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建筑框架结构的普遍应用钢筋在建筑材料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然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对钢筋管理重视 , 造成施工现场钢筋管理 一 片 混乱 , 对工程建设工 期、 工 程成本及安全隐患等方面都造成严 重的影响。因此合理的组织钢筋从计划采购到进场使用 , 减少流转环节 , 防止积压浪费 , 保证钢筋按质按量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益对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项目施工;钢筋翻样;精益管理;工匠精神
引言
提出“集中翻样”的方式、钢筋精益管理以及四方联动模式——技术联动、物资联动、工程质量联动、商务联动,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使钢筋相关的项目顺利进行,避免了由于外部因素干扰造成的浪费,使钢筋管理的程序更加精细化。对钢筋损耗的降低、行业工匠精神的提升,以及企业效益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建筑企业的分类典型抽样调查 ,发现施工现场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 是材料管理人员的配备方面 ,基本无专门的材料管理人员 ,大是由门卫或班主 等代为管理 , 没有标准的材料管理模式 ; 其次是钢筋的领用问题 , 钢筋领 用通常是凭经验取用 , 没有量化,钢筋的整个价值流向不明确钢筋的盘点很 困难 ;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对钢筋的堆放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 , 没有足够 的保护措施导致钢筋的受潮锈蚀造成钢筋只能降级使用或作废品处理 ,, 钢筋 的强度达不到质量要求从而影响工程质量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这个时候如果把“钢筋翻样”工作比作是事关项目钢筋质量、效益的“钉子”,那么,如何钉好这根施工中的“钉子”显得尤为重要。“钢筋翻样”是现场钢筋管理的源头,“钢筋翻样”人员按照规范图集规范、钢筋技术交底节点做法进行翻样工作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钢筋浪费。这就需要项目翻样人员对钢筋图集规范、结构构造、现场施工程序有全面的了解。“钢筋翻样”工作最好是由总包单位的人员来 完成,因为“钢筋翻样”人员立场转变,就会把工程质量、节省材料放在首位;同时也得考虑安装的难易程度,如果没有效益,就没有人愿意来承担施工,导致工期节点不能按时履约,还可能需要增加成本,不能达到期望的结果。
1 钢筋企业现状
在过去结构设计采用的是剖面设计方法,钢筋结构也相对简单,钢筋形状、尺寸标注得非常清楚;采用平法设计以后,设计工作简单化,但需要专业人员根据图集选用正确节点,进行钢筋工程中的工料计算,主要指导项目工程的材料购进、现场施工;也可以作为招标投标和竣工结算的依据。此类工作被称为“钢筋翻样”。目前,国内建筑业90%以上的项目,“钢筋翻样”工作都是由劳务分包(甚至班组)来完成的,分包单位、班组只考虑方便安装,一般不会考虑图集规范给建筑结构带来的安全保障;节约材料和最合理、优化的施工方案不是重点考虑的要素。甚至很多“钢筋翻样”人员抱有只要结构浇筑砼以后,就算完成了工作,不管实际施工过程中做的如何脏乱差,都跟翻样没有多大关系;这种情况会对建筑结构安全带来隐患,也会增加项目钢筋成本。假如“钢筋翻样”人员都严格按照图集和规范执行的话,可能个别地方确实给现场钢筋安装带来一定的麻烦,但麻烦并不代表不能安装,只不过是稍微增加了难度。所以,分包单位就非常抵触不是自己的员工做的翻样下料单,这一点也是发展“集中翻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1
在“自主翻样”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员工对钢筋图集节点做法的理解,能用到钢筋图集的岗位非常多,“钢筋翻样”自不用说,譬如质检、技术、施工,甚至包括商务;如果这些相关岗位人员对钢筋图集的理解能上一个层次的话,相信项目管理水平也会随之上一个台阶。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员工对钢筋图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相对偏弱,思维还停留在传统的固化空间,还没完全拓展。实践中,可以借推“集中翻样”的机会,在公司集中进行建筑平法图集的学习,提高员工的现场管理水平,从而达到能够主导现场施工,避免被甲方、监理牵着鼻子走。这就需要钢筋图集专业知识丰富的人员能够在公司内部不断地进行相关培训; “钢筋翻样”工作也只能暂时还由分包单位完成,但可以出台一些管理办法,约束分包单位翻样、现场施工行为,这种管理制度被称之为“集中翻样”料单审核制度。
2.2 应用实践
