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逸书香,焕发语文课堂生命力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2期   作者:丁芳芳
[导读] 语文教学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究其原因,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读书量少,阅读面窄,以及阅读浅显化,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与知识的呈现方式。将语文学习置身于生活环境之中,语文学习生活化。

丁芳芳    安徽省芜湖市汤沟板桥小学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语文教学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究其原因,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读书量少,阅读面窄,以及阅读浅显化,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与知识的呈现方式。将语文学习置身于生活环境之中,语文学习生活化。
【关键词】阅读;读书坏境;读书习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6-106-01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犹记我在学生时代,星期日或节假日总是逛书店,同学们看到如《平凡的世界》、《边城》、《雷雨》等好书时则如获至宝。可现在打开学生沉重的书包,看到的全是习题解答,课时训练,诸如此类。每年开学初,到书店看看,学生家长们都拥挤在买教辅资料区间,而陈列文学名著的书架前则人迹罕至。学生藏书更是少得可怜。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课、上课外辅导班行不通,题海战术更行不通。我们应该将学生引领到语文学习原正经道路上来——阅读!而引导学生读书,是一个可开发的生态工程。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摸索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让教室洋溢着书香味,营造出良好的读书环境。
        (1)、每周利用一堂午休课,开展读书活动,或朗读自己认为绝佳的章、段,或推荐自己阅读的好书,或谈自己本周的读书收获等。
        (2)、针对学生想读书都无书可读的状况,又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在班上发起班级读书活动,每位同学每学期购买中外名著一部(教师开书单),在班上设立“图书角”。这样全班可以资源共享。
        (3)、利用黑板报,开辟一个板块学习古诗文,让学生推荐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诗文,摘抄上去,让学生熟读成诵,学生互查。
        (4)、办学生学社,出版作文集,激发语文兴趣,指导学生写作。
        (5)、“书香小书房”评比。根据读书活动的班级布置和读书成效,评出最佳“书香小书房”。
        (6)、利用交流软件,建立班级QQ群和微信群,让家长把孩子读书的音频或视频发到群中,教师私下点评。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也使学生之间有互相监督读书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都喜欢读带有故事情节的书本,对于长篇巨著且内容过长的书本都不愿意读或只选经典的部分去读。所以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责任重大。怎么做?我的实践是:
        1、读书要有正确的姿势,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注意检查,时常提醒。在平常的学习中检查学生读书时,发现学生读书姿势不正确,便像教练一般地纠正姿势:让书始终和眼睛保持一尺的距离,始终精神饱满。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学生热爱语文课了,会学习语文了。
        2、要引导学生经常使用工具书,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在低年级很多学生有许多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鼓励他们查找工具书,从工具书中寻找答案,让他们体会到学到知识的快乐。
        3、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并能利用网络资源检索、询问、调查等手段,独立解决问题。如基础训练上有一题作业,让学生写几个网络用语,有的能写一两个,写不全,在课堂上让孩子自己在电脑上开始搜索,独立解决问题。
        4、要教会学生勾画圈点,注意积累,并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平时教学中教会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词语、语句及语段。定时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这段时间看到哪些书(或哪些文章)?作了哪些评点?积累哪些精彩章、句?读书笔记写得如何?做得好的,予以肯定,并让其他同学学习。做得不够的,及时予以指导。久而久之自然会爱读书、会读书了。
        三、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改进课堂教学。
        语文是自学学科,语文教师影响学生主要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引发学生兴趣的老师,就是好老师!所以,课堂教学努力的目标就非常明确。那么如何将学生领进门?
        1、领略语文语言之美。
        语言文字的美在于对所描写事物精确、细致的表达和推敲。在教学中要避免分解文章的结构,一定要结合语境来品味语言文字之美。在教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课文《燕子》中,利用多媒体加入美丽的春景,小燕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小燕子带了它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在旷亮无比的天空”。“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以上文段中“斜飞”、“横掠”、“闲散”都需要细细去品味,结合上下文和多媒体出示的动画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2、领略精神之美。
        文章是作家的精神产品,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课堂上要让学生读出字里行间里洋溢出的作者的精神世界。我在教人民教育出版社下册第15课《争吵》时,通过“我”和克莱谛因一点小事吵架,事后克莱谛主动求和,“我们”和好如初,父亲知道这件事后,严厉地批评了“我”。领悟到我们如果与同学、朋友发生矛盾,要主动承担责任,要坦诚相待你,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出现的问题。
        3、领略生活之美。
        文章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要结合文章阅读,引领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好和丰富,端正生活态度,能正确评价生活中的人和事,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学科离美最近。语文教学只有重视审美,才具有无尽魅力。如在教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课文《和时间赛跑》中,使学生回忆起自己美好的童年时代。课堂上让学生的生活阅历与课文内容碰撞出火花,势必会使学生领略生活之美,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的生态环境,不仅需要自然化、人性化的课堂还需要校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环境的补充。同时还需要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和长期积淀下的情感世界。只有置身与生活情境,语文学习才有价值;只有语文学习生活化,语文才能焕发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