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关于自然资源监测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7期   作者:王海霞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且自然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对自然资源开发和使用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关系。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且自然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对自然资源开发和使用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关系。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作为能够探清自然资源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在某种程度上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管理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也是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
        关键词:新形势下;自然资源;监测;思考
        引言
        对于自然资源管理来说,科学地调查与监测能为不同尺度的动态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提供决策支持,是开展国土、地矿、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海洋、测绘等相关业务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但在目前以及未来几年内,自然资源管理所需的调查与监测工作仍将依靠原有业务体系及所对应的技术体系开展,为了更快满足统一管理的需要,有必要深入研究现有相关业务范围内的调查与监测方面的标准,分析这些标准的技术基础现状,探讨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相关标准的发展特点,为规范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标准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依据。
        1自然资源引领监测工作的发展
        自然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能量源泉和空间载体,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体制保障,亟须摸清整合自然资源信息,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一直分散在国土部门和住建部门,由各个部门进行分散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调查时间、调查方式以及调查标准,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了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使用,逐渐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的管理制度。十九大之后,我国重新组建了自然资源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对我国所有自然资源实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职责,同时,还对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的修复与保护,对国土空间的使用进行了管制,对自然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并对所有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的调查评价、重新登记使用权限,统一用途管制,统一监测监管,对所有的资源资源进行统一的调整和修复。再有,对自然资源实行的统一调查评价就是以自然资源调查和评价为基础,全面掌握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形成一张可移动的图,能够让所有人都知道,哪里能够开发和使用,哪里就需要我们修复与保护。
        2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标准的特点
        2.1数量多、覆盖面广
        本次搜集的标准总计788项,数量较多,覆盖了国土、地矿、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海洋、测绘等各个专业方向。这些标准大部分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标准,以调查与监测为核心,在自然资源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
        2.2比例不协调、分布不均匀
        从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的标准分布情况看,基础类和技术类标准受到的重视程度最高,其他方面的标准数量普遍偏少。例如,除测绘标准和森林标准外,其他部门几乎无专门的质量标准,基本上是在各类调查监测技术标准中对质量进行一定的规定。测绘标准和森林标准由于有专门的质量标准,对质量评价元素、评价方法和检查验收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其他部门各类标准的具体条文中对质量要求均较为概略,无具体的质量评价元素和评价方法。再比如,所有部门成果标准普遍缺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的调查监测工作停留在以自建自用为主的状况。一个良好的标准体系应规范从技术到质量再到管理的全过程,在基础、产品、服务、过程、管理等方面都应有适量的标准,因此可以认为,在现有各标准体系的构建中,一本规范走天下的编制思路较为普遍,各专业的标准分布普遍存在标准比例不协调、标准不完善的情况。
        2.3基础不统一、一致性不强
        在各部门制定的标准中,土地标准和测绘标准的基础性、通用性较强,土地的数据标准以及测绘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在其他各类标准中引用较多,因此,可以认为,大部分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标准的制定是在较统一的专业基础上,再根据具体森林、湿地、草原等各类专题调查的需求而进行的。

相比而言,森林、湿地、草原等标准间的引用几乎没有,主要是从各自专业角度和管理需要出发,未能充分兼顾一致性。
        3新形势履行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有效策略
        3.1加强建设,持续推进自然资源监测工作常态化
        自然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更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的基础,能够对国土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使用,是推进自然生态环境发展和保护的基础。要对自然资源持续开展监测,以此能够完成对国情的监测工作,在开展工作时,要根据重点、难点以及热点等重大工程开展工作,使其具有专对性,并进一步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监测和成果的应用。
        3.2创新改革,积极探索自然资源监测评价体系
        进一步收集林业、种植业以及水利部门等各项资源的调查结果,结合现有的自然资源和调查结果,对各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实现自然资源的调查技术的设定。另外,还要对自然资源重难点的实现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协调,先从一个区县为本次开展工作的区域,首先,要调查该县区域的林业、种植业、土地、水资源、草地以及湿地等,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的监测评价,并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对该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使用和保护。
        3.3大力推进创新,探索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体系
        根据自然资源厅的资源调查职责,收集结合林业、农业、海洋、水利等部门已有的资源调查成果,推进自然资源现有调查成果的实质融合,分步解决标准不一和空间重叠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广西自然资源类型及分类,自然资源调查技术指标设定,自然资源调查技术实现难点,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指标的相互协调等。初步选择重点考虑土地、林业、草地、水、湿地等主要自然资源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试点,探索符合实际的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
        3.4协调完善成果标准
        为统一行使“两统一”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需要将各类规划、调查、监测和基础数据放在同一个数据底版上,这就需要各类专业成果数据在空间基础、数据模型、分层、结构上进行协调和完善。要实现各类自然资源的展现形式逐步统一,首先需要从标准层面入手开展,通过标准化促进数据共建共享。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我国自然资源正在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资源的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强自然资源监测工作,服务于社会、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和自然资源建设,为共建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崔巍.对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的辨析和认识[J].现代测绘,2019(04).
        [2]赵奎涛,边晶莹,沈镭,王福,崔彬.浅析自然资源调查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重要意义[J].中国矿业,201(S2).
        [3]邓玲.健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32(7):1-6.
        [4]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5]苏轶娜,王海平.俄罗斯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29(5):54-58.
        [6]甄霖.资源社会学的构建与重要研究领域展望[J].资源科学,2017,31(2):198-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