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交通运输出行体系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第7期   作者:梁祖怀
[导读]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
         摘要: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出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保障,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关键性内容。聚焦交通强国建设出行服务目标任务,本文比较分析贵州出行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差距,预测未来出行需求,从全球战略眼光谋划提出面向未来的贵州出行体系的架构和长远发展战略。
         关键词:贵州省;出行体系;研究
        
引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居民出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保障,也是交通运输行业构建科学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近年来贵州省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出行服务能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逐步建立了以区际、城际、城乡、城市四级出行服务网络为主体,旅游出行服务为补充的“4+1”营业性客运服务体系,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但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效率、个性化的出行服务需求、与交通强省建设的目标相比,贵州省出行服务能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出行体系,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解决好人民群众出行这一民生问题的基本保障,是交通运输更好服务于贵州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交通强省的重要支撑。
1 需求预测分析
1.1 发展趋势
         随着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断加强,经济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众出行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特征。 人民群众对于安全、高效、舒适、经济等更高层次的出行需求不断增加,高品质、个性化出行需求日益旺盛。可以预见,未来贵州更加多元、更加精准、更加智慧的出行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出行服务将会向追求高水平、高品质的服务体验转变,对出行服务效率和品质将会提出更新更高要求。一是民航、高铁和高速公路等干线出行需求仍将快速增长,对运输服务的安全、舒适、便捷等内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二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城镇化加快推进,贵州与成渝地区、湖南、广西等周边省份以及贵州省内各市州、各市县之间出行需求进一步提升,居民人均出行次数和出行距离不断增加。三是全省大中城市的集聚效应明显,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进一步提高,通勤出行将会呈现增长的趋势。四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地区出行规模和频次随着居住条件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收入水平的提升产生增长,需求呈现分散化特征。五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居民出行个性化、定制化需求越来越强。此外,未来贵州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消费将继续增长,旅游休闲出行也将稳步提升。
1.2 出行预测
         本文以2018年为基准年,对2025年、2035年和2050年运输量和运输结构进行预测。
1.2.1出行总量预测
         采用GDP弹性系数法和人均出行次数分析法分别对未来贵州省客运出行需求总量进行预测,并综合以上两种方法,提出预测结论。
         (1)GDP弹性系数法
         式中:Q——未来客运需求;
         ——现状客运需求;
         T——客运弹性系数;
         ——GDP增长速度。
         根据贵州省GDP增长、客运弹性系数以及贵州省营业性客运量(统计的运输量)预测结果,综合预测贵州省未来客运需求为:2025年运输量28.63亿人次,增速3.84%;2025年运输量35.45亿人次,增速2.16%;2050年运输量40.67亿人次,增速0.92%(2018年基数为21.9932亿人次)。2025年周转量预测1966.5亿人公里,增速3.65%;2025年周转量预测2384.1亿人公里,增速1.94%;2050年周转量预测2679.4亿人公里,增速0.78%(2018年基数为1530.3亿人公里)。
         (2)人均出行次数预测法。结合贵州省常住人口、总量人均出行次数、贵州省营业性客运量预测结果,考虑贵州省小汽车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等因素,以营业性运输占出行总量的45%来测算,综合预测贵州省未来客运需求总量结果为:2025年263619.2万人次,2035年333110.7万人次,2050年357725.1万人次。
         (3)综合预测。综合以上两种方法,贵州省未来GDP将保持快速增长,以此方法预测的客运量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态势,人均出行预测法则考虑到2035年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将基本完善,出行的频率将趋于稳定,以此方法预测的客运量相对呈较为稳定的态势增长。贵州省全口径客运量预测为2025年28.63亿人次,2035年35.45亿人次,2050年35.77亿人次。
1.2.2 客运需求结构预测
         随着高速铁路成网,铁路客运在全社会营业性客运量所占比重近期将有大幅上升,高铁成网带来的网络效应消退后,铁路客运增速将会下降。一般而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贵州省外旅客增多,航空客运量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航空客运所占比重将进一步提高;水路旅客运输特点决定了其需求增长有限,未来主要增长点可能是水上旅游项目开发所带来的客运量缓慢上升;受城际铁路客运和私家车出行等挤压,公路营业性客运增长非常缓慢。


