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3期   作者:徐晓晓
[导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推进微课技术逐渐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中来,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技术,它以其短小、精炼的特点,将声音、文本、图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围绕语文学习的某个重点或难点,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学习。新课程改革对微课技术引入小学语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现在小学语文微课技术的运用现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对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有所裨益。

徐晓晓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  322200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推进微课技术逐渐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中来,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技术,它以其短小、精炼的特点,将声音、文本、图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围绕语文学习的某个重点或难点,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学习。新课程改革对微课技术引入小学语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现在小学语文微课技术的运用现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对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微课技术  整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6-185-01

        引言:微课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整合是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微课技术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致,陶冶学生的语文情操,全面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如何更好实现微课技术与小学语文有机结合,实现两者融合的自然流畅性,就成为现在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俗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推进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堂,语文老师应当充分发挥微课技术在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欲望,吸引学生目光与注意力的优势。由于微课技术的教学形式较为新颖,其覆盖内容较广,灵活性较强,它通过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以短时间的视频展示出来,可以很好的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语文老师在微课的教学设计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读准生字、理解生词,运用微课技术时要以热情的态度、亲和的言语与动作感染学生,多方面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深入了解教材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隐藏在文笔下作者的真情实感,在激发学生内在原动力的同时,让学生深入感知中华文字的厚重底蕴,学会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与布局谋篇。其次,语文老师应当从学生数学的生活场景切入,在了解学生接受能力与思维习惯的前提下,着重提高拉近学生与语文学习的距离,着重激发学生潜能,推进学生深刻领悟教材的主旨与中心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学会熟练运用不同表现手法、情感流露的艺术手法,更好的丰厚学生的阅读视野与写作素材,让学生学会选取所听内容的关键信息,感知朗读的高昂顿挫、语音语调语速等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的内在魅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在微课中渗透人文修养培育
        微课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主要包括微课视频与课后作业两方面内容,充分利用好这两个部分优势,可以很好的陶冶学生的人文修养,推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学生知识点的联想想象能力尚未成熟,微课在遵循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五到十分钟的短视频录制及播放,将言简意赅、简洁明了的内容分析,思维训练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既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为学生解答疑惑,由易到难引发学生的探究和质疑,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其次,语文老师应当利用微课技术与教材中的知识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理解教材文章的内容、结构、思想,在情感体验中领悟文章主旨,推进学生慢慢消化、吸收,推动学生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继而真正理解透彻语文知识点,获得身心愉悦和审美感受,要结合结合每位学生学习能力来制定课后作业、提高课后作业的针对性、开放性,推进学生能够对事务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三、将微课与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起来
        俗话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习惯、人文修养各有差异,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文字作为文明传承的延续的重要载体,传承着灿烂辉煌的文明,为拓展学生的思路,扩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面,语文老师应当将微课技术与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客观理性看待学生间的不同之处,通过合理分配小组角色,使学生明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教学效益。首先,为推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进步与成长,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团结合作意识,语文老师应当将微课视频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将自主学习与意义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微课的互动交流过程中语文老师要多多走下讲台走进学生身边,放低姿态与学生做朋友,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与呵护,语文老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独立的时间与空间自行交流沟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与观点。比如,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直观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细细揣摩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状态及情感变化,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推进学生学会将所学所感融化于指尖,以更好流畅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心绪。
        总而言之,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要求语文老师在传授基础的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时候,注重运用微课技术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修养,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价值理念,提高学生完善自身的语文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
参考文献:
[1]姚伟萍.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4.
[2]王玲.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