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 林小珍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3期   作者:林小珍
[导读]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留心观察,鼓励学生分析问题,探索新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不断探索,发现新知识。

林小珍   广西岑溪市糯垌镇塘坡小学  543200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留心观察,鼓励学生分析问题,探索新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不断探索,发现新知识。
【关键词】有效问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6-146-02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界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仅是以往的单一教学方式,对有效性提问的重视越发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性提问方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等,也能够使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得以进步。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对有效性提问方式予以完善,切实增强自身教学成效,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整体性提高。本文着重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的实施对策。
        一、加强教师自身建设,让课堂提问更高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实现“有效提问”,教师必须接受这一理论实际,只有从心底接受了,才会全身心去做好。因此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方面,需要加强教师自身理论建设。关于“有效提问”的提出,很多小学数学老师,特别是老教师,其实对其了解很少,离开理论谈实践可以说是不切实际的。另一方面,要学习名师课堂提问技巧。不管是新教师还是有经验的老教师,通过对名师提问技巧的学习都能够是自己的课堂提问技巧进步更快。新教师通过模仿、学习可以更快地掌握提问的技巧,而老教师本身就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名师提问技巧的学习只会锦上添花,让自己的提问水平更进一步,让课堂提问更有效,更高效。
        二、善于激疑促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问的巧妙性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如,我在上“圆的周长计算”时,课堂时间过半了,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个公式求圆的周长。正当学生们充满成功的喜悦时,我抛出了一道“奇特”的问题:计算直径为20厘米的半圆周长是多少厘米。并有意采用竞赛的形式把课堂气氛搞得很热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抢着回答。结果,几乎全班学生的答案都是:3.14×20÷2=31.4(厘米)。正当学生又一次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喜悦时,我说:“你们都上当啦!”一语出口,尤如在已有涟漪的湖中投入一块巨石,学生情绪为之亢奋。这时我才在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的情况下揭示其中的奥秘(半圆周长等于圆周长一半与直径的和),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但不论是哪种提问方法,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让其较轻松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就是可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必须贯穿诱发思维,使学生受到从简单到复杂、从有疑到无疑的思维牵引。提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提问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准确,力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激励性。提问还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实际和接受能力,问题的难度不要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允许范围,教师的提问的计划要心中有数,提问的开展有循序渐进,步步进逼,顺流而下,学生才能对答如流,达到我们提问的意图,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掌握知识。
        三、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存在单一情况,即教师在讲台前讲述课程内容,而小学生坐在教室中被动倾听,未能将数学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课堂中的主人翁。而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自主能力等都相对较弱,在此种情况下,就难以进行有效学习,甚至在数学课堂中经常感到上下眼皮打架,学习兴趣都不强烈,更别提对数学知识的深入吸收了。


所以,针对上述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实施有效性提问教学措施,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吸引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注意力,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小学生能够全身心投身于课堂学习实践之中。
        现今,在教学领域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越发普遍,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因多媒体技术所具优势非常之多,且能够与小学生自身特征相适应,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首先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将重点知识点罗列出来,其次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进行问题设计,并借助多媒体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激发小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欲望,让小学生能够更清晰、更直观地学习数学知识,降低小学生数学学习难度,从而使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能够获得质的飞跃。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应善于开展有效性问题教学,在课堂中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如,可将生活中的内容引入问题情境中,“同学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概念已经讲解给你们,现在你们思考下生活中哪些事物属于长方形?哪些事物属于正方向?”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有效联系到一起,建立两者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问题进行融合,以观看的形式向小学生提出问题,如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其中在播放长方形的过程中,可播放边长与正方形边长相等的长方形,使学生能够在视觉上更好地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等,以期达到有效教学目的。
        四、通过生活故事,开拓了思维
        数学是由无数个问号组成的,探究数学就是不断地解开“问号”。发现及解决一个“问号”也就对数学的认识上了一个层次。在教学中亦然,一节课下来,解决了课本中所局限的问题就不能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真正成功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发现新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课堂上的问题后,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例如,在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索—应用的学习过程,学生最终归纳分数除法的意义。若此时就进入结课阶段,表面上看似乎较完美了。其实学生的思维只局限在课堂内,并没有很好地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我在教学时并不是这样急匆匆地结课,而在即将完课之际,讲了一个故事:小强是个很有毅力的探险家,有一次,他和三个伙伴去北极,他们跋山涉水,艰难地在冰天雪地里行走探索,经过狂风的折磨,他们迷路了。这时候他们所带的干粮也吃完了,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一个神秘的当地人,给他们留下了半块半径为一米的圆形大饼。他们把这半块饼平均分成4份,靠着这点救命之粮,小强和他的伙伴终于走出了险境,并把五星红旗插到了北极,为中国人争了光。
        这个独具匠心的小故事,不仅使学生得到思想教育,并学习了顽强拼搏、孜孜以求的斗志。而且把学生带入数学情景,衍生了许多数学问题,如,“他们是怎样平均分这半块饼的?”“每人分得了多少?”“分得的饼面积有多大?”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探讨,更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的探索,同时提议学生自己回去动手用纸片实践。“一石激起千重浪”这样的故事富有魅力,激发学生躍跃欲试,并致力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探究,有所收获,而且使学生把问题延伸到了课外,把思维拓展到了生活当中,开拓了思维。
        总的来说,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让思考带给学生收获。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虽然多样,但是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是提问需具有目的性以及导向性,同时还需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在选择提问对象时应该要尽量照顾到班级的每个学生,最后还需要正确处理学生的回答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建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5.
[2]王懿.基于差异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提问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115.
[3]纪国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