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3期   作者:孙杰
[导读]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进步,小学教育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语文作为比较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将来和前途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也渗透在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孙杰    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441106
【摘要】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进步,小学教育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语文作为比较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将来和前途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也渗透在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教学、心理健康、如何高效率渗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6-175-01

        引言:对于现代化教育,由于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所以教师更应该提早的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以外,更应该以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进行培养与引导。因此,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也融入其中。
        一、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与重要性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向一个人内心的情况,要使其在任何时候保持在理想的状态。由于小学学生的年龄处于未成熟状态,所以在思想上,并没有成型的思维模式,思维天真无邪,无法为自己建立良好的自理能力。由于没有成熟的是非分辨能力,所以容易受到旁人以及外力的负面影响而产生各种的不良嗜好以及习惯。因此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记性及时的了解与调整,组织一些以爱国主义为主体的各种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三观,学习态度,正确的作风和习惯。教育工作方面,德育工作的进步与革新,心理方面的素质教育,也可以加深德育对象的了解。
        二、在语文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的优势与原因
        语文这门课程相比其他课程而言,更具有感情色彩,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教学的方式吧文学与心理健康融合在一起。人类的任何情感,思想,理念的传达,大部分都要通过语言的交流,而文字,更是在语言中作为载体具有着举足轻重的总要性。语文作为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课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起到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作用,而且还会给学生的精神层次带来非常关键的影响。
        三、如何高效的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学
        (一)根据情景合理的决定教学方式
        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在这种互动当中学生与教师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技能,知识点,教学内容,都是关键的情意因素,唯独学生在自主学习下对知识进行吸收消化,才会慢慢形成。


基于此,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引导学生们自主的去加入,要知道,任何知识及事情,最好的教师,是兴趣,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让学生本身对心理教育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后,学生才会自主的去参与到整个活动之中,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练习在一起,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二)对教育内容进行实践
        学习过程中,不光有理论,还有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接触到学习的内容而不是面对书本上一行又一行的文字,相比理论知识,实践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文章《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的同时进行诗文咏读。同时教师在这种场景下对学生进行教学,包括烈士的名字,事迹,这些都会在学生的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心中积极正确的情感。
        (三)多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层次了解
        当今社会,孩子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从小很多父母就会对孩子不节制的娇生惯养,这种行为反而在孩子有效地心理种下了不好的种子,经过时间会慢慢变成自私,娇气,唯我独尊的不良品质。教师多展开课外的娱乐活动,可以发现孩子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兴趣爱好以及长处,也可以更好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秉性,有助于更有针对性的去对每个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也可以加强同龄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各种活动来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课外读书并留下读后感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正确竞争意识,春游分组寻宝活动可以增加孩子的团队意识以及独立行动能力等等,通过课外活动,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敢于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担心,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为人友善的思想品德
        (四)挖掘教材资源,更好的渗透心理教育
        学生学习的教材中包含的文化资源非常的广泛,不仅仅涵盖了大量的文学知识,其中也包括了心理健康,思想品德,为人处事等方面。所以教师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把心理健康的内容提炼出来,单独且详细的为学生们进行教学,从而进一步让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辩论比赛,将学生分为两队,将心理健康的可以当做辩论的主体,小学生本来对于这种活动就很感兴趣,所以通过辩论,心理健康的问题会在他们的意识里根深蒂固,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全新的了解与理解。
        四、结束语
        心理健康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它会影响到学生整个成长的道路,所以作为教师就更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小学生的思想健康,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加优秀。基于此,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飞,俞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8,(29):51-52.
[2]张娟青.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1,(05):74.
[3]朱永柏.探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6,(07):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