在翻样前,翻样小组应对有关图纸的具体要求进行深入了解,在翻样时,必须考虑施工验收标准
以及构造要求,钢筋的穿插顺序以及施工现场叠放钢筋的位置,钢筋的占位及其避让关系,从而最终确定“集中翻样”的钢筋尺寸。为确保施工可行性,需要保证梁柱交接的地方能够满足设计的规范标准,规避梁柱纵筋“打架”问题。同时,在进行“钢筋翻样”时,还需要对钢筋的根数以及梁柱的尺寸进行匹配。需要提前与相关技术部门沟通,以免在之后的工作中发生纵筋无法排放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尽量提供便利的绑扎安装。对于所使用材料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考量,材料的长度、尺寸进行优化,从而减少材料浪费,从源头处减少钢筋损耗。把同一项目内不同分包、不同班组的“钢筋翻样”人员聚集起来集中管理,统一现场做法标准, 也有助于钢筋节点策划在“钢筋翻样”环节就落到 实处;在翻样过程中,通过交流谈论,更容易处理 一些现场实施难点,有助于经验积累;对钢筋料单进行收集,通过审核料单,不但能够查看“钢筋翻 样”工作是否按照技术交底执行,还能精准地控制钢筋进场量,减少钢筋原材积压。
3. 技术联动
在钢筋精益化管理过程中,“钢筋翻样”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项目钢筋方案编写、钢筋技术优化策划。结合项目特点提出合理建议,做出钢筋优化方案,把图纸中的争议点作为优化点,再咨询设计人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现场施工按量小的做,算量时,按量大的算。纠正普遍存在的钢筋错误做法,统一现场做法,对主体劳务分包进行技术交底。 在钢筋弯曲过程中,为保证加工后的正确尺寸,钢筋加工人员应严格管理,根据现场情况结合以往经验,仔细检查重拉物料清单,找出与相邻钢筋的关系,最后确定钢筋的加工尺寸。钢筋加工团 队必须根据配料表上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加工。重绘团队必须为钢筋处理团队制作详细的配料,并在钢 筋处理过程中对其进行检查。每一批钢筋加工后必 须经过质量检查员的验收,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3、1物资联动
在施工前,与项目领导、物质主管交流,做好钢筋、马凳等措施筋策划。对劳务分包的钢筋提料单进行审核;对钢筋计划不合理或者现场需要调配时,在保证钢筋进场的情况,必须和物资部门沟通或者制止。强制要求劳务分包单位余料钢筋分类码放,合理地回收再利用;及时统计分包单位采用钢筋作为木工加固措施筋的钢筋量。在收集材料时,绑扎组必须登记并注明来源名称。避免材料错误,造成物料混乱现象,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一层钢筋的安装工作已经完
成。对于多个钢筋,下一层可以用来对代码进行排序,并将额外的金额告知钢筋处理团队。当进行钢筋处理时必须做相应调整。对于下一层不能使用的钢筋,安装组应及时将钢筋归还加工厂,并及时成立钢筋处理组。
3.2 工程质量联动
为了增加项目的利润空间,采用钢筋集中加工。不仅可以减少加工场地的建设、设备、人员的投入,还可以提高设备人员的利用率。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合理选择了加工厂的垂直运输工具,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施工成本。钢筋加工前,及时审核钢筋下料单,确认是否按技术交底要求进行翻样;节点做法是否错误,避免钢筋造成钢筋浪费。施工过程中,及时巡查每一个部位,现场所用料单是否与所交料单一致;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制止,再进行交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倡导“工匠精神”,是钉好“钢筋翻样”这根施工中的“钉子”,实现钢筋“精益管理”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成果而言,不仅使钢筋相关的项目顺利推进,还避免了由于外部因素干扰所造成的浪费。在对钢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集中翻样”,使钢筋管理程序精细化,通过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使工作效率有效提高,企业成本大大降低,对项目的盈利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军安,李鹏,乐俊,等.基于BIM技术的钢筋数控加工技术应用[J].施工技术,2017,46(S2):
1181-1183.
[2] 王珏.工匠精神在钢筋翻样课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43(32):244-245.
[3] 裘晋刚.浅析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监控[J].浙江建筑,2017,34(4):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