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李瑞珍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李瑞珍
[导读] 对土木工程管理以及工程造价中常见的问题做了介绍和分析,并探究了如何对其进行优化,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摘 要: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城市化以及现代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加速,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土木工程项目数量日渐增多,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机遇,土木工程管理以及工程造价明细也受到了建筑企业的关注和重视。想要对土木工程进行有效管理并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基于此,对土木工程管理以及工程造价中常见的问题做了介绍和分析,并探究了如何对其进行优化,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土木工程管理;?工程造价;?问题;?控制措施;
        土木工程在社会的发展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行业。然而,一些大型的土木工程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并影响着整个工程造价,所以本文就此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1 土木工程管理概述
        土木工程指的是各种土地施工的统称。比如:房屋修建、铁路修建、隧道修建、桥梁修建,以及堤坝、港口、电站等等都可以称之为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是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工程。目的是建成人们所需要的,功能良好且舒适的空间,是我们物质方面的需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而工程管理是复杂性比较强的专业。工程管理具备着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等基本知识,是复合型专业。
2 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管理现状
2.1 管理技术问题
        当前已经开发出了多种适用于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的设备和软件,这些设备和软件能够发挥更为高效的造价管理。如最为常用的BIM技术能够贯穿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但是在具体的工程管理中,BIM技术并不能发挥优势,原因是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较低,无法驾驭BIM技术,另一方面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足,只依照传统的工作方法完成数据分析工作。这些问题会导致管理质量和需求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
2.2 管理方法问题
        管理方法要通过对新型技术的应用和对原有管理体系的优化,通过建立规章制度等方式,将新的管理方法融入到管理体系中[1]。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新型管理方法的开发速度较慢,导致各类工作人员难以找到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点;在管理体系中,并未体现新型的管理方法。在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新型管理方法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传统管理方法逐渐无法满足工程造价的管理要求。
2.3 管理流程问题
        当前常用的管理流程是建筑施工前的准备、计算、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数据收集、施工之后的相关票据审核。虽然在整体的管理流程中并不存在严重的问题,但是其在各类数据的获取和分析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如施工中的数据获取,需要现场监管人员和监理人员共同参与,但这两者之间处于数据的上下级权限状态,导致整个管理流程过于复杂,大幅度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3 对土木工程进行优化管理
3.1 对基础成本的优化管理
        在实际的工程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项风险与因素,科学合理地控制工程建设运行的成本。首先,施工材料要符合项目建设的标准,在材料质量达标的基础之上选取最优市场价;其次,在对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分配与安排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实现配置的最优化与资源利用最大化;再次,要创建合理的职责分明制度,明确每个人的责任,从而实现管理手段的最优化;最后,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各类的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维修,使得设备利用最大化,从而避免设备问题对工程管理以及造价控制产生消极影响。


3.2 对工程进度的优化管理
        工程进度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对工程进度进行优化管理,才能够按时交付工程,并且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合理编制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表,并派遣专业的监管人员进行监督,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对项目进行施工。当建设项目在实践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时,相关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与交流,判定是否需要重新编制进度表或是否要解决相关的问题后继续进行施工。相关建设人员在项目开展之前,一定要对实际地点进行深入地考察与分析,判定场地是否满足在项目工程中的各项类基础要求,从而保证土木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地开展。
3.3 对安全与质量的优化管理
        在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中,要想达到更好的评价与竣工效果,就要保证工程建设的基础质量管理。在对基础质量的监管过程中,要对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保证项目整体的施工进度能够正常开展。只有将基础质量的监管工作做好,严格控制建设进度,才能够使相关技术操作人员在使用建设器材的过程中,其安全得到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应让相关施工人员树立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与责任感,提升施工技能,使相关的施工技术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实现对安全与质量的优化管理。
4 土木工程管理中控制工程造价措施
4.1 施工前做好准备
        想要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就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在施工前就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如果我们努力完善了前期的准备,把各种可能性都提前想到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在预算中把可能出现的因素考虑到,就能很大程度的避免这些问题。施工前考虑周到全面了,后面的施工才更加顺利,这就是所谓“前面辛苦,后面安心”。比如,在施工一开始就应该想好影响后面工程造价的因素[2]。如天气原因、地势原因、细节问题等等,或因为施工给周围居民造成的粉尘、噪音、空气污染等等。在一开始的预算时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来,宁愿前面准备做全一点,也不要到最后的时候因为小问题引发矛盾。所以在施工前就不能怕麻烦,做足了准备再进行施工,对后面的工程造价也是有帮助,有好处的。对于在施工前发现的问题,也要及时报告,并想办法解决。
4.2 加强工程人员素质
        工程人员的素质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与否。我们应该首选考虑工程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对工作经验也要做硬性要求。即便我们选择的是有经验的工程人员,在正式工作之前也要对工程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讲清楚工程的利害,加强他们的积极性,再要求工程人员对所有施工环节严格把控,避免纰漏,仔细检查。从人员安排上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尽量不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3]。
4.3 施工过程中管理到位
        在工程的建设当中,管理系统一定要完善,管理制度也要到位。有许多工程在施工之前只在意主要的建筑结构,而忽略了一些边边角角的细节的地方。比如建筑管道有一个小拐角等等。这就更要求我们对工程人员严格要求,对细节化的地方加强管理。对工作人员高标准、严要求。在管理制度上也要尽量完善,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都要仔细,减少人为原因出现的差错。在施工开始前的预算还可以动用科技的力量,用计算机进行资金的计算。计算机肯定比认为更加精准,这样减少了工程人员的压力,工程人员就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工程上,更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5 结语
        当前,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存在新型技术的应用问题、管理方法问题及管理流程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及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出现严重疏漏。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新型技术的采用、施工过程各项成本的控制及施工竣工验收过程中的所有项目工作践行等,且所有管理都要处于最为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下。
参考文献
[1]靳文彬,郭书君.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居舍,2019(28):145.
[2]赵云芳.分析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智库时代,2019(39):23,28.
[3]?杨大军.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城镇建设,2019(4):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