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3期   作者:尹君娜
[导读] 小学生处于学习习惯培养的初始时期,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提高他们的学习会产生正面的影响,而小学生阅读的过程又与成人阅读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他们的阅读比较直接,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方面,教师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保障。

尹君娜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中心学校  甘肃  天水  741022
【摘要】小学生处于学习习惯培养的初始时期,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提高他们的学习会产生正面的影响,而小学生阅读的过程又与成人阅读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他们的阅读比较直接,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方面,教师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6-177-01

        一、研究背景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课程,而阅读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对小学生来说,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可以发现,具备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阅读量比较大,可以说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对促进阅读能力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一些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不懂得创新,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导致出现各种各样不合理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果。作为教学语文教师就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应用相关的策略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效果。
        二、小学生开展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阅读不够重视。要想让学生形成好学习习惯,就需要教师重视这一问题,在这一问题上花费一定的心思,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奠定一定的基础,而从当前的教学来看,由于教师对于这一问题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知识点的讲解,在对学生高效阅读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
        2.学生的兴趣不高。如果学生对于课本上的内容不感兴趣,就会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通常情况下,学生只有对文本中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但是从当前的实践教学可以看出,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经验,应用的教学方法不合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对策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想去阅读。在语文阅读学习中为了使学生愿意去主动学习知识,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冲动感,从而对阅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一些教师在讲解时往往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教学时方法不得当,会导致学生对语文逐渐产生厌恶感。因此教师就要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重视阅读教学。应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应用故事教学法就可以让学生愿意去阅读,同时这种方法也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比如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阅读《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利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此外,小学生普遍比较争强好胜,愿意参与到比赛中,在开展阅读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鼓励学生勇争第一,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比赛,在比赛过程中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2.运用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爱好阅读。为了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同时还需要注意不能只让学生形成一时的兴趣,还要让学生持之以恒,一直喜欢阅读。因此教师就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想要去读书,更要让学生好读书。从当前的新课标来看,许多教师在培养学生好学心理时,会借助一些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真正做到好读。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除了阅读教材中的内容之外,学生和家长还要挖掘一些课外的阅读素材,一些家长在挑选阅读素材时就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下,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推荐。此外,教师还要应用家校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家里进行阅读,借助家校合作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中的阅读作业,让家长陪伴孩子完成阅读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纠正他们不良的阅读习惯。
        3.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在学生想要读和好读的基础之上,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在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指导,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具备明确的阅读计划,制定合理的阅读方案,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这样才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效果,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鼓励学生在阅读完每一篇文章之后写下自己的想法,利用好课本这一资源,构建高效课堂。例如在讲《桂林山水》这一篇内容时,教师就要让学生来思考,“为什么课文当中会应用一系列的排比句,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去思考这一问题,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阅读知识和科学的阅读技巧,并且能在实践中熟练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阅读习惯的最终目的。
        4.创新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会精读,也要学会泛读。在课堂上结合课本的重难点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经典文学作品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泛读,掌握其中的精髓,在学习课堂中的文章时,则需要进行精读,把握其中的艺术内涵。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新课时往往会列出几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比较被动,在课程改革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阅读中出现的疑问,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等多种活动,通过阅读活动驱动自主阅读。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时期,近几年来小学阅读也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培养阅读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良好阅读习惯。运用各种方式开展教学,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欣.良好的习惯,学好语文的重要保障——试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小学),2017(5).
[2]李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策略——南通城中小学阅读教学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3).
[3]金彩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J].新课程,2018(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