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郊野公园作为城区外围的大型开放空间,在整个城市或城区的生态景观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规划将直接对城市景观生态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采取科学可持续的设计方案显得尤其重要。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背景,本文以上海奉贤庄行郊野公园为例对郊野公园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景观都市主义;郊野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方案
引言
景观都市主义主要起源于西方后工业化时期。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快了城市发展脚步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包括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以及城市开放空间的品质下降和零碎化等。同时,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失衡的状态,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加剧了,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大大提升。因而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可以有效的对这些问题进行缓解,景观都市主义也应运而生。就这一理念而言,其是在西方数百年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发展基础上所演变而来的,对城市的进步以及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效果。
1 景观都市主义理念
“景观都市主义”一词是由查尔斯·瓦尔德海姆(CharlesWaldheim)于1997年提出的,当时他是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的副教授,现在是哈佛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从景观的角度思考城市问题,以生态策略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是景观都市主义的核心论点。景观应取代建筑,这是决定城市形态和体验的最基本要素。[1]
2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郊野公园设计难点分析
2.1项目概况
庄行郊野公园位于上海市奉贤庄行镇,北与黄浦江相邻,南至大叶公路,西连接松江区叶榭镇,东连接奉贤区西渡街。具有农村生态休闲娱乐为主题的郊野公园,是奉贤农艺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园土地面积约14.1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面积约6.17平方公里。本次详细规划设计其中四个起步组团作为郊野公园一期先行启动项目,总面积约80公顷,分别为渔沥庭院林盘、西闸门户、光辉湿地、浦卫门户。
2.2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郊野公园设计难点分析
本次设计主要包括建筑功能风貌及周边环境景观。建筑功能包含庭院办公、相关配套、民宿酒店等功能。上海奉贤本地建筑风格基本以江南“粉墙黛瓦”“三分灰七分白”的基调为主,因此设计既要考虑建筑的功能的合理性,又要符合奉贤在地郊野风貌特色同时又要趋同于上海国际都市背景的前瞻性。
通常情况下,针对上海的郊野公园来说,其和香港、新加坡的近郊休闲、自然保育公园存在的差异性较大。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得知,对于郊野公园来说,其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是单单的将其作为公园来进行发展,因为郊野公园属于一个开放的并且具有优美郊野乡村风貌的生态、生产、生活融合的乡村特定功能区。在对郊野公园进行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应该满足城市的具体发展需求,也应该迎合现阶段国际的具体标准,能够本着可持续运营的设计理念,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2]。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在实际的郊野公园设计过程中,其存在的难点以及困难也相对较多。不是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背景下在对郊野公园进行建设阶段,项目主要针对企业端和市民端客群。其中,企业端主要针对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充分贯彻党委区政府三园一总部的主要思想,结合庄行在地特色打造庭院总部、庄园总部、公园总部,涉及的主要办公类型有基金、创意、科创、设计、艺术家工作室、企业总部等。此外,在设计工作进行以及开展过程中,市民端基地力求应该满足全龄段人群的功能需求,具体包括:亲子游乐、自然科普、丛林探险、休闲度假、康养度假、民宿酒店等[3]。
3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郊野公园设计方案分析
3.1渔沥林盘的具体设计
渔沥水街组团占地面积约51236平方米,位于庄行郊野公园西北侧,友谊路北横路东北角,基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被优美的绿林和水系环绕。此次组团规划建筑面积8035㎡,庭院面积3755㎡,周边环境景观面积7766㎡,协调区(包含基本农田)景观面积34581㎡。依照基地区域位置及周边优越的自然乡村风貌条件。在设计工作开展阶段,其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将该区域将被打造为高端商务庭院办公为主的功能组团。 因此,本次设计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群落布局,二是周边景观环境设计。其中,针对建筑群落,在设计的时候,主要包含庭院办公、相关配套、民宿酒店等功能。通常情况下,良好的生态林地为办公群落,可以营造一个较为良好的天然的绿色屏障与绿色基底,白墙灰瓦的新江南建筑群落掩映在碧色的密林里,最终构建出一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美画卷。[4]
