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2期   作者:吴洪杰
[导读]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就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吴洪杰    重庆市江津区蔡家小学校  重庆  402275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就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6-110-01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在建立新型课堂中,教师要落实“互联网+”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运用互联网,促进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有效性的提升。
        1、利用互联网+,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和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无法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究,限制了学生的发展[1]。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然而也是独立个体,他们的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想法有很大差别。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在教学中运用“互联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智慧课堂,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相关的知识。空间几何体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有很大难度,对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空间感有一定的要求,想象力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就会遇到困难。比如,章节中包含组合图形题目,让学生判断一些由六个小平面组成的图形是不是能够构成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软件把正方体拆开,形成六个面的模型,依据不一样的方式重组这些图形。教师通过运用互联网中对教学软件制作好相应的视频,可以将知识直观的展示给学生,降低他们的学习和理解难度,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再比如,在“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教学中,题目是“老王准备在圆形池塘边栽树,池塘周长为四十米,要是间隔四米种一棵树,应该多少棵树?”,这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以往只能够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效果不是很理想。而运用互联网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给学生展示题目中的情境,让他们能够直接的理解题目含义。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调动他们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互联网,能够给学生营造学习情境,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图像展示,可以给学生建立合理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2、利用互联网,让数学知识变得简洁系统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结合电子版课件与讲义,按照课件上的教学流程实施教学。


在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填写知识大纲,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这节课要学习的难点以及重点,结合“互联网+”云计算能力,标记出这节课学习内容中经常会考到的知识以及容易错的知识,这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还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2]。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的开展。比如,在学习“认识方位”时,课本中是拿北京城作为例子的,让学生结合平面示意图认识方位。过去教师在教学中会让学生设想,而学生的方向感一般都较差,无法清楚的认识这些方向。对此,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基于模拟场景,让学生仿佛感觉身临其境。教师可以运用3D全景技术,依据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基于第一视角进一步认识北京城内布局,这样的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再比如,在学习“圆柱”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电子课件给学生体现圆柱构成,让他们全面认识其特点。在教学中有很多题目要教师画图板书,但是这样会浪费时间,而运用电子交互白板就能够准确的提供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互联网+,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
        计算题是数学学习中的常见题目,从简单的加减法到混合运算都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各种结算都属于阶段性学习,这就让学生无法全面的把握数学知识,学生在做题时也容易产生错误,这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具有消极影响[3]。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也可以给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教学中运用互联网,能够让学生对比学习到的知识,加深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四则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互联网,在课前给学生展示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让他们巩固基础的运算法则。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相似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他们就整体层面上把握知识,对他们的思维进行拓展,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4]。
        4、利用互联网提升家校联系程度
        基于互联网电子信息平台,师生可以在相同的平台上互动。互联网技术也可以促进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帮助他们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当前教师要管理班级中的学生,这就使得无法兼顾每个学生,利用家校平就能够及时沟通和交流。通过家长与教师及时的沟通,能够督促学生,让他们的学习效果可以得到提升,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互联网+”,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示给学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的突破,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合理的运用“互联网+”。
参考文献
[1]张淑梅.借助微课,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11):133-134.
[2]初雪.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2020(09):125.
[3]仲金花.“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数学课堂的构建研究[J].名师在线,2020(08):14-15.
[4]温惠䞍.“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5):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