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本研读 落实语用培养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3期   作者:冼振华
[导读] 2011年版语文课标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近年来小学的语文课程不断发展,逐渐进入到语用教学的路途上,同时一线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如何结合教学内容,落实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致力解决的问题。所以本论文主要分析两个因素,通过仔细研究语言现象来解释教育目的,并专注于文本研究,并感受语言使用的微妙和特征;其次用心的解读语言

冼振华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广东  广州  510170
【摘要】2011年版语文课标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近年来小学的语文课程不断发展,逐渐进入到语用教学的路途上,同时一线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如何结合教学内容,落实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致力解决的问题。所以本论文主要分析两个因素,通过仔细研究语言现象来解释教育目的,并专注于文本研究,并感受语言使用的微妙和特征;其次用心的解读语言的深层含义,进而转化为语用的实操,就是教师可以设定构件主观的语用环境,然后深入环境中来理解环境下的言语,此举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论述在荔湾区区级教研活动的展示研讨课程《只有一个地球》,对“聚焦文本研读,落实语用培养”这一个教学主张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精确定位  精准把脉  彰显语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6-181-02

        人教版(2017年)第 11 册《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而想要做好此课的授课方案,要严谨的设置此课程的内容,比如怎么才能把这课文以活泼生动的表达方式来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这是我所要研讨的课题。下面就本人在荔湾区区级教研活动的展示研讨课《只有一个地球》,谈谈对“聚焦文本研读 落实语用培养”这一个教学主张的思考和实践。
        一、走向课标,精确定位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基础和标准,也是语文教学、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本质的教科书。教师只有认真开展“课标”学习与实践研究,才能落实“课标”要求,促进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形成。在《只有一个地球》的阅读前期备课中,我精研课标,了解到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要求中指出:“在阅读说明性文章之后,经过理解就要抓住文章的关键核心,然后再了解文章的意图。”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说明文都有很强的逻辑性,丰富的知识性以及科学性,所以准确的理解文章中的每个字词,进而能够准确、鲜明的学习好说明文。学生通过好的方式学习能够开拓思维,加强逻辑,使自身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表达能力也越来越丰富,综上所述,对于《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我拟定了教学方案:
1.对于本课文的生字进行学习,掌握生字的读音,并且能够达到读写的正确;
        2.务必熟悉的掌握整篇课文,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朗读的同时要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深入体会作者感情的渲染,在阅读完毕后能够回答出关于课文中所提出的问题,以及能够回答文中关于地球的各方面问题。
        3.对于《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关键核心是让学生们懂得要爱护环境,关爱地球的健康,并让学生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4.要深入体会说明文的用词用语,感受说明文精准的措辞,并学习这些说明方法。
        二、走近学情,精准把脉学习重点
        学情,即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学习的活动中,学生是其关键的主体,所以我注重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推动的作用,这也是教学的根本。对于教学来说要有实质的针对时效性,一定要对于学生学习的开端和发展需求制定好并确定下教学的关键核心与任务,为学生们的成长和求知之路做好铺垫。而在五年级说明文课堂教学的实际中,一些教师由于忽视上述学情分析,教学常表现出不少随意性:比如会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或者过度注重了文本的内容从而忽视其它知识点;还有些教师反复的重复单一的知识点,加深学生们的记忆,殊不知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枯燥,甚至会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而且这种授课并不具有很大的作用。对于此次我拟定的授课方案,我很认真地分析了教育的目的和学生兴趣的挖掘,所以想让此节课的教学方式变得有针对性、有趣味性。在熟悉并能掌握本课文的内容与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评此文的言语特色和探究其表达效果,让学生自由的感悟课文,从而掌握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和方法。
        三、走进课堂,精心彰显语用意涵
        想要掌握好课堂的内容,首先就要从阅读开始,在阅读中进行对本课文难点重点的分析研究,发掘并彰显文本特色,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特别关键。在教学方案的拟定中,《只有一个地球》作为经典的说明文,我对其挖掘了以下几个特点。《只有一个地球》是拥有着情感与理性逻辑优点的说明文,文章以“爱”来贯穿,《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既有理性的逻辑之美,又不失感性的情感之美的说明文,作者爱地球,没有唱高调,没有空洞地赞美,而是以忧患的意识和急切的呼吁表达出对地球的深情,文章因此而值得反复品读。基于上述文本特质的把握,我在教学实践中,整理出针对《只有一个地球》的特色教学方法,比如“导读、品度和研读”,运用此方法再紧扣课标,准确的掌握此课文的含义。