此外,在对周边环境景观区域进行设计期间,可以结合现状良好的绿林和水系环境,科学的对林荫步道、林下停车等功能配套设施进行设置,以便能够为办公区域提供良好的景观休闲空间和服务设施空间。需要明确的是:对于乡村道路,也应该采取相对科学的办法,合理的进行景观打造,从而塑造良好的形象界面。
3.2西闸门户
西闸门户组团位于庄行郊野公园东侧,西闸公路、竹港西北角,占地面积约155797平方米,近期实施面积为126546平方米,其中宅基面积约4809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728平方米,庭院面积3461平方米,周边环境景观面积38296平方米,协调区(基本农田)景观面积83441平方米。
作为庄行郊野公园的东侧门户组团,西闸门户节点除了总部办公、原乡度假功能以外还兼具整个郊野公园的综合服务和门户形象展示功能。建筑群落主要包含接待中心、原乡民宿、餐饮服务等功能,结合现状林地和农田景观设置森林营地、mini golf、儿童乐园、雨林星球、农场/果园等度假娱乐配套服务板块。西闸门户节点景观采用乡土材质,生态手法,打造具有海派乡村特色的入口形象展示景观。
作为展现西闸门户形象的门户组团,在遵循现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保留传统乡野气质为前提,通过现代手法将现有材质、物料、植被等融入基地环境,结合功能业态和公共景观空间的细化设计,营造野趣、精致,具有庄行本土特色的轻奢度假组团。
整体建筑风格体现为三分灰七分白的新江南海派建筑风貌。建筑改造尽量保持原有的民居状态,院落小景观及建筑周边景观的打造则尽量体现乡野气质,植物的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打造最具江南风格的风貌景观。
3.3光辉湿地的具体设计
在对光辉湿地进行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况,将其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其中,针对南片区,在具体的设计工作进行过程中,可以结合现状民宅及农田景观,打造以办公为主的总部庄园景观。而对于北片区,在设计阶段,则可以结合农田基本特征以及拆迁空地打造以自然教育,亲子休闲为主题的自然生态景观[5]。同时,在对总部庄园片区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严格的遵循现有情况,能够依照田、林、水、路的自然肌理,对原有建筑的组团布局进行保留,不断的对建筑庭院以及周边的景观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筑风格呈现三分灰七分白的新江南海派风貌。在对西侧设计期间,需要结合规划中的园地用地规划农艺乐园,以便其能够背当做总部庄园的配套服务。最后,针对东侧清溪湿地的设计,则应该在依托于具体现状的前提下,合理的进行植物的梳理和景观的重塑,打造总部庄园的形象界面。通过景观塑造、建筑改造,结合周边田园风貌,打造最田园的总部庄园。
3.4浦卫门户的具体设计
针对浦卫门户,其占地面积约166264平方米,近期实施面积98677平方米,涉及宅基面积2924平方米。通常情况下,由于所占据的面积相对较大,因而在设计过程中介词在一定的难度性,故而为了可以有效的对设计效果以及水平进行提升,那么在具体的设计工作进行过程中,对于地块,可以将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为范本,通过大地艺术构筑的植入,加上对相关配套功能建筑的有效建设,科学打造郊野公园极具艺术特色的西大门门户组团风貌景观。同时在具体的设计工作进行阶段,应该科学的对现有宅基进行整合和处理,合理的对该片区多功能服务建筑进行规划。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将传统自然乡土元素融入建筑之中,打造极具乡野魅力的新江南海派综合服务中心[6]。此外,在原建筑基础上,可以对其主要的结构进行相应保留,借助大片的玻璃幕墙,针对局部的设计,也可以对木质材质进行利用,科学的进行装饰,能够将本土的自然材质与建筑融合在一起,打造展示艺术展品的公园艺术馆。并且,依托于线型构筑,几何砌石景观挡墙,门户logo,水杉林阵,能够共同构成极具乡村艺术特色的浦卫门户形象景观。
4 结束语
综合而言,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背景下,在实际的郊野公园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对其在地风貌进行充分研究,对建筑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融入在地风格,尽可能的用现代科学的设计语言打造极具在地在地风貌特质的建筑功能组团;同时郊野公园的景观其所占比重与质量亦尤其重要,景观功能性与生态性,除了更好的完善郊野公园本身功能需求外,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要满足郊野公园设计的具体需求,那么在实际的设计阶段,一定要采取科学严谨的手段,充分解读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合理的解决现阶段郊野公园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摘自网络http://www.chla.com.cn/htm/2016/1121/255573.html).
[2]黄修华,付而康.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初探[J].住宅产业,201822(Z1):59-61.
[3]陈水兵,王宇.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设计自然”理念的实践浅析——以荆州市明月公园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13(01):48-52+5.
[4]张德顺,Dora Pollak,李秀芬.景观+都市主义:跨学科方法在北美地区景观设计应用的历史[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9,12(12):917-920.
[5]周全双,吴雪飞.景观都市主义在桥头区域景观整合中的应用——以杨泗港大桥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24(12):151-154.
[6]张玉书,张静.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设计研究与探索分析——以安徽省濉溪县闸河路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河南科技,2018,12(09):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