在幼小衔接视角下,教师需要加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行为习惯。幼儿能力实际上并没有很低,一些事情幼儿可以自己做好,因此教师需要多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做。例如,可以鼓励幼儿自己穿衣服、吃饭、洗手、擦桌子、叠被子、穿鞋等等。但是,每个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同,所以在培养幼儿独立自理行为习惯时,教师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慢慢的调整,避免心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使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还可以使幼儿学会学习与生活,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没有得到过多的重视,导致影响到了幼儿的发展。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基于幼小衔接视角,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为其后续接受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孟学.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研究[J].内蒙古教育, 2019(02):29-30.
[2]胡梅.浅谈幼小衔接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 2018(35):31-32.
[3]王丽娟.浅谈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学周刊,2017(12):193-194.
[4]陈淑珍.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6 (26):277-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