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犍为本土历史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3期   作者:郝雪瑶 万可欣
[导读] 本土历史资源即乡土历史资源,指在历史教科书上没有此类内容或内容很少但却存 在于本乡本土的相关历史资料或信息。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遗址古迹 、诗词歌赋、民间史料 、口头传说等具有对历史教材的补充说明作用和对地方历史的直观印证作用的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采用适当的策略使本土历史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融合,追求加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热爱

郝雪瑶  万可欣    犍为外国语实验学校
【摘要】本土历史资源即乡土历史资源,指在历史教科书上没有此类内容或内容很少但却存 在于本乡本土的相关历史资料或信息。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遗址古迹 、诗词歌赋、民间史料 、口头传说等具有对历史教材的补充说明作用和对地方历史的直观印证作用的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采用适当的策略使本土历史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融合,追求加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热爱乡土的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社会文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本土历史资源  历史教学  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6-168-02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背景:历史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应了解本土历史,通过对本土历史的系统认识培养家国情怀并坚定文化自信以构筑强大中国力量。在历史教学中多方面的开发和利用本土历史资源不仅对学生的历史学习与历史感悟大有裨益而且能提升教师历史素养促进专业成长。
        1、时代和社会发展潮流要求我们重视乡土教育。人从何处来,将走向何处?不忘家乡,热爱家乡,发展家乡,正是本土历史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探究的终极目的,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本真体现。
        2、教育根本指向“立德树人”的落地生根,具体实施。对本课题的研究能帮助教师认识教育改革之中自己的定位,深入思考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使命。在实践中提神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指向,是国家教育改革核心价值取向,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
        3、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乡土教育的观念。历史上周礼一书中,已有“以俗教安,则民不偷”、“以乡之物教万民,而宾兴之”的话,主要是藉由乡土民俗的生活教育,来实现教化的功能,可见乡土教育是将乡土现象视为教学资源,来进行乡土教学活动,不仅易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配合,更是要培育学生认识、关怀与认同乡土的责任感。利用本土资源,要使学生由乡土文化的体验,自觉个人为乡土的一分子,愿意服务乡土社会,由乡土爱或乡土情操推及于爱护国家,改造国家,发展国家,这才是乡土历史教育之真义。
        4、本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和学生学习、成长中具有重要价值
        (1)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是历史课程实施的依据。在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合理利用本土历史资源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长远来看本土历史资源与历史教学融合能帮助学生形成并运用唯物史观看待问题,在历史长河中树立起时空观念注重历史的联系,重视史料实证并形成理性客观的历史认识,在此过程中培养起的家国情怀是对学生终身受益的。
        (2)本土历史资源与历史教学融合能将课堂教学实实在在的向外延伸增加历史的厚重感,拉进学生与历史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理性思维在形成中,感性思维偏重,因此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及亲身体验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而本土历史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融合策略正好符合学生这一认知特点,利于学生的学习。
        目的:清楚了解本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和学生成长中的价值意义和对本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构建起本土历史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和本土历史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融合课堂教学,并形成我校校本教材;在研究中对犍为历史文化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让学生充分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对自己家乡的文化自信。
        对教师而言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师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意识,积极思考探索在教学中运用本土历史资源适合初中学生的更优化的教学方式,让新教师快速提升个人知识素养与教学水平。另外在此过程中激发历史组教师的科研意识,在教学中思考理论支撑,从理论中获取进步的灵感,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促进自身成长。同时也希望为其他学校历史教学实施新课程改革贡献一些经验和参考。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犍为历史文化,学生了解的广度大于教师,各方面都有粗浅的了解;而历史教师主要关注历史人物、遗迹,对这部分历史了解的深度大于学生,但对于文化方面了解不多,并且历史教师未有意识的将犍为历史文化融入教学中。


因此,当下犍为历史与教学融合情况并不乐观;
        但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对犍为历史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愿意去了解犍为历史文化,这为犍为历史与教学融合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希望。
        造成以上局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1、犍为历史文化普及度不高。
        一是由于犍为政府对犍为历史文化的宣传侧重于已开发的历史遗迹,如嘉阳小火车、罗城古镇在民众中的知名度就较高;而忽视了对犍为历史人物、犍为文化的宣传。二是,虽然犍为有众多学者致力于对犍为历史的研究,还创办公众号、发行期刊以收集、普及犍为历史,但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许多教师虽然对犍为历史感兴趣,却无处了解,更别提将其运用于教学中。
        2、学校因素
        犍为历史文化融入课堂,不能单凭教师讲述,实地考察、史料解读、影音资料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加详实、有效。犍为县教育资源并不发达,尤其是乡镇学校,受限于教育资源,缺乏多媒体等设备配合,不利于学生进行史料查找解读,以及影音资料的观看;而实地考察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让许多学校望而却步。这些都严重限制了犍为历史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合。
        3、教师因素
        一是犍为历史教师并没有形成教学融合的意识,因此在平时并不注重对犍为历史文化的收集整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上只会偶尔提及;二,收集犍为历史文化相关资料是一件长期且繁重的工作,许多教师在缺乏有效指导情况下,很难坚持下来;三是,部分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不愿去进行新式教学教法的尝试。
        4.学生因素
        学生具有了解犍为历史文化的兴趣;但他们了解犍为历史文化的方式,主要依赖于历史课堂,并且他们也希望通过教师讲授来了解相关知识,而不是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缺乏学习主动性。这在教师尚未形成教学融合意识的犍为,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了解犍为历史文化。
        三、调查建议
        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还应随时随地发现和利用本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他们能够从不同层面和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
        犍为初中学生大部分来自犍为本地,将犍为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不仅能使历史贴近学生,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因此,针对上面的分析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犍为县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以下的对策和建议。
        1、将有兴趣的教师组织起来,进行犍为历史文化资源的收集归纳。首先要注重对犍为历史文化的收集,并且要注意甄别史实与传说;其次要做好资料的分类整理工作,将可用于教材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备注。最后,资料收集是一项持久且繁琐的工作,需要成立相应的班子,做好资料整理归纳,做到成员变动也能不影响工作。
        2、编写与教材配套的犍为乡土教材,提供给教师选用。首先,将与教材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梳理,信史和传说的使用必须准确,不能误导学生;其次,乡土教材的编写要有的放矢,最好成体系,分类别;最后,乡土教材要提供给学生阅读、学习,因此教材内容要简洁易懂,也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
        3、尝试多种教学融合形式,并选取恰当可行的形式予以推广。实地考察、影音资料、史料研读、教师讲授等都是可采用的教学融合方式,但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适合的方式不同。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对比不同方式的优劣,可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选取历史人物、历史遗迹等不同类型所适合的教学融合方式。
        4、争取学校及县教研所的支持,倡议全校乃至全县教师尝试教学融合。将犍为历史与教学相融合,是一项大工程,不是几位老师,一个学校就能做到的。因此,我们必须争取学校乃至县教研所的支持,吸引全县历史教师参与进来。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融合,更要将成功经验通过教研会或者讲座形式,向全县教师推广。
        5、争取县文管所等相关机构的支持。犍为历史文化的宣传不仅限于课堂,也可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史料研读,获得相关机构支持,学生就能更便捷的展开相关实践活动,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6、重视学生在教学融合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对犍为历史文化充满兴趣,但缺乏动力,因此,教师可在自愿原则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交给他们一定的任务,指导其完成。对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公开表扬,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激发其主动性。
        7、犍为历史与教学的融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产生成效,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因为一时没有成效,或走了弯路就放弃,更不可急于求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