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堂朗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3期   作者:卢云飞
[导读] 农村小学生的朗读由于农村的大环境影响,朗读水平普遍较差。因此培养朗读水平可以从培养兴趣、感悟语言美、掌握朗读方法与技巧、提高教师自身水平等几方面去做。

卢云飞    浙江省新昌县城东实验学校  浙江  绍兴  312500
【摘要】农村小学生的朗读由于农村的大环境影响,朗读水平普遍较差。因此培养朗读水平可以从培养兴趣、感悟语言美、掌握朗读方法与技巧、提高教师自身水平等几方面去做。
【关键词】兴趣  感悟  方法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6-070-02

        每每去城里听课,我感受最深的不仅仅是课堂上老师的执教艺术,还有学生那美美的朗读。因此,一回到自己所在的农村小学的课堂,总会有一种较大的反差感,似乎农村的孩子在语文课堂上永远只是不开放的花蕾。反思其原因,我觉得有这么几个:一是学生的基本训练不够扎实,在朗读中对字音的准确性把握不够。这与农村小学师资力量有较大关系。其次,农村小学生的表现欲望普遍不太强烈,在课堂上总会有很多顾虑,担心自己的朗读水平。因此,对朗读失去了兴趣。再次,农村的社会生活环境也影响着学生对朗读的重视。在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常常和爷爷奶奶住在一块儿。由于家长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的不重视,其次也由于监护人自身的素质。因此如果希望他们的爷爷奶奶来指导学习的话,那是一种奢望。因此,综合以上的种种因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一、培养兴趣,激发朗读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有读的兴趣,读的欲望,只有有欲望才能愿意去干,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乐意去干,激起学生的兴趣,才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才能确保其会主动地学习。其次在朗读中要让学生进入课文和情境,只有入情入境才能真正掌握内容把握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优美到位的范读
        教师以清新、流利、包含情感的语气范读课文。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一种对美的追求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出读的欲望。同时,他们也会在范读中学会欣赏,品位和鉴赏。
        2、体现主题的音画
        小学语文书中,有许多都配有色彩鲜明的插图。在学习时将插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接触课文,自然会引起其注意力和兴趣。与此同时,让学生试着给图片配音,让他们入情入境地去欣赏、品味体验,从而激起朗读的兴趣学会有感情朗读。如教学《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等课文时,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再配合其他的补充图片,让学生在直观的画面中激发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3、肯定鼓励的语言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有着不可想象的作用的。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其学生兴趣、学习热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讲求语言艺术,不吝惜表扬,多给学生些激励性的话语,在朗读课文前,教师可创设各种活动适当点拨一下学生的激情:“咱们比一比,看谁是个优秀的播音员。”在学生朗读完要及时给予肯定。诸如:“读的真棒!”“让人听得都醉了!”孩子在表扬中得到了肯定,看到了希望,更感受到了教师的爱。以后在朗读方面一定会更加努力。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更需要得到鼓励和肯定。
        4、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农村的大环境下,学生很容易受环境影响,无论上下课都满口方言。从而削弱了普通话的推广。因此在平时,要求学生多讲普通话,勤练普通话,在人人都讲普通话的环境下多听美文朗读,多看朗读类的节目,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在感悟中感受语言美,在美的语言中激发情感。
        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把自己看作特殊的艺术家,始终以培养学生语言美为教学宗旨,不断用内在美的心灵和外显的教学语言美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塑造出儿童美的心灵。在美的体验中有感而发地读出感情。



        要想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情感,首先要理解课文内涵。如教学四年级古诗《游山西村》时,对于最后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朗读指导时,我先从诗句字面意思入手,让学生想象诗句所描述的画面,接着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山重水复”中感受“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从而理解了诗句的“绝处逢生”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再去朗读诗句,那么其中的感情就溢于言语之中了。
        在写景的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词句,一篇好的文章,往往一个字便可表达出非凡的效果。那么这样的关键字,就是课文的突破点,要善于帮助学生透过字体验情,入情入境地感悟,从而接受教育,学会感情朗读。如四年级下册的《牧场之国》中字里行间无不述说着异国之美,可是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种美,从而读出美呢?我先从那些能带给学生直观感受的词语理解入手,如“丝绒般”、“辽阔无垠”、“成千上万”、“成群结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课文的插图,学生的脑海中定然会出现那“广阔的绿地,成群的牛羊”的画面,从而感受到文字的美。在此基础上再去朗读,那么对于课文的感情基调的把握就非常准确了。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文字的美,更能表达出心中对美的体验。
        三、在方法与技巧的引导下学会朗读
        1、要教给学生朗读技巧
        我们在讲授课文时,要教给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技巧。“正确”即要求学生读时字音要准确、清晰,不丢字,不添字。“流利”即要求学生掌握高低快慢、断连疏密的朗读技巧,可以让学生动笔做适当记号,以引起对本文朗读停顿语气的注意,然后再反复练读比较,以达到读的“流利”。“有感情”即在深入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靠语调的抑扬顿挫,靠朗读的速度及轻重音、长音等技巧加以表现。以上这些朗读技巧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因为同样感情的句子,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学生掌握了这些技巧,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2、要重视教给学生朗读方法
        要想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百读不厌,那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如:①教学看图学文这类课文时,可让学生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读。即凭借画图,突出感知对象,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逐步达到以图会文、读文识图、文情画意相得益彰之目的。同时,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写的画意之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②教学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时,可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读,熟读精思,深究内涵。③对于课文中一些文字优美、富有文采、能唤起人们美感的精华部分,可先让学生听录音欣赏,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欣赏,欣赏些什么,再让学生跟着朗读。这种方法,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熟悉语言规律,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提高鉴赏能力。④有些课文为了表扬好的和批评丑恶的,常常利用相反意义的句段结构予以衬托或用对比手法展开思路。对于这种段落可让学生采用男女生对比读法,这样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⑤一般情况下,对于诗歌和抒情散文,应多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读出感情色彩,读得琅琅上口,甚至熟读;需要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时,应指导学生齐读;让学生领略某篇文章的优美文辞,欣赏其艺术特色时,应指导学生自由读;对话较多,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还可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等等。总之要让学生学会一些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这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基础。
        四、努力提高教师自身朗水平。
        “要使学生有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尤其是有感情朗读,许多教师还必须不断加强。这就需要我们课堂的引导者真正地起到引导和影响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朗读水平,时常进行朗读基本功训练。只有自身的水平提高了才能影响学生的朗读水平。其次教师要敢于范读。在录音教具普及的今天,范读在日常的语文课堂被削弱了,但是范读的作用依然非常之大。小学生都善于模仿自已的老师,老师有声有色的范读能更好地感染学生。在课堂,教师可选择关键的语句、段落范读一下,学生跟着读,久而久之,正确、流利、有感情全都出来了。
        要想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一个农村的学生也能够大胆地朗读,深情地朗读,读出感情,读出体会,在朗读中感受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朗读中绽放自己的美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