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马毅超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7期   作者:马毅超
[导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石油经济环境发生了剧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石油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企业在竞争中是否能取得成本优势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现代企业管理的目标已不再是短期内利润最大化,而是如何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尽管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战略来开发其竞争优势,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离不开成本控制,企业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组成部分,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目标的一个必要途径。成本优势的取得绝不仅仅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降低成本和获取效益的潜力。当前,企业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先进成本控制方法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关键词: 石油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分析;解决途径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运用现代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综合工程方法组织措施和会计计量的多样化手段,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是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过程,是以实现最佳财务为目标,提高资本增值效益为目的,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成本控制包括成本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部分。事前控制,即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并据以制定各项节约措施。制定成本控制标准是成本控制的起点。事中控制,即执行成本控制标准。根据成本指标,审核成本开支和资源的消耗,监督成本的形成过程。事后控制,即确定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差异的程度和性质,确定差异形成原因和责任归属,然后消除不利成本差异,挖掘潜力,确定降低成本的措施或修订成本标准的建议。
二、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球性的竞争非常激烈,给现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长期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本文针对当前石油企业成本控制中的诸多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面对价格的波动,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货币资金管理不科学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那一部分资金。它是企业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而且具有极大的诱惑性。货币资金管理的好坏能直接体现出一个企业资产管理的水平的高低。应收账款比重过大,加大了企业的坏帐风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利用商业信用这种方式。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较大势必会加大企业的坏账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石油企业成本控制思想仍处于生产成本控制的范围内,以是否节约为标准,片面强调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开支,成本管理的目的也仅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忽视了了成本控制与企业战略管理、质量管理、物资采购、人力资源等的接轨。从现代成本管理角度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目标,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反而有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无法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成本的经济性之间的合理权衡。
        (三)成本考核效果不明显
        大部分企业缺少一个成本考核制度,造成考核效果不明显。企业在进行成本考核时对于成本控制工作完成的好坏没有相应的奖罚规章,造成成本控制操作者失去了积极性,成本控制也失去了权威性,使成本控制变成无意义工作。


三、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货币资金管理
        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货币资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货币资金是企业资金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代表着企业直接的支付能力和变现能力,因此,货币资金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应收账款制度,应收账款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多的销售收入,也可以导致企业资金被大量占用,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应收账款制度,才可以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增强全体成员成本管理意识,实行全体成员成本管理
        要做到有效地控制成本,必须首先使企业所有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把成本意识、成本观念贯穿到成本管理的各个领域,让成本意识深入人心。不要错误地把成本管理当成仅仅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实际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成本的发生,如研发设计、采购、制造、销售和行政管理等。因此,成本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和全过程管理。由于专业差异和职责分工不同,客观上存在信息不对称,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只有相关部门最清楚其中的门道,最有可能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并采取最有效的管理措施,因此相关经营管理部门才是成本管理的主角。财务部门应该主要定位在组织好成本核算,做好成本分析,提出合理的成本管理建议。只有建立良好的成本管理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成本管理的职责,并通过合理的绩效管理方案,分解管理的责任,调动和激励相关责任部门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全员参与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三)建立健全成本考核体系
        成本控制工作的长期有效的执行依赖于企业对成本控制部门有效的考评和奖惩。所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成本考核体系,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积极性,使成本控制不流于形式。成本控制体系考核体系包括考核对象、考核目标、考评标准、评优评差,以及相应的奖罚制度。应该根据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办法和考核体系,考核部门的实际成本支出情况和使用情况。考核体系的建立对各个部门成本使用上有一定的约束,同时也激励、肯定他们的成本控制工作。
        (四)加强成本费用控制
        加强成本费用控制,降低成本费用意味着企业用较少的物资占用和劳动消耗生产出同样多的产品,企业可以用同样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占用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增加企业的利润,同时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不断强化生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将目标成本分解成各经济技术指标,层层落实,严格实行经济考核,通过经济责任制的形式,使各级干部和操作工人进一步加强责任心,改善对生产过程的管理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从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为目标成本控制奠定可靠基础。
        2.实行动态化定额管理和精细化核算。定额工作必须实行动态化管理,及时完善和修订各项定额,以适应生产的不断变化。对成本核算应当精细化,不能搞粗线条,从部门到班组,以至到个人都要进行成本的核算,让每个职工都要学会在“算中干”和“干中算”,切实把成本控制工作做细做强。
        3.加强费用管理。我们要做到节电、节水,压缩管理费用开支。
四、结论
        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费用的高低和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成本控制在企业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企业必须提高成本意识,从成本基础工作做起,加强成本考核与分析工作,全方位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