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卷7期   作者:贺松涛
[导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的生产种植也在不断改革。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的生产种植也在不断改革。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加强农业种植技术的提高,能够为农作物产量的提升提供技术保证。       
        关键词: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分析       
        随着现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重视,加强农业栽培中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运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无公害的栽培技术能够实现农产品健康性的提升,不论对人体的健康,还是对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概述       
        在对农作物进行栽培的过程中,如果采用了无公害的管理技术,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成熟的管理控制的体系,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中。而且,管理单位也可以通过加强对栽培技术的监督管理,有效提升栽培技术的有效应用。简单来说,加强农作物栽培无公害技术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有效推进现代农业生产进一步的发展。       
        1.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进一步加速先进的有机肥技术的推广,推广过程中的技术需要能够满足农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的生产效率。此外,这些有机肥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可以循环使用的有机物材料,生产成本和传统的农业肥料相比,大大缩减了农业的投入成本。与此同时,农作物无公害栽培过程中选择的肥料基本上都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可以有效避免传统的农业肥料中磷元素的超标,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好生态环境。       
        2.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确保对农作物栽培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之前存在分散的农作物生产过程可以有效的整合成一个整体,和现代农业机械密切的配合,对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也起到了明显的推进作用。       
        3.在对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优化之后,综合考虑当地区域的环境以及农作物种类,选择最佳的栽培方式,可以显著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率。此外,对原本的土地结构和元素进行改善,有效推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现状分析       
        1.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应用存在着局限性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越来越深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栽培方法,这些进步的技术推广也在很大程度推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相对应的管理技术存在着不足,这也造成了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很难落实下去。而且在传统的农作物生产中,有一部分肥料和农药有着一定的破坏性,这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2.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很难获得质的飞跃,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且栽培技术在管理上有所缺陷,这就造成了先进技术的普及难度也随之加深。与此同时,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提出的时间相对较短,也是在最近几年开始呈现增长趋势,如果要想在很短的时间里取代传统农作物的生产栽培技术,难度相对较大,还需要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简而言之,这种成本上的压力也是目前我们在发展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农作物栽培中无公害特性的相关建议       
        1.做好土地污染的治理工作       
        从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管理着手,首先是要对农作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改善,尤其是污染严重的土地。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减少“三废”的排放;加强对被污染土地的治理工作。改善污染情况,保证无公害农作物生产的技术需求。       
        2.合理化运用农药,实现农作物栽培过程的优化       
        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中,需要加强栽培过程中全部环节的考虑,因此,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管理牵扯到整个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从最开始的农作物育种上来说,就需要加强无公害思想的植入,在选择农作物的种子时,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运用,选择品种优良的农作物种子,同时加强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环节以及生长特性。从最开始的农作物选种过程中就加强无公害农作物的选择。其次,在农作物种植之后的生长管理中,也应该加强管理,尤其是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管理。就目前而言,在很多的农作物生长中,选择最多用于农产品病虫害预防措施就是农药的使用,但是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农药对于农作物本身就构成了伤害,因此,需要加强农药使用过程中的合理化控制,科学使用农药,延长农药使用的间隔时间,及时的更换农药使用品种,使农药对农作物的病虫害预防工作发挥最大化的作用。       
        3.合理化运用肥料,实现栽培方式的转变       
        在农作物的种植中,为了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增加,需要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使用到一定量的肥料。肥料的正确使用能够高效实现农作物栽培的无公害过程。因此,需要加強农作物肥料使用过程中的控制,不论是从用量来说还是从肥料的品种来说,都需要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运用,能够为推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条件,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农业栽培涉及的环节比较多,包括从最初的种植,到后期的肥、水、病虫草害管理等。通过上述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讨论,加强实践中的有效运用,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朝着技术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无公害农业栽培技术的全面推行。       
        参考文献:       
        [1]谢会群,胡勇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6,(21):52-53.       
        [2]王小兰.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6):77.       
        [3]罗江慧.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原则与技术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6,(20):11+19.       
        [4]刘锦汝.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15,(30):41+43.       
        [5]于德权.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4):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