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究房魁勇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7期   作者:房魁勇
[导读] 近年来,国内的水利护坡施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摘要:近年来,国内的水利护坡施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技术、设备还是施工工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只是与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相比仍有所不足,所以我们更不应该满足于当前的成就。在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我们要根据河道的现状、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进行创新,本文对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技术?
引言
        现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最近几年,国家提高了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与规模得到相应增加,但是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破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破坏了水体。
1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具有的作用
        生态护坡和传统护坡工程之间最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既有基本的防洪固堤功能,又可以维系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从另一方面来看还可以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生态护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将保护生态环境当作第一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按照植物自然生长规律与自然环境保持物种之间生态平衡系统,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鉴于这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而实现河道护坡植物和周围植物的和平共处,进而完成生态护坡物种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河道环境的损坏。
2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的功能
        2.1防洪抗涝
        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中,施工工艺相关措施得到不断完善,从而提升了河道护坡的工程质量。构建河道生态护坡,可以发挥出防洪抗涝功能,利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可以科学的调整河道水流,满足水域实际需求。若发生洪水灾害,因河道生态护坡中具有较多的植被,可以有效抵挡洪水的冲刷。由于夏季气温较高,利用河道生态护坡植物的水分释放功能,有利于缓解河道干旱问题。
        2.2提升景观价值
        河道生态护坡工程也是一种生态工程,在河道周围设置生态护坡,可以保障水利工程的景观性。在设置生态护坡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种植一些植物,既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可以美化河道。当前水利工程纷纷设置效益指标,施工人员需重视美观价值,在工程建设阶段注意平衡工程景观和周围景观,利用植物和水域等,突出河道景观的独特魅力。
3传统护坡现状问题分析
        我国的河道综合治理工作长期以来只考虑水利方面的需求,过分的强调河流的蓄水、防洪、抗旱等功能,一直试图追求河岸的全面硬化,边坡防护主要采用水泥硬化,这些传统的护坡结构,在保持水土、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这种一刀切的基础建设模式,只会让我们的城市看起来苍白、死板、缺少绿化,这会严重的影响城市的形象,为它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4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应用
        4.1生态混凝土
        为了满足生态护坡的要求,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材料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施工方案。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多孔混凝土应用较为广泛。为了满足施工环境及工程特点,可以在多孔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添加各种骨料和添加剂。在多孔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将保水剂添加到空隙部位,且利用周围植被和河流的水分,可以有效连接岩石和土壤。这种护坡结构在汛期可以达到显著抗洪作用,因此利用生态混凝土技术可以有效规避水土流失问题。在护坡上种植植被树木,可以充分改善生态环境和河道环境,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当前在很多河道护坡中利用生态砖,可以保障生态护坡的稳定性。利用砌砖施工技术可以强化生态护坡结构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利用生态砖可以有效匹配周围环境,同时具有突出的生态特点,可以达到显著的生态护坡效果,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4.2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
        按照使用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划分为土工单元固土种植与土工材料网垫固土种植。这两类种植方法都是使用率工程力学和植物学的相关特征,使用土工材料的力学特征完成对植被的加固,进而使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具有的防洪固堤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土工单元固土种植需要使用高密度的化工材料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其逐渐形成蜂窝状的结构,接着在蜂窝中填充其他植物或者是草皮,进而把土工材料的植物学与工程力学进行系统整合,在堤岸中充分发挥其具有的加固作用。土木网垫固土种植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是把植物种子与沙土放进高分子的化学材料制成的网垫中,这种网垫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柔韧性,从结构设计方面来看,这种网垫的高度与空间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植物的根系能够透过网孔扎入到泥土中吸收营养快速成长,最后和网垫构成整体,如此一来既降低了洪水的冲刷作用,同时又提升了堤岸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4.3植草砌块型护坡技术
        植草砌块型护坡技术的利用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制备生态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加入缓释肥料。采用多孔混凝土构成护坡基本骨架,在骨架中设置植草砌块,这样护坡具有很多空隙,可以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4.4河道生态护岸施工技术
        在河道生态护坡设计施工时,要根据河道的行水条件、河道岸坡土壤类型、当地的气候等因素综合论证,充分保障河道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前提,将生态护坡上种植的各种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将植物的特点发挥出来。因为在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植物具有净化功能,可以有效地将这些污染物进行新陈代谢,恢复水域的生态,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施工造成的各种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此外,通过对各种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除了缓解水利工程施工造成的污染之外,还可以减小水流对岸坡的冲刷,有助于保护岸坡的稳定。可以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降雨量大小,选择适合当地的树木进行栽植,达到绿化美观的效果。
        4.5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
        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主要是通过将各种土壤以及化学材料进行混合,营造出一个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以此来达到增强植物的生命力和提高地基稳定性的目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选料和混凝土的化学性质。因为对于植物来说,良好的透气性和蓄水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防风固沙能力,使植物可以更好地附着在土地上。通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表层土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为植物的萌芽提供便利的条件,此外,表层土还可以为植物提供良好的保温性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牢固程度,更好地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在使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水材料的使用,因为良好的保水性可以有效地为植被提供水分,避免出现植被缺水的现象,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达到生态护坡防洪固堤的目的。
结束语
        现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生态护坡技术能够为我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使生态保持平衡,达到生态和经济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定研.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07):292-293.
[2]李伟.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03):288-289.
[3]朱德民.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239+242.
[4]孙军.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159.
[5]刘颖.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8):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