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 张典亮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7期   作者: 张典亮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日益进步中,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日益进步中,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前进,同时也促进了GDP的增长。水利工程在发展的阶段,无论是施工工作还是管理工作,都形成了长足的进步,但受到各种情况的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正因如此,相关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方案。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发展的情况,简要分析了其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以期促进水利工程科学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近年来,社会形势在不断变化,市场化规模在日益完善,受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规模也开始逐渐摆脱传统形式,逐渐与时代接轨,同时也随着工作人员们的不懈努力,水利工程的成绩越来越引人注目。但在这种形势下,还是避免不了出现一些问题,各级部门对待常见问题应采取科学化的手段进行解决,进而促进高效生产,促进水利工程健康发展,促进整体经济进步。据此情况,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出发,对其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项目投资的过程存在太多纰漏
        水利工程的投资通常是由国家发起的存在公益性的投资,修筑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也并不是收益,所以一般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成本收回,甚至还有一些项目至今存在亏本的现象[1]。通常情况下,国家投资进行水利工程的修建,所以管理工作也是被国家负责,其进行协调和统一的管理。国家进行财政拨款修建水利项目,但在进行建设的阶段,很少会有相应机构及部门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反而是令项目的承包单位等非法人机构对其进行临时性的管理。所以,项目单位通常不会承担资金运作以及筹集资金的责任,久而久之则会导致工程投资无法达到相应标准,进而阻碍公益性水利工程的施工统筹以及整体的规划。
        2、招标投标中产生大量纰漏
        据现今的情况来说,我国水利工程在招标及投标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参加招标的企业呈现出“鱼龙混杂”的迹象,所以导致众多资质不高、甚至没有资质的企业混入水利工程招标中,有时还会参与到后期施工和建设中,进而可能导致工程招标监管失误,出现各种违规的操作,从而引发工程违法分包以及转包的情况。
        很多工程在监理的业务水平方面常常呈现参差不齐的态势,甚至还有一些监理团队无证就上岗,有“关系户”的嫌疑,进而将账目进行作假处理,监理团队对此种项目问题没有进行合理的核实;还有一些项目设计人员存在水平不高的情况,无法科学执行相应的标准,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无法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久而久之则会导致设计的产品不牢靠且水准较低。
        另外,因水利工程项目多为公益性质的项目,所以在回报率方面不尽如人意,常常出现资金流失或浪费的情况,且这种情况会因为各种原因逐渐变得严重[2]。所以很多时候,众多水利项目的负责建设单位大都为使用该项目的单位。因很多资金是由政府进行支出,所以在施工阶段,如果没能得到职能部门的相关许可,施工的单位会依据自身实际利益将所用的资金数进行削减,有时还会申报一些从未使用的材料或设备。
        3、质量检查中存在诸多纰漏
        我国的很多地区在水利工程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力度相对来说并不大,相关职能机构的分工也不甚明确。且质检人员的业务水平常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地方机构对此也没有进行统一的协调和安排,缺乏一定的奖惩方式,导致监管工作的效率较低。


        4、在验收工作时偷工减料
        现今的水利工程有很多不按实际标准进行验收的情况,常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因工程不断地转包和分包,导致项目资金产生流失的情况,而分包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满足,就可能不按规范做事,偷工减料,违背相关的设计原则。再加上监管并不严格,所以该现象市场发生,进而导致工程的质量显著下降,无法完成既定目标。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在项目建立初期就应严厉打击违章的转包和分包行为,市场应建立其规范化的分包制度,同时还应匹配实力和资质并存的单位完成招标工作。政府在此过程中,应积极制定严谨且标准的规范,打击过于谋利的情况,令项目的法人能够对人民、对业主以及对项目负责[3]。
        1、完善施工图纸,落实审查制度
        在水利工程的的建设初期,需要进行图纸的设计,其中土方开挖的计算和设计、水坝设计以及库区灾害的治理问题等都需要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进行共同协商裁定,应严格遵循规范开展作业,所以应加强设计人员的工程素养以及专业的知识水平。在此过程中,政府的监管至关重要,政府应对项目的建设进行强制性的监督,同时还需加强公职人员的管理能力,对参与监管的人员进行施工规范标准、工程法规以及法律方面的培训,促进形成严谨、专业且清廉的质量监管队伍,进而促进政府监管工程作用的发挥;在此阶段,质量监管应遵循“谁验收,谁监督”以及“上级监督下级”的相关原则,将质量监督的体制进行不断完善。关于一些工程的评审或评优工作则应由相关的行业协会进行标准和方法的制定。
        2、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改善违规现象
        现今的水利工程项目的市场存在诸多违规情况,而政府对此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改善该现象的大规模涌现,加强制定专业性的管理制度,并制定合理性的工程转包和分包制度。一些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也应充分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对于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以及设备等,或者是专业性较差的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则需避免其在正规工程中出现,严厉打击“混水摸鱼”的情况。另外,施工全过程可由第三方建设管理单位进行监督,进而防止浪费资金的情况,避免项目质量受到影响。
        3、改善资金问题,调整工程结构
        就现今的情况来看,我国众多水利工程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存在问题,如牵扯的资金数量较大、来源过多或者结构层次较为复杂等情况,因此导致无法高效运用资金、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等不良现象。水利工程投入资金的情况较为复杂,现今大都是政府进行补助的情况,此现象在我国西南或西北地区较为常见,比如西藏、贵州、甘肃等地,因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所以没有过多资金投入到水利建设中,因此需要国家的支持。受这种情况影响,今后我国也应贯彻落实并加大对偏远地区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这种方式并不只是为营造短期效益,更多的是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还需加强投入配套设施的建设,攻坚克难,进而保证水利工程能够造福人类。
        4、加强管理水利建设资金,规范财经制度
        最后则需对资金问题进行管控,及时将工程的报账制度进行完善,同时还需严格遵循审计制度,保证专账管理专项资金,避免挪用或截留等情况发生,注意专款专用。另外还需做好水利改革工作,积极扩展融资的渠道,吸收个人、集体以及国企等集资入股,促进社会共同建立水利工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发展有目共睹,其施工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进行及时解决,进而促进水利工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良军.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19,38(36):106-107.
[2]刘刚.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控制措施[J].砖瓦世界,2020,(8):118.
[3]庞龙.浅谈水利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的管理措施[J].城镇建设,2020,(1):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