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3期   作者:修英伟
[导读]

修英伟    临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549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6-088-01

        创新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创造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中指出:“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实施创新教育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成果。对于中学生来说,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创造性思想的结果。
        一、科学运用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多为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其中必然包括学习的迁移。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科学运用学习的迁移,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中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最简单的办法是练习求多中解法的题型。初中数学教学要适应数学教学的实际,提高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解变型和恒等变型的能力。以一题多解为例,从各种规律中找出规律,便能举一反三。作为教师要精选例题,按类型、深度编选适量的习题,再按深度分成几套,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想,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七年级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实际应用题中,既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也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组解。某班文艺小组购买每张3元、5元的杂技票共计20张,用去76元,问其中3元票、5元票各几张?教师提问:“你可以用哪些不同方法来解答这道题呢?”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全方位审视。结果,学生发现有两种解法:①用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设3元的票x张,5元的票y张,列出方程组:
        解得:
        ②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设3元的票x张,则5元的票(20-x)张,
        列方程:3x+5(20-x) =76,解得 : x=12,所以,3元的票有12张,5元的8张。



        这些解法,使学生沟通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间的联系,起到了活跃学生思维的作用。由此可见,只有科学运用学习的迁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巧妙“改造”创新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创新应用题要求初中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思考、分析,突破思维定势的影响,才能最终寻求问题的解法。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对创新应用题的原题“改造”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质和教学水平,并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指思考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的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发散性思维能产生新思路、新方法。
        例:关于x、y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求k值。改造:已知方程组的解的和的二倍为18,求k值。让学生自己动脑,经过思考,得出结论。例:下列函数是一次函数的是(1) y=1-3x ;(2)y=x(x-5)改造:2、已知y=mx是二次函数,则m的值是多少?很显然,通过思考题的原题改造,能够加大学生的思维力度。特别在学生学了后读知识以后,改造以前做过的思考题,更有思考价值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三、提倡多思与首创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要想有创造,就必须勤于思考,只有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能不断地开展创造性思维,有所创新。对初中生来说,不要求他们创造数学知识,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勤于多思和创造精神,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些数学家、发明家的故事,指出这种创造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幸福,这对于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与尝试创造来说,是一种好办法。在提倡多思与首创精神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思维具有创见,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一般法为基础,进而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寻求独创解法。
        一位教师在讲完圆柱体的体积以后,出了一道这样的例题: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13.0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通常的解法如下:先求出圆柱体的高:h=113.04÷(2×3.14×2)=9(分米),再求出圆柱体的体积:V=3.14×22×9=113.04(立方分米),而有一位学生却列出这样一个算式:V=113.04÷2×2=113.04(立方分米)其算理是:把圆柱体切开,可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也可以等于圆柱体侧面积的一半,高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因此V长方体=sh所以V圆柱体=S侧÷2×r底面。分析其算理,不难看出,这是一种极富独创性的算法,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
        总之,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