        1.导读:以课题作为探寻文本主旨的起始点
        《只有一个地球》和五年级教科书中的《鲸》、《新型玻璃》等课文是有差别的,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就可以看出不同点,《新型玻璃》与《鲸》这两篇课文均是以说明对象为题目,所以对于此课文,先看文题就能先了解文章的大概,知道是由说明事物而展开的,而课文也是把聚焦点放在了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让我们懂得爱护与保护地球,接下来再对课文继续分析,会发现《只有一个地球》的难点关键点都不是以单纯的说明方式进行讲授,而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并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样论述“地球只有一个”的道理,由此让我们真正懂得文章的真谛,以此由衷的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珍惜我们的资源不能浪费的道理。
        2.品读:在赏词识句中找到文本语用的连接点
        想要真正的理解到课文内容与意义,一定要打好基础,这样才会对课文做出全面而又深刻的见解与掌握,要认真的分析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真正读懂作者的写作意义,不仅吸收知识同时也要在阅读理解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本课文以只有一个地球为关键核心,环绕展开,对于课文的内容上,作者先借用了宇航员的话来描述出地球的壮观和美丽,然后反方向的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其实很渺小,很脆弱,其实从美丽壮观到脆弱渺小,这就说明我们的家园非常美好,可是这么美好的家园是需要我们来保护的,作者主要的目的就是呼吁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资源。
        在课文中,“但是”这个词汇出现了四回,首先是在文中的第一节提了出来,接着是在第三节的转折处所出现;然后是在课文中第四节出现;第四次是在课文中的第七节出现;而其实在本课文中,还有两个“但是”是以潜藏的形式存在的:“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继而又写到:“科学家们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们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其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和前面的四个“但是”呈现出转折关系。
        抓住关键词“但是”,找到《只有一个地球》所想表达的核心,同时也整理清楚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我的教学实践方案找到了明确的出口。首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作者运用次数最高的转折词“但是”,然后把课文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入情入境,这样不仅对学生的造句能力进行了训练,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对转折关系的理解,要明确的理解“但是”在文中所强调的意思,从而把握课文的关键点,让学生们彻底的了解“地球容易破碎”这句话的含义。对于此次教学方案思路的获取,是要感谢对课文摄入的阅读与理解,在授课上也要让学生清晰思路,对于本课文中显性与隐性词语架构进而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与实际联合起来,同时语用素养的提升变得水到渠成。
        3.延读:在链接课外资源中萌发文本语用生长点
        短短的一节课堂,对于教学来说是有限的,可是教学的资源是无限的,所以教师要综合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加上相关的课外资料,让学生们有更具体化的认知,这样可以使课程更生动,更容易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对于课文中这种抽象的表达,学生们不能够进行充分的理解,所以我会做一些补充资料,比如以一些生态破坏的视频短片、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们面前,让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学生们深刻了解课文的含义。此方法是要身临其境地经历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所造成的创伤以及影响,通过此方法可以让学生上台进行感悟阐述,这样就加强了学生们对地球的污染、对生活造成的影响的感悟,他们会明白地球上本来可以再生的资源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与损害,如果人类不再重视对地球生态的保护,那么人类就将面对绝境,所以学生要主观上感受到对于地球生态保护的必要与紧迫性,明确的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
        结语:
        提升语用教学的路径多样,但共性是把握课标精神,了解真实学情,务必要读懂课文,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综合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本课我着眼于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快速把握作者的思路,明确整理课文的结构层次,感受文本“理性的逻辑之美”。随后,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和自我发现,并在教师引导和同伴互助下,品析重点词句,赏析语言特色,感受文本的“情感之美”。最后,通过板书梳理全文内容,综述这篇“文艺性说明文”的特色,并拓展性地推荐观看和阅读,引导学生展开人文主题的延伸思考。通过这一堂课,我深切地感受到,正是对课标的深入理解和对文本的反复研读,为了使我们对文本的内容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把握,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内涵和意义,找到教学思想的切入点,提高语用教学的有效性,所以从“语文教学”真正的迈入“语用教学”的过程中,做任何努力都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臻,何圣春.诗意对话 情动辞发——王崧舟老师《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片段赏析[J].新教师,2018(01):76-77.
[3]龚萍,王从华.实用文阅读方式的跨界与常态回归——支玉恒《只有一个地球》话题PCK评析[J].江西教育,2018(32):17-21.
作者简介:冼振华老师,中共党员,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语文老师,工作 18年,长期任教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广州市名班主任麦颖文工作室”成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善于与人沟通、协作;工作热情高,易于接受新事物,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教学工作受到学生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姓名:冼振华,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省市):广东省广州市,出生年月:1981-11,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学历:本科,职称: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