2出行体系构建
2.1 发展指标
         结合国家交通强国对出行服务的指标要求,以贵州省情及需求预测为基础,本文从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等方面设计指标体系,包括出行总体规模、服务范围、方式比例、服务时间、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具体指标,旨在研究符合贵州发展特色、具有西部示范带动作用的出行体系发展指标。
2.2 出行体系
         基于出行体系发展指标,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不同出行方式发展特征及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构建“4+2”出行体系框架,包括区际、城际、城乡、城市出行四个层级,及枢纽和旅游出行两大要素,包含了对外出行和对内出行所有出行体验。贵州的外部出行体系服务贵州与国际、国内主要区域之间的人员往来,是中长距离快速干线出行服务的平台;贵州的内部出行体系,主要服务贵州省全域各层次节点的人员交流往来。
          第一,区际出行体系。以“1干16支”机场群为基础,依托航线开发,形成国内主要地区3小时航空出行圈;以沪昆、贵广、成贵、渝黔、南贵等高速铁路为主骨架,形成2-6小时高铁出行圈。
          第二,城际出行体系。以高速、高铁双结构为基础,支线(通用)航空为辅,形成贵州主要城市间2小时城际快速出行系统,该系统可以覆盖城镇体系规划中的省域中心、区域中心、地方中心等主要节点。
          第三,城乡出行体系。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为基础,形成地方中心城市至一般乡镇节点高速2小时为覆盖范围的城乡出行体系,此外,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一般县城均可通过高速公路连接至城际快速出行系统;县乡中心城市积极发展郊区公共交通线路,县(市)域单元建立覆盖镇和中心村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
          第四,城市出行体系。在省域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建立以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为主导,慢行交通和共享交通为辅助的城市出行体系;在地方中心城市建成区建立以地面公交和慢行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出行体系。贵阳都市区、遵义都市区、毕节-大方地区建立同城化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以贵阳为核心建设贵阳都市区轨道交通系统,开展遵义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研究;六盘水、毕节、安顺、都匀、凯里、兴义、铜仁等城市积极发展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根据交通发展需要,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第五,枢纽转换体系。建立以省域中心、区域中心、地方中心为层级、以综合客运枢纽为依托的三级综合交通枢纽组织体系。贵阳为省域综合交通主枢纽,是全省综合交通组织的核心,并承担面向大西南地区的区域交通组织功能。遵义、毕节、六盘水、都匀、凯里为省域综合交通副枢纽,作为省域综合交通分区组织的中心,并承担面向邻省周边地区的区域交通组织功能。 铜仁、 兴义、安顺、盘县、德江、从江(洛贯新城)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承担分区交通组织功能。
          第六,旅游出行体系。以上述体系为依托,结合贵州山地特色慢行旅游风景道建设和水上旅游服务体系,构成贵州高品质旅游出行体系,实现“空中游贵州、高铁游贵州”的全域旅游出行服务。
3重点任务路径
3.1打造“零障碍”的组织服务体系
         完善并依托开放、高效、智慧的交通基础设施,形成多层次、快捷化、一体化的全域覆盖出行网络,实现各种出行方式间、交通与城镇体系、旅游体系、互联网等的协同、融合发展。一是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地区的国际出行体系,形成以贵阳为主枢纽的西南地区国际出行新门户。二是打造快速辐射全国的区际出行体系,构建“干支结合”的机场群协同发展体系,构筑“高铁+航空”的区际快速出行新格局,形成贵州至全国主要城市群3小时航空圈、至国内主要城市6小时高铁出行圈。三是打造大容量城际高速出行体系,有重点、分层次推进城际轨道交通体系建设,打造轨道上的黔中城市群。四是打造畅通高效的城市出行与转换体系,完善城市公共出行体系,推动客运服务创新发展,构建分工协作一体化服务的枢纽节点体系。五是打造普遍均等的农村出行体系,增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和供给范围,创新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基本航空服务计划”。
3.2 打造“零痛点”的智能出行体系
         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共享经济等新技术、新理念,基本形成现代化城乡智能出行系统。一是推进客运出行信息化服务,推进联运票务一体化,探索旅客联程运输电子客票。二是推动传统客运转型升级,推动客运行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三是加大前沿科技应用,创新综合运输基础数与信息平台建设。四是提升政府管理信息化水平,扩大客运行业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3.3打造绿色安全的可持续出行体系
         通过建设生态友好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先进适用的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体系、全面覆盖的交通环保治理体系,形成以绿色出行为主流方式的出行体系。一是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二是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加强城市人行步道、自行车道和人行过街设施等城市慢行系统综合设施建设,提升慢行交通分担比例。三是提升客运装备能效水平,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推广应用,积极探索生物质能在客运装备中的应用。四是提升客运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客运设施装备日常监控网络,深入推进大数据、物联网、卫星定位、无人机、移动智能设备等新技术、新装备在客运安全领域的应用,加强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联防、联控、联动能力。
3.4打造现代化出行治理体系
         建设法律法规健全、决策公开透明、执法严格规范、具有先进水平的交通治理体系。一是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客运市场,使市场在客运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支持客运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打造具有西部地区竞争力的一流客运企业。三是深化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客运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优化新业态管理模式,推动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治、公众监督的多位一体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徐亚华.构建未来国内出行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汽车纵横[J],2019,(12):18-19
[2]郝盛. 路网出行服务新生态[J].中国公路,2018(07):43-45
        
作者简介:梁祖怀(1976年-)男,?苗族,?贵州省思南县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公路投资、建设、管理及营